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到2021年,楼市立刻传来一线城市房贷额度全面吃紧的消息,而且房贷吃紧局势已经开始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全面蔓延。

不让贷款,将会成为2021年买房人最头疼的问题。

这次房贷的全面收紧,是从深圳开始的。

深圳从1月20号开始,包括招商银行、广发银行、光大银行在内全面出现停贷,房贷额度高度吃紧。

接着是广州得到监管机构窗口指导,严控房贷规模,要求1月房贷规模不得超过去过三个月的平均水平,广州“歇菜”。

然后是包括上海在内的整个长三角地区,多数银行1月额度也开始吃紧,并且有大行也已经出现1月额度用完,停贷的现象。

最后就是包括成都、惠州、北京等地区的房贷也面临收紧,买房也没有贷款额度了。

对房贷“下狠手”,央妈也是“逼于无奈”,一边是楼市实在是太“火了”,另一边则是消费太“乏力”。

2020年中国的GDP虽然正增长了2.3%,但社会消费却负增长了3.9%,消费不振,“内循环”必将无法循环起来。

以汽车和手机两大核心消费品的数据为例,2020年均处于明显的销售下降趋势:汽车销量下降了2%,手机销量大降20%。

消费不足,已经成为经济主管部门的“心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另一个方面,则是楼市太火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中国住宅销售面积再创新高,全年销售面积达到了15.5亿平米,比2019年多出5000万平米,刷新历史记录。

住宅的销售额更是高达15万亿,同比上涨了10%,比GDP增速还高出5倍,全国均价涨幅达到了7.5%。

在疫情背景下,楼市这个成绩单“太鹤立鸡群”了。

为什么楼市会这么火?三个原因:

第一,中国已经启动了新一轮“城镇化”过程,大量人口进城,大规模的城市拆迁旧改,给城市带来了很可观的楼市需求。

比如上海,2020年就启动了城市动迁,创造了接近3万个购房需求。每年还有接近1000万的大学毕业生进城,这都是买房主力军。

第二,落户“零门槛”时代开启,限购政策“形同虚设”。

同时在“城镇化浪潮”下,主要城市的落户门槛都在快速降低,楼市限购政策已经“形同虚设”。

而且这几年南方各种“绕开限购”的方法是层出不穷,“婚票”,“代持”,“假离婚”,“法拍房”,“赠与”,“压房”等方法多样,避开限购分分钟。

“限购”政策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卖地收入的需求,地方政策“土地财政”急需扩张。

根据财政部的数据,2020年全国卖地收入居然高达8.4万亿,同比增长16%,这个增速是GDP增速的8倍。

而2020年全国的税收收入才15.4万亿,还下降了2.3%,卖地收入已经可以占到税收的50%以上了,而且按照这个速度,占比会越来越高。

谁敢说土地财政“不重要”?

楼市太火爆,导致的结果就是“资金黑洞”:楼市成了中国的“资金黑洞”,吸走了大量的居民储蓄和社会资金,拖累了“消费”。

有数据可以证明。

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到了人民币贷款的30%,也就是全中国有三分之一的贷款流入了房地产行业。

其中新增贷款中,有50%流入了个人房贷。

根据央妈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18.15万亿,其中住户部门贷款就占到了9.95万亿,占比达到了54%。

不打死房地产贷款,消费只会越来越萎靡,因此“两道红线”横空出世。

2020年12月31日,央妈联合银保监会提出“两道红线”:宣布对房贷实施“集中度管理”,全国银行必须设定“房贷红线”。

也就是说,每年只给你这么多钱来进行放贷,过限后不准再贷。

“两道红线”的房贷收紧,会带来什么结果?

第一,房贷加息马上到来。

收紧房贷,带来的结果就是房贷资金面会高达紧张,导致利率上升。

首当其冲的就是房贷利率,1月28日广州首套房二套房的贷款利率全部上调。

除了广州以外,估计很快其他城市的“房贷加息”就会跟进。

第二,经营贷可能会更“疯狂”。

随着房贷收紧,经营贷一定会备受关注,毕竟经营贷目前还是非常优惠的,不管是利率,还是贷款年限,都比较宽松。

1月22号的“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金融主管最高领导已经表态:针对中小企业,金融机构要“敢贷”“愿贷”“能贷”“会贷”

也就是说,以前给房贷的钱,现在要转移给“经营贷”,2021年有可能是“经营贷”之年。

当然经营贷的监管肯定会更加严厉,比如目前北京已经提高了经营贷的申请标准,公司必须要成立三个月才可以申请经营贷,但利率还是非常优惠的,一般在3.85%-4.35%之间。

这两个结果,对谁的伤害最大?毫无疑问,肯定是“刚需”。

一刀切的房贷收紧,会带来购房成本的增加,比如房贷利率可能会上浮,今年买房要比去年买房,月供及首付可能都会增加不少。

这是明显的“躺枪”,2021年刚需太难了。

要么就是延迟了部分刚需的上车时间,随着房贷额度的收紧,买房周期延后,而房价却在持续上涨,上车的成本极有可能越来越高。

最后就是经营贷,一般的刚需肯定也是用不上的,对于刚需来说,也缺乏使用经营贷的基本条件。

所以,本次央妈的发飙,可能会断绝了很多刚需的“居住梦想”,刚需永远都是政策调控收紧首先需要“牺牲”的那部分群体。

2021年,不管如何,刚需都必须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