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省联考过后不少同学都在热搜上吐槽数学实在太难了。

“直接在数学考场上生孩子都比写试卷简单。”

“等我哪天就去把大兴机场铲了。”

数学大概是不少同学的死穴。而且很多同学觉得自己就是智商太低脑子不好,所以才读不懂题,永远解不出来最后一道题。那些数学120+,130+的学霸都是天生有个数学脑子。

所以,脑子笨,真的学不了数学吗?

0

1

数学学不好≠脑子笨

不要仅仅因为数学一科的成绩断言你的脑子笨。

罗家伦数学0分,国文成绩出色,被北大录取。

朱自清数学0分,国文成绩出色,被北大录取。

钱钟书数学15分,国文与英语成绩出色,被清华录取。

吴晗数学0分,国文成绩出色,被清华录取。

你能说这些在文学、历史等领域有过杰出造诣的名家大师脑子笨吗。

我们每个人兴趣领域思维方式都有不同,“学不好数学”与“脑子笨”并不能划等号。不要因为自己某一领域的劣势而否定了自己的全部。

0

2

每个人的数学天赋的确有差异

@江湖人称三疯

我个人认为,差异是一定存在的。

没有脑子笨的人,只是你可能没有别人吸收得好,理解得快。也不是说,脑子因为不如别人灵光,就达不到别人的水平。可以达到和别人一样的水平,但是会付出很多很多。

我建议还是报以这样的态度:努力还是要继续的。数学成绩还不够好,那就简单题努力少丢分,难题不要去拼了。学习思维,别抱有幻想。

如果考得好了,告诉自己我的努力有效果,我不比别人差。

如果考得不好了,除了不该丢分的地方,其他的我不如人,我承认。

这样是为了安慰自己,不让自己失掉信心。无论怎么样,都不要失去信心。

0

3

数学天赋的差异体现在高考上,会有多大影响?

@Lancewu

朋友们玩过搭积木吗?

高中数学及以下,对大部分的人要求就是,你能拿这些积木,搭出一片完整的地板,很简单,能拿来,会用,会拼,就行。

一些少数的题目,则要求你能用同样的积木,搭出稍微复杂点的形状,但是再复杂的形状,用的积木还是一样的,只是构建的方法不同而已。

讲直白点,高中数学就是教给你们,一些数学工具公式,题目就是让你们运用这些公式就行了。

甚至,这些公式还要够简单,够方便,变化不能太多。

只有到了大学,那些数学工具,从质上到量上,才会有一个大的跨度。

所以,数学天赋差一点怕什么。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成绩,不会有特别大的影响。

高中的数学过100分不需要天赋,努力就够了。

120+130+需要下点功夫。

也许140分是一个分水岭,会有一些需要灵活变通的题,大概就是为了区分数学人才和数学庸才。

但是没有要求所有学生都140+呀,也没有要求所有人读数学系。

掌握好这些学到的公式,通过自己多花时间多刷题,拿到130+也是有可能的。

数学130+难道会阻挡你上985的步伐吗?

0

4

我不是那种数学天赋特别高的人

我该怎么学?

不要总给你贴“脑子笨”的标签。你只是在学习的时候没有用心思考。

@鹅鹅鹅

学数学学理科没有笨不笨哈宝贝~你要是觉得自己笨就永远也学不会咯。

第一步:充分理解定义和公式,如果不能,就背!

请注意,一定要背得死死地,这样你看答案的时候才能看懂。

第二步是多刷题,多刷题,多刷题。

学霸都是这么练成的,除非特别聪明那种biantai。

学数学其实就是一个量变产生质变的过程。大量做题不仅让你见到更多新题型,更好地熟记理解定义,还能涨智商嗷。

第三步要有个错题集,要有反思的过程,多看多翻,不要写完就不看了。

里面多记些难题杂题,可以拓展思维。

最后思维上的转换:千万,千万,千万放平心态!

