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大廷古村落,一片古建筑在橘红色的暖阳照耀下,显得分外妖娆,像是被历史遗落的画卷,又像是穿着旗袍的古典美人。在柔软的阳光沐浴下游走于古树和古建筑间,感觉无限生意还在滋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松村空万籁,对此兴超然。

脚踏尘中地,心游物外天。

山川皆道窍,草木亦诗笺。

悟到生生意,乾坤在眼前。

在《松村精舍偶成》里,戴凤仪悟到的“生生意”,或许就是归隐林下后讲经授徒,淳化乡民,著述论学。

“学跂程朱志怀韩范,德施桑梓功在菁莪。”清代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法部尚书戴鸿慈对以倡道兴学育才为己任,终生不渝的戴凤仪评价甚高。

故居航拍

松村精舍

在码头高速出口不远处有一片红砖古厝,沿着一条小路进去,最先看到的是戴凤仪故居一侧的“松村精舍”。

戴氏宗亲会一行人告诉我们,这里曾是戴凤仪藏书、读书、教习、写作的地方。当时此处有数百株松树成林,松色、松花、松荫形成的美景,令戴凤仪大为称赞,且松树根抵盘深,可寓意为国家备选栋梁之材,故而戴凤仪取名为“松村精舍”。

走到故居大门口,上方悬挂着“内史第”三字。两扇大门上绘有一对文官,门的两侧有浮雕、木雕、彩绘,是一座典型的三落两户闽南翘脊红砖大厝。故居坐西北朝东南,南面可见高盖山。

当时,该大厝周边有山有水有树,清幽静谧,是读书居家的好地方。而今,周围都是民房,处于村落之中,已没了往日的清净山村之景。而原先门口埕前有两个半月形鱼塘,现已填为农田,一眼望去依稀可见旧时痕迹。故居左右两侧及后面,有10多棵百年荔枝树环绕,树冠碧绿苍劲,是戴凤仪当年亲手所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居航拍

走进厝内,墙上题有戴凤仪自撰的《承志堂记》,里面记载构建时间、地点和建筑过程,而整个房屋建设都是其弟弟戴凤书操办,大门两边的彩画也是戴凤书亲自绘制。

经过门厅天井,可见厅眉处悬挂着3块匾额,分别写着“恩元”“文魁”“光禄署正”。厅头悬挂“明经”二字,并供有戴凤仪塑像。厝内大厅上的木柱、大梁雕刻,精美的门窗装饰线条,以及砖雕等保护得很好。

祖庙内部

穿过大厅旁的小门,来到了后落。分布在正房、边房,双边护厝、后落的天井,让整座大厝显得明亮通透。

一梁一木一砖一瓦一方一石,做工平顺,构建严谨,分布稳妥得当。其结构不失豪华大气,却又颇为清新。

和煦暖阳透过天井照进古厝,厚重的年代感一下让身在此处的我们思绪倒带。

松村精舍内部

四门嗣响

清道光卅年(1850年),戴凤仪出身于诗山大廷一个书香世家,年少时秉承祖父庭训,志卓行纯,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其父戴定国极重视家教,戴凤仪10岁时,就构置专门教学的“诗画楼”,5年后又在楼后构置了“乐道轩”,在这里先后请了凤仪的族叔戴怀萱等三位老师来授课。

戴凤仪11岁时,一天戴怀萱试着给他出了一个上联:“一叶落而天下秋,”凤仪应声对曰:“群英起则海内春。”戴怀萱对其才能和志向感到非常惊奇。

25岁那年,戴凤仪连赴县试、府试,因名列前茅被递补为县学生员。第二年秋天由于母亲身体不适而在家侍奉,他每天早晨侍亲后必先静坐诵读朱子《敬斋箴》,检束身心,然后再开始一天的功课。

1882年,戴凤仪到福州入鳌峰书院学习,并在那一年参加乡试,高中举人。次年春季他进京应试,会试礼部,可惜落第而归。

后来他又于1889年、1890年、1892年三次参加科举考试,虽被阅卷老师推荐仍然没被主考官录取。故留下“三荐虚名深恼我,四门嗣响属何人”之句。戴凤仪在最后一次科举失意后,虽被选入内阁为中书,但“见清廷丧权辱国,国是日非,壮志难酬,乃归隐林下”。他从京师回归故里,一心专注著述,并致力于家乡文化教育事业,弘扬程朱理学。

而“四门嗣响属何人”的遗憾,再次牵出高盖山下戴氏家族与欧阳詹(字行周,中唐时期国子监四门助教)的渊源。继戴廷诏(明万历进士,官至布政使)后,戴凤仪亦是对欧阳詹情有独钟,推崇备至,他为欧阳詹撰作专传、籍贯考辨、文集作序,并创作了大量的纪念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居后院

