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高、充电快、动力强,纯电动车正在持续“跃进”,描绘着一幅幅美好蓝图。

讲真,自主品牌要是“骚”起来,特斯拉也得退避三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月9日,蔚来汽车NIO Day上,ET7惊艳亮相。最高续航超1000公里,0-100公里加速3.9秒、150kW电池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月15日,广汽埃安官宣了“全新动力电池科技”,拥有超级快充、超长续航、超级安全等特点,8分钟内充电80%,NEDC续航里程1000公里……

两家纯电动车品牌,不约而同立起了1000公里续航的flag。

太牛了吧!瞬间有了传扬自主品牌威名的骄傲感和自豪感。

但是,伴随着一波热议而来的,就是涉嫌虚假宣传,被啪啪的打脸。

蔚来汽车宣称ET7搭载的“量产固态电池”,其实并没有实现大规模量产和应用。就连国内最大的锂电池厂商,宁德时代的全固态电池也处在产品研发中,上市也是几年后的事情。

对于“量产固态电池”引发的关注,李斌随后承认,蔚来即将应用的并不是全固态电池,而是半固态电池。

广汽埃安的石墨烯电池,也被一盆冷水浇得清醒。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在1月举行的2021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如果某一位说他的车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完电,还特别安全,而且成本还非常低,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在目前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

此番言语,直指广汽埃安,让广汽埃安有些难堪。广汽集团回应:“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长续航硅负极电池是两种不同的电池技术”。超快充电和超长续航是要分别搭载到不同车型之上的,不是宣传中的集多项大成技术于一身。

自摆乌龙的广汽埃安,经过此次事件,也变得消停了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纯电动车品牌来说,热衷于超快充和长续航,背后是消费者对于纯电动车的两大焦虑——充电时间漫长、标称续航缩水。

如同燃油车必讲发动机一样,纯电动车必讲的就是电池,充电时间和续航里程都通过电池得到体现。

既然绕不过去,就想直接跨过去,这是常规思路,只不过实力不到位,偏要硬上,难免会拉胯。

续航里程到底多长合适?其实并没有行业标准,都是车企在开发车型时,结合电池技术、消费诉求来规划的。

里程焦虑是纯电动车的伴生品。尤其是现在标称的工况续航里程,在实际驾驶中会有不同程度的缩水,让消费者感到心里没底。

其实,在现有技术下,纯电动车达到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也能实现,多加电池包就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对于一些纯电动车痴迷于超长续航,威马汽车沈晖表示:“汽油车比的是谁的油箱大么?”

即便续航达到1000公里,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浪费,就像买个智能手机,非要配个充电宝一样,大重量的电池包不仅有能源自消耗,而且实际使用率也未必就高。

更为重要的是,续航里程似乎不应该成为纯电动车品牌的核心卖点,电池核心技术掌握在电池厂商手里,绝大多数没有在电池研发方面做出投入的车企,有什么好吹牛的?

越是拼命解释的,往往就是想掩饰的。

“电池来自供应商,我花钱也能买到。”沈晖一句话,让主打续航里程这张牌的友商脸面上有些挂不住。

对于纯电动车企来说,做好三电的整合,才是当务之急。毕竟,造车是个系统工程,把架构和细节梳理清楚,各项工作做到位,才有可能造出适合消费者需求且品质够好的车型。

如今,新能源车势头火热,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跨界资本,都纷纷转向新能源车市场。

在紧锣密鼓的新能源造车竞赛中,有些车企已经步入正轨,有些车企在蓄力待发,还有些车企想要争取一线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各种消息不断,除了苹果发布300多个汽车相关招聘职位、滴滴入股爱驰汽车、零跑获得43亿元B轮融资、宝马iX3参数图片)官降7万元,还有吉利将收购国金汽车、吉利计划向FF投资等,动静此起彼伏,指向只有一个,造新能源车,卖新能源车。

要钱有钱,要技术有技术,要人才有人才,新能源造车已成大势所趋。真心希望,造车的认真一些,买车的理性一些,不要过分追求超长续航、快速充电、百公里加速等账面数字,毕竟数字的价值,比不上驾驶体验的价值,也比不上出行安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