不要觉得自己太聪明也不要觉得自己太笨,踏踏实实脚踏实地努力就行啦,会有效果的。

很多人觉得我学数学专业应该数学很厉害,其实我高二的时候数学经常九十分都过不了hhhh,后来高三找对方法重新学起,高考137分,才鼓起勇气报的数学系。

@两仪果

1)题量上的积累。

2)心态上的调整:

a 多玩数独

b 可以看看数学史

简单来说就是进一步培养自身对于这门学科的兴趣与认识。当“真正认识到数理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何种伟力”时,心态自然也就平和了。

0

5

一个高考130+,现在在浙大的事例

我没有多少数学天赋,但最后通过努力一样考出了很好的成绩,不是一件超有成就感的事情吗?

毕竟高中是在全方位考验每一个同学的智力、耐性和受挫力。

@匿名用户

从小数学就差,初中开始没法及格,高中满分150经常考五六十。

做数学题是一种什么体验呢?看了题目脑子就卡住,停止转动,然后又要重启重新看,反复几遍才能看懂在说什么。

看懂之后,好的,开始做题。不知道怎么开始,不懂给的条件和要求的东西有什么关系,心里更懵逼,知道自己得先在草稿纸上试试,但是又不像别人能大概知道哪个方向最接近答案,真要试能试到明天早上。

假设明白怎么入手了,好的,计算又卡住了,相似的公式几十遍都还记不住,2+3能算成6,算着算着就会漏掉些什么,反正只要是复杂的算式答案十有八九和别人不一样。数列错位相减好不容易会用了,答案也不会对。

如果遇到需要分组讨论的,比如带参数的,天啊简直快死了,脑子里真的是一团浆糊,讨论着讨论着能把自己绕进去,而且绝对绕不出来。

害怕数字,害怕字母,害怕公式。看到它们真的是不由自主心里就觉得自己不会,非常不能理解为什么有的人能对这些东西有天生的直觉。

而且记忆力在这一块仿佛不存在,昨天看懂的题今天别说重做了,放在眼前我都以为是第一次遇到的题,第二遍第三遍之后才会有一点印象,可真要做,好的,还是不会。

经常看着别人一道题看一眼就下笔刷刷刷写完,自己一点都不会,偷偷难过得想掉眼泪。也会看着别人讨论难题讨论压轴题,再看着自己基础题都算不出来听不懂,生气得不行。

但是学数学没什么天赋,不代表数学成绩就要差啊。

高考130+,现在在浙大。

中考高考的数学,不可否认有人学得快有人学得慢有人像我一些东西根本学不会,可是刷题刷题熟能生巧总结套路不断尝试实在不行背题目背做法方法多得很。

我的数学分数是我高二中午不吃饭,在没有空调没有风扇没有人热的要死的教室,把一本高考数学复习基础练习册,一题一题,一遍一遍,一步一步拉上来的。我把高三2/3的时间都花在上面,连sin(a+b)展开公式都每天背每天忘,高考进考场前还在查求根公式,真的很无奈很难受。

我其他的科目没太大的问题,我几乎怀疑是我在其他科目上的天赋抢走了我数学上所有智商,可是我不允许它拉住我,所以我用尽全力希望能把基础题统统做出来我就心满意足,没注意到一整年的量变已经带来了质变。

高考时有道基础题算不出结果,后来看到答案很简单,但当时我就是不会,心里最深处当时已经有石沉大海的绝望了,但是还是非常冷静,冷静地一题一题往下做,打铃放笔的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我第一次把倒数两道大题完整地做完了,包括最后一小题我最不擅长的分类讨论,其实我依然不太懂为什么要这么讨论,但足够多的积累和记忆给了我直觉,我只能不停不停往下做,直到最后突然就算出了答案。

所以我想,也许数学真的需要一定的天赋和感觉。

但是,如果只是应试的数学,却还是读不好,那我想,更多原因是你不愿意为它努力,你不敢尽全力去试试看,你不想做付出很多却可能收获很少的积累,你没有压住自己刷题的耐心。

你根本就不够想要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果是这样,我想你会是真的笨,不只是在数学上,是在整个人生里。

文章内容整理自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