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猪的事情,台湾备受关注,从15年到19年间,我一共去了三次台湾,一次环岛、两次只在台北,虽然现在G签停了,而且环境也不一样了,不过还是想说说台北这座城市给我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强的归属感

相比香港或者澳门,台湾更能让大陆人有归属感,不仅仅体现在语言和文化上,就连台北老城区的路名,都浓浓体现着两岸无法分割的关联,用大陆城市命名的台北街道数不胜数,游客甚至不经意间就能看到自己家乡的路名。

对中华传统文化保留的也比较好,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谦让,这些中华文化的品德也是从小教育,当然了,至于有没有,还是要看个人素质,td肯定是没有的。拿台北的路名来说,有很多都是拿中华文化品德来命名的,比如忠孝、信义、和平等等。

这种归属感,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关联,早些年间,都是港台的歌曲和电影在大陆上映,影响着一代人,而现在,我们的文艺作品也在反过来影响台湾,公交车视频上有播放大陆的古装剧(忘了是正剧还是预告),忘了是第几次去,刚好看见大幅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宣传剧照,就在热闹的西门町。私家车电台播放的还有李玉刚的《刚好遇见你》,综艺《爸爸去哪儿》刚播时,也有很多台湾人热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认识的台湾朋友,有的他说的成语一开始他还以为我会听不懂,我说我听得懂,他说原来你们这边也这样说啊,我真是哭笑不得,原本就是同根同源,我有什么听不懂的呢。

素质和规则感

说完了归属感,再来说说台湾人的素质和规则感。2015年第一次到台北 ,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里的彬彬有礼、井然有序,让人心平气和,总之就是很舒服。

台湾人普遍有礼貌,温文尔雅,咨询问路,还没等你走过去,工作人员就开始微笑向你示意,即使是路人,也会不厌其烦的给你指路,生怕你找不到,我还有遇到过那种他自己不知道路,但是会在手机上给你现查,或者帮你问别的路人的那种,还记得有一次晚上在圆山饭店附近不知道捷运怎么走,问一个正在等公交的小哥,结果小哥直接不坐公交了,改成坐捷运,一路带我过去了。

在台湾,谢谢两个字常常被挂在嘴边,在那的那些天,我也变得习惯说谢谢起来。抛开政治因素不说,我真的很喜欢这种社会氛围。

不过普遍文明礼貌并不是说是全部,当...局的态度也会影响到民众的态度,三次下来,明显的感觉到那种热情,一次不如一次,我也十分庆幸第一次去的时候还是2015年。

后两次我再去的时候,有感受过个别药妆店店员和夜市小摊贩的不耐烦,也曾经在迪化街听到买家和店主沟通,你这个药材是哪里产的,店主很不情愿的说大陆啊,不然还能哪里产,语气中带着轻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来说说这里的规则感,在遵守交通规则、地铁上电梯排队方面确实是做的比我们好,公交车、地铁上的博爱座更多的是留给需要的人,还有一件让我非常印象深刻的事情是,有一次在台北,我带着行李箱坐大巴,排队的时候排在第一个,大巴到了之后,我去下面的行李舱放行李,没想到放完行李一转过头,一排人依旧在齐刷刷的排队等着我先上车,这个场景着实让我惊了一下。

双肩包背在后面也不会担心被扒手偷东西,和日韩差不多,手机丢了的话找回来的概率比较大,路边停靠的机车,头盔都是直接放在车身上,不用担心丢失。

不过是不是说就不需要有戒心呢?那当然不是,其中有一次我在台北车站下面的一个商铺买数据线,是刷信用卡付钱的,那个老板鬼鬼祟祟,刷完之后不及时还我信用卡,给我的感觉是我如果不自己想起来,那这张卡他就不打算给我了。

有一说一,台湾的整体素质确实要好于我们,台湾的全民教育要比我们早上很多年,加上人口少,便于管理,有台湾网友给我说,其实台湾早期,素质也没这么高,种种乱象,是经过了很多年才把整体的素质提升上去的。其实人的素质靠本性是一部分,但是更多的是需要社会的规则、环境、教育来塑造的,希望我们大陆可以早日迎头赶上。

台北的城市建设

关于城市建设上,有人说台北看起来还没有大陆的二线城市繁华,不过个人认为看一个城市发达与否,不能只看高楼大厦,台北城市虽旧,但是并不代表落后,用心体会你就会发现这里的城市建设以人为本,干净整洁,有生活气息,有人情味。而且教育、养老、医疗、人文这些东西仅仅靠旅游是不太能够感受全部的。

而且台湾的建筑是私人所有,如果屋主不同意拆除,那就不能拆,所以这也是导致城市面貌无法像我们一样,在短时期内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说到城市干净整洁,穿一双小白鞋,半个月过去小白鞋依旧变化不大,在站台等公交的时候,一辆辆的公交驶过也没有尘土飞扬,当然,这也和四面环海的环境有一定关系。

台北的城市建设在细节方面,我认为还是很棒的,拿香港来比较真的是完爆香港,在香港我想上个公共卫生间都是难上加难,不是所有地铁站都有卫生间,就那么几个大站有,麦当劳没有卫生间,甚至有的商场都没有卫生间,反观台北,恨不得在一个地铁出口处设一个卫生间。商场女卫生间的化妆镜也是非常人性化,可以近距离靠近,不像我们,很多地方只有洗手池上面的镜子,对于想要补妆的人真的是不太友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来说说台湾人给我的印象

以上说的都是整体的印象,是没有深入接触的那种,再来说说我在台湾认识的两个朋友。

第一次去台湾的时候在青旅认识了三个台湾人,其中有两个到现在还有联系。临走时送我明信片、送我想买没买成的书籍,送我去机场,每次去台湾也都会见见面吃个饭,其中还有一个人来大陆玩过几次,去过北京、西安、云南等很多地方。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是本省人,而不是后来过去的外省人,我们偶尔会聊一些两岸发生的事情,但是没有特意去聊过ZZ立场,不过可以看出,来过大陆的台湾人,对大陆更加了解,所以看待事情也更加客观,而没走出过岛的,看事情会很片面。

随着一代人的故去,这种纽带关系会越来越弱,新一代的年轻人对我们的认同越来越低,想想也是,教材都能被ZZ化的改来改去,人难免不会变的分裂。

以上均是抛开政治因素单从体验方面来说的,有好有坏,好的地方也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现在想完全抛开政治因素也是不可能的,只能说台毒biss,望祖国早日实现统一!

我是「行走的猫菇酱」90后妹子,经常一个人独自旅行,多平台签约旅行达人,持续产出原创内容,分享一路上的风景与见闻,如果你喜欢,记得关注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