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选秀节目如火如荼,有唱跳偶像引起无数尖叫、姐姐哥哥们重返高光,但还有一个闻所未闻的选秀方式,让人眼前一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南浔旅投与巨量引擎集团联合打造,通过文旅与综艺相结合的方式,从海选到公演,最后选出一支中式女团,旨在代表南浔古镇独特的文化风格。

这档节目名为《水晶晶南浔·水晶晶女孩》,取自著名作家徐迟的自传《江南小镇》,在该书中,他用66个水晶晶来形容家乡南浔,由此之后,人们提起南浔,总不免想起那句,“这个水晶晶的小镇,水晶晶的倒影,映出这个水晶晶的世界。”

正是在这样的一座小镇里,一场别样的选秀拉开了序幕。

1、学霸云集的舞台,实力是唯一资本

提起南浔,许多人眼前浮现的都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景色。

实际上地处太湖流域的南浔,是千年历史名镇,更是盛名远洋“辑里湖丝”的家乡,这里曾有富甲一方的湖商,更有江南四大藏书楼之一嘉业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选女团自然也是别具一格。

最首要的一点,就是女孩子们除了艺能水准高,文化的水准也不能低。

因为这个严苛的要求,前来参加节目的不乏许多高学历女孩,有中国戏曲学院京剧学硕士、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音乐剧专业MA硕士、复旦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中南大学研究生等等。

36位实力与美貌并重的女孩,海选之后来到了南浔古镇集训,不仅要学音乐、舞蹈等表演,更要经过文化的考核。

在首期节目,女孩们要将自己得到的古镇元素,发挥自己的才智与能力,巧妙而又自然地融合到主题曲《浔梦水晶晶》之中。

后来的节目中,她们还参观了善琏湖笔厂,习得湖笔的历史以及选材、制作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接下来的文化考核,她们不仅做了笔试卷子,还被要求一段关于湖笔参观感悟的即兴演讲,可谓是难度极高。

这正是《水晶晶南浔·水晶晶女孩》的节目宗旨,他们不仅想要选拔出优质受欢迎的偶像,更想传播一种积极向上的励志态度。

在节目结束后选拔出的5位女孩,不仅会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更会成为南浔的民间代表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文化”这两个字,才从始至终贯穿在节目之中,成为女孩们必备的基础。

2、节目中处处可循的南浔特产

在最新一期的节目中,女孩们经过又一轮的考核,来到了南浔年货节现场,聚在一起放松心情。

三位导师先行一步,品尝了一下年货节的美食,汪苏泷扯着一片桔红糕,纳闷地问,“这是用橘子做的吗?”

随后他们摆起了摊子,等待女孩们的到来。

江映蓉活泼又会营销,跟一旁卖浔蹄的大叔商量好,姑娘们来的时候把她的定胜糕和浔蹄捆绑销售。

前来选秀的女孩哪儿有不渴望胜利的,而寓意美好的定胜糕就成了她们的首选。

汪苏泷眼看着那边的热闹,眼馋得不行,端着自己的“泷”牌馄饨四处吆喝,总算揽到了客人。

这一段充满年味儿的故事,又透露出节目的一大特点——不着边际的渗入南浔的特产。

作为一档文旅类综艺,这股子推广做的自然又吸引人。

这些当地的吃食,与南浔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譬如大叔手中那诱人的浔蹄,在谢霆锋《十二道锋味》中就强力推荐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以传统古法烹制而成的猪蹄膀,口感软糯咸鲜、色泽艳丽红润,闻起来香气扑鼻、吃一口流连忘返。

作为南浔的一道特色菜,浔蹄已有百年历史,普通百姓逢年过节才舍得去炖上这么一锅解馋。

汪苏泷卖的馄饨亦然,众所周知南方的馄饨代代流传,与别处不同的是,南浔的馄饨馅料是竹笋、猪腿肉、芝麻等等,然后用猪骨熬汤煮,是出了名的皮薄馅多,味道鲜美。

再说回江映蓉手中最受欢迎的定胜糕,这道颜色粉嫩、口感有弹性的糕点,说起来历史更悠久。

相传在南宋金兀术攻进江南,民族英雄韩世忠率军顽抗,将其堵在太湖沿岸,当地百姓为了祝福韩世忠得胜,做了一种类似元宝的糕点祈愿,它的名字就是“定胜糕”。

后来韩世忠一举击败金兀术,在当地有喜事或者过节吃定胜糕的传统,也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延续至今的种种南浔美食,背后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这不仅是对食物的尊重,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承袭。

3、传承,是南浔文化的精髓

南浔“野荸荠”茶食店有一位坚守半生的老师傅,佘根法自17岁来这里当学徒以来,他将所有的热情都倾覆到了糕点上。

这家店在90年代濒临破产,而佘根法心中十分留恋,不忍心看着这家百年老字号就此没落。

于是他自掏腰包,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才终于挽留住这家店。

自此之后,佘根法一边沿袭“野荸荠”独有的烹制方法,一边又积极创新,研发新品种糕点,深受当地百姓和游客的喜爱。

桔红糕是他如今南浔最受欢迎的糕点,选料十分考究,据佘根水介绍,他的糯米只选品质和粘性俱佳的当地老字号店铺,以免影响到口感。

其他的配料也大有来头,玫瑰从安吉的山上采摘、金桔由苏州西山运过来,而最点睛的桂花,则来自于“水晶晶”的南浔。

这样做出来的桔红糕,弹嫩、香甜而又软糯,让人回味无穷。

佘根法这50余年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传承这份传统的手艺,而他的梦想则是能有人接过他的衣钵,延续传统糕点的美好。

他是众多南浔手艺人的其中一员,做着不起眼的小事,却成就了一份大目标。

“辑里湖丝经纶天下,淤溪莲种福被苍生”,这是形容湖丝的一句诗,自清代起,湖丝就是皇室的御用之物。

70多岁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顾明琪最担心的一件事,就是手工制丝这门手艺失传。

自8岁跟随父母学习辑里湖丝手工制作以来,他就没有离开过这个行当。

儿时那个没有烘干的年代,他们全家都要围着制丝团团转,一星期内要完成煮茧、捞丝、抽丝等等一系列的步骤。

在辑里村,一个茧抽出来的丝,最长可达1400米,实在是惊人。

然而随着工业的发展,机器制丝以效率高、更均匀吸引了企业的青睐,传统技艺在慢慢没落。

自2010年起,每逢有人来参观辑里湖丝工艺,顾明琪就拼尽全力表演手工制丝,哪怕只是吸引了一个人,也是为这门手艺做了一次宣传。

他最大的渴望,不过是这个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能够延续到未来。

从两位老人的故事不难看出,南浔古镇千年来的文化底蕴正是源自于此,每一个南浔人,都尽心尽力想着传承自己的所学所得。

是他们的坚持,让世界知道,这是一座平凡的小镇,它并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