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康国桢

读《中国书画报》2020年第40期第7版《“墟里”还是“墟裏”》一文,感慨颇多!该文第一段全文如下:“最近笔者与一些书法家就唐代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句中“墟里”的“里”字,在书写繁体字书法作品时,是应该取“里”还是“裏”字,进行了一番热烈的探讨,并由此扩大到诗词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大家对此说法不一,赞成取“里”与“裏”的两种意见都有,且其中不乏专家与学问家,说明这是一个问题,有论一论的必要。”

读完全文,得知经过这样一番认真热烈的讨论之后,得出的结论竟然是:二者皆可,而且还为“墟里”可以写成“墟裏”列出了五条理由,认为用“墟裏”有创新意义,“更具有诗的空间感”等等。

对于这个讨论结果,不禁令人哑然失笑!

汉字简化以前,“里”和“裏”是两个互不相干的字,各有各的含义,不能互用。在汉字简化前,不用说专家学者,就是普通的文化人,也不会把“墟里”写成“墟裏”。在繁体字的任何书文典籍中,绝不可能找到把“墟里”写成“墟裏”的实例。

我记得前几年有一个电视剧《美丽女人花》,其女主角外号九里香,她开了个饭店,也以九里香命名。因为时代背景是旧社会,所以其店牌、灯箱必须是繁体字,于是该店在银幕上的店牌和灯箱就成了“九裏香”和“九裡香”了。这个错误出现的原因,和把“墟里”写成“墟裏”是一样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土澍用繁体字写的一幅联语书法作品:“畵里神奇超象外,世間美好蕴心中”, 畵里的“里”应该是“裏”。也许是笔误,但客观上还是造成了“里”、“裏”运用的混乱!

至于说用“墟裏”有创新意义,是站不住脚的。如果是你自己创作诗文要造一个新词,只要大众认可,就算你创新成功,权威词典自然会收录使用;如果你创造的词不为大众认可,自然会被淘汰,弃置不用,但也无伤太雅。而这里是抄录古人的诗作,人家写的“墟里”,你要改成“墟裏”,那不叫创新,而是篡改,是很不严肃的,更淡不上有什么诗的空间感”了!

汉字简化中,为了减少字数,像“里” “裏”这样同音字合的大约有六十个,如松、鬆合并为松;云、雲合并为云;叶、葉合并为叶;谷、穀合并为谷;后、後合并为后……而这区区六十个同音字的合并,给书法繁体字的书写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如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原主持人毕福剑把“九球天后” 的“后”写成了“後”;有人写孙过庭《书谱》时,把“道叶义方”的“叶”写成了“葉”,把“妍媚云阙”的“云”和“况云积其点画乃成其字”的“云”都写成了“雲”;某旅游点把“大峡谷”写成了“大峡穀”;阿勒泰一旅游点松林中的刻石上,把松树的松写成了“鬆”。

新疆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诗人星汉有一首诗:阜康瑶池园刻余歪诗凡四错戏作

西王母也费研磨,招我亲来辨舛讹。

繁简字形偷换骨,横斜笔画乱穿梭。

为教俗吏讥呵少,留与文人考证多。

一语会心仙女笑,蟠桃宴上息风波。

这里瑶池园石刻上的“四错”就是“繁简字形偷换骨”造成的!

在国内许多旅游景点用繁体字书写的镌石碑刻上,甚至有些书法展览展出的作品中,类似这样的实例也屡见不鲜。

自1986年经过调整后的《简化汉字总表》作为法定文字在全国实行以来不过30多年,而因两个汉字合并所造成的混乱现象已经十分严重!如果这种情况不被重视,不加以妥善解决,那么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若干年后,在繁简字体的互换中、在考古文字的释义中、在古文献的研究中,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困难、出现什么样的混乱现象,简直令人不敢想象!

就一个“里”、“裏”,竟在众多书法家、专家学者、诗人、学问家经过一番认真热烈的讨论之后都没有弄明白所以然,那六十个合并了的同音字,怎么可以在实际使用中泾渭分明,只能令人望“字”兴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