近日,国知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通知》,明确要求在2021年6月底前全面取消专利申请阶段的资助,2025年前取消专利授权的资助。

这意味着专利申请与授权补贴政策将要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关于补贴政策的利与弊,行业讨论了很多年,基本共识是,专利补贴极大地推高了专利申请数量,也导致了很多低质量的专利申请,但客观上,补贴政策也减轻了一些中小企业的负担,培育了知识产权行业。

很多人认为专利补贴政策的取消会对整个知识产权行业产生震动,有可能导致大规模的失业,一些依赖补贴的机构会无法存活。笔者觉得实践中影响可能不太一样。

首先,专利申请数量不会断崖式下降,短期内行业的格局变化不大。实际上最近两年,各地已经悄然减少和取消专利申请阶段的补贴,但是专利数量没有发生大的波动。

一方面是专利申请和授权的补贴取消,但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补贴,比如专利信息分析、高价值专利培育、以及专利维权与运营方面的补贴,这些补贴政策依然客观上减轻了企业专利业务的成本,左手多出的钱可以转到右手,在知识产权业务上的整体成本变化不大;

另一方面,我们已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专利制度,政府对企业科技含量的评价指标,很多都直接或间接与专利相关,这导致企业即使没有补贴,也不敢大幅度降低专利申请数量,保持现状的成本并不高,但减少专利申请数量可能导致的潜在损失会非常大,比如税收、上市、争取国家项目方面的影响。

此外,本土的竞争环境也让企业不敢轻易减少专利申请,在充分竞争的行业,一般都形成几大主要企业的鼎足之势,专利在吸引资本、获得政府补贴、减少税收、以及竞争制约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谁突然降低了专利数量,等于把这个优势让给了竞争对手,虽然节省了一点专利申请与维护费用,但是在其他方面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所以说,中国特色的专利制度已经形成相当的惯性,专利数量的影响已内化到企业的评价体系中,企业降低专利数量的机会成本太高。取消补贴,专利申请数量肯定会有一定波动,但影响不会太大,行业的格局也不会有突然的大调整。

其次,取消资助,专利质量不会自动提高。

很多人认为取消资助,专利质量就会自动得到极大提升。笔者觉得这种情况不大会出现。专利资助,尤其专利资助大于专利申请成本,一定会导致大量的低质量的专利申请。但反而来不成立,取消专利补贴,并不会自然就促进了专利质量的提高,最多只是让专利申请不受太多非市场因素影响。专利质量的提高并非易事,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专利管理水平。这两个方面中国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一年内不会发生质的变化。从微观上来说,一个企业不会因为取消补贴这一项政策变化导致专利质量大幅度提高,天底下显然没有这样的好事。企业的研发水平未变,专利管理的水平未变,专利质量不会有本质的区别。最多是因为补贴减少,取消了一些非必要的专利申请,而代表企业最高水平的专利不会因为取消补贴而变强了。

最后,高端的专利人才将会更加紧缺,普通从业者处境更难。

专利申请补贴与授权的补贴减少,如上所述,虽然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企业专利申请产生惯性,不敢大幅度减少专利申请,但会促使企业在申请专利时会更加慎重,因为自己掏的真金白银,需要对企业管理层有交代,必然要想办法申请一些真正管用的专利,但这样的需求在过去不多,行业的顶尖人才一直处于匮乏状态,高端人才进来的比较少,甚至还有很多人才因为行业乱象退出的,短时间内很难补起来。而普通从业者,尤其主要工作一直是围绕着专利申请与授权补贴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企业没有补贴,非必要的专利申请减少,相关业务会逐渐萎缩。所以这个行业今后几年的两极分化将会更加严重,高端的人才会更加抢手,身价水涨船高,低端专利申请的从业者业务会越来越难做,甚至被迫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