诗山书院

诗山是欧阳詹的破荒之地,也是朱子过化之乡,创建诗山书院既是不少乡绅的夙愿,也是戴凤仪长久以来的心愿。

当时因时代的特殊性,村民受教育程度低,野蛮好斗形成了很多陋习。戴凤仪想让乡里乡亲和睦友善,懂礼谦让,就想建立书院淳化乡民。此外,诗山学子要上学须去县城所在地丰州,而两地相隔80余里,如果能将书院建成,可为莘莘学子广开方便之门。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考试后回到家乡的戴凤仪倡议修建书院并带头捐款,当时的知县吕恩元也把俸禄捐出来响应,带动了民众踊跃捐款,很快募得六千余金。戴凤仪在原存的东岳庙后,购买土地开建诗山书院。建设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用地多小田、厕池、旧坟,且还有品行恶劣的读书人和顽民从中阻挠,戴凤仪与其后辈劳心尽力,才得以一次性买清学院用地,从而顺利施工。

1893年正月,诗山书院建成后正式开课。当时的泉州知府冯彬蔚特地来到诗山,与当地的乡绅师生行致敬先师的礼仪,围观的有上千人,地方风气一下振作起来。

为了使学校能够持久开办,戴凤仪购置书田近百亩以养师生。

松村精舍

书院的学风也很独特,戴凤仪以尊崇先贤欧阳詹和朱熹,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在《诗山书院志》中就提到办学宗旨,“一为易俗兴贤,敦士品,励实学,不沾沾于科举功名;二为正本澄源,在‘海氛不靖’‘异教庞杂’之时,不使庞杂之教‘阴贼吾道’。”

书院学规甚严,章程完备,月月有考试,教学内容讲明义礼,要求学生躬行实践,以静心的学习态度,将“励实学”落到实处。

戴凤仪回乡20多年倾注教育,先后在安溪崇文书院、崇德里书院、丰州书院讲学,办学这块倚重的是诗山书院。辛亥革命后戴凤仪隐退,其长男绍箕继任。

从开创至停办,诗山书院走过35年风雨历程。作为晚清时期诗山地区的最高学府,诗山书院让诗山读书风气日盛,名师云集,培养了大批精英。后来院址一度被占为兵营,加上风雨侵蚀,年久失修,现已大半倾圮,沦为废墟,着实可惜。

如今只能在戴氏宗亲会整理编撰的史料中,可见书院兴建的不易和当年的辉煌。

潜心著述

时光流转,木石砖瓦镌刻一段段过往,寂静的青石板记录每一个足迹。如果说戴凤仪是诗山办学的先驱,那其倾尽一生的潜心著述,更值得加重笔墨。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三月,52岁的戴凤仪受命参与修编《南安县志》,因时局动荡,人心浮动,修志工作困难重重。不仅经费筹集艰难,参与修编的人员也是抱着无所谓心态,不认真对待。当时戴凤仪身体欠佳,但仍满腔热情投入,深入各地察访。他对诗山彭溪一代的山川文献,就做过大量的寻访。后因家中事务,加上修志两年效果不佳,戴凤仪觉得一人一力难以完成编修县志如此浩大工作,迫于无奈不得不将其搁浅。

淡泊名利的戴凤仪将精力投入育人和诗文著述之中。“未尝一日不观书,未尝三日不着书。”其留下的著作颇丰,如《四书阐义》《松村诗草》《郭山庙寺》《诗山书院志》《朱子配义》等。《南安县志》中记载“希朱犹自角巾朱履,独守古风,自比陶谢,不与俗伍,并易名‘希朱’,寄意于朱子。”虽远在江湖外,他也一直关注国家的时局及公益事业,在他著作的《松林集诗文补编》中,常有对时局的看法和本地情况的记载。

1915年正月,66岁的戴凤仪被聘为《南安县志》总纂。面对艰巨复杂的工作任务,既要考虑宏观问题,又要注意微观情况。所幸第二次重修,得到了当地官员大力支持。就在他日夜不停地编写时,无奈再次遇到了经费问题。可修志已纂三十八卷,戴凤仪不忍修编工作功亏一篑,67岁高龄的他亲自出面筹款,筹得一千余金。

历时22个月,《南安县志》五十卷终于完成。编纂完成后,戴凤仪又拖着病体专心投入修补校对工作,繁重的修志工作消耗他太多精力,在县志修成后第二年戴凤仪溘然长逝。

人物:戴凤仪

戴凤仪(1850年-1918年),号敬斋,晚年改名希朱,南安诗山大廷(今属码头镇)人。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后选入内阁,授奉政大夫。居乡致力于启蒙教育,先后主讲于崇文书院、崇德里书院、丰州书院,创建诗山书院。一生勤于笔耕,著述颇丰,有《南安县志》五十卷、《四书阐义》、《松村文集》、《理学源流考》等。

:戴凤仪故居

戴凤仪故居位于南安市码头镇大庭村,建于晚清,保存较为完好,是典型的闽南红砖大厝。该故居加上两边护厝,共有30余间,大门上方悬挂着“内史第”三字,绘于大门两门扇上的是一对文官。大厝另一侧的“松村精舍”是其藏书之所,也是读书、教习、写作的地方。

李杨瑜 黄奕群 文/图

来源:海丝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