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烦躁啊,想睡又睡不着怎么办?”“疫情常态化下,我们应该怎么更好地适应明天?”“今年春节号召就地过年,父母很焦虑,怎么安抚他们?” “我朋友在居家隔离,情绪很不好,我该怎么安慰她?”……受疫情影响,大家难免心情惶恐,焦躁不安,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呢?如何帮助奋战在一线的战“疫”人员进行心理压力疏导?对此,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为大家提供了一份疫情防控心理疏导的常见问题,收藏学习吧。

今年春节,青岛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呼吁春节期间尽量“就地过年”,我已经连续两年没回老家过年了,父母很焦虑,怎么安抚他们?

“就地过年”并非排斥亲情与团圆,“线上拜年、见屏如面”也是一种时尚。父母的焦虑都与我们子女有关,担心子女独自在外过不好年,担心孩子的身体健康等,这就是“心连心”。所以,请给自己的父母送去两颗“定心丸”吧。第一,报平安:多和父母通电话或是视频,报平安,拉家常,对父母来说比吃补品还有用,正所谓“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报平安’”。第二,有事做:可以让父母在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看电视、种花草、听音乐修身养心,分散一些注意力可以更轻松。

又到过年期间,出现新冠肺炎新病例后,家里年夜饭也吃不成了,也不能出门,我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怎么办?

疫情的确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但是换个角度而言,疫情也让我们改变了以往的一些不良习惯,比如现在抽烟、随地吐痰的人少了,大家养成了戴口罩、勤洗手的习惯,呼吸道、胃肠道疾病也明显减少了,各种聚会减少后暴饮暴食、酩酊大醉的人也少了......

疫情防控形势下,的确限制了和朋友、家人之间物理距离的亲近。但“隔离病毒不隔离爱”,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我们可以探索更多沟通和交流方式,比如在网上同样可以聚会,还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疫情也让家人之间更多地嘘寒问暖,相互关心,有更多的话题,增进了彼此的感情。

所以,看见了吗?所有事我们要一分为二去看待。当然,如果情绪持续低迷,难以摆脱,建议寻求专业的支持和帮助。

我朋友在居家隔离,情绪很不好,我该怎么安慰她?

几条小建议送给大家。首先,居家隔离期间,的确可能会出现因不确定感而带来的情绪反应,比如焦虑或抑郁。其次,我们可以通过电话或网络多和朋友聊聊大家的兴趣爱好,如果发现适合自己的不妨尝试做做。第三,如果焦虑明显,也可以一起做做放松练习。感到焦虑时可以每天做1次,每次约5分钟:首先找一个舒适的位置静坐,然后闭上眼睛然后用鼻子来吸气,用嘴巴呼气,缓慢吸气呼气,默数“一二三四五”,数到“5”的时候缓慢呼气,这样从头到脚渐次放松你的全身肌肉,一个循环下来以后再重复,这样重复五六次。

为什么音乐听了,运动也做了,还是不能缓解我的紧张和压力?

要达到缓解紧张和压力,音乐要这样听——选一首最喜欢的,反复专注地听,一定要专注!先听细节,熟悉后,听的同时去关注你的内心的感受,之后再去觉察你身体的变化,如果能达到余音绕梁,效果就出来了。

运动要这样做——在身体能适应的范围尽可能剧烈的运动,时间为30~40分钟/次,强度为出汗,频度为3~4次/周。

还有其他缓解紧张的方法吗?

你可以试一试:1.把担心或紧张的事情说出来或写下来;2.专注地做你感兴趣的事情。3.空闲时发呆或做做“白日梦”;4.打开你的视、听、嗅、味、触觉去“神游”一趟。

如果新冠疫情一直此彼起伏,除了担心害怕,我们普通的生活节奏都被打乱了,何时是个头啊?

持续的高压之下,我们很容易出现各种负性情绪。随着焦虑和恐惧的增加,情绪的起伏会影响生活节奏,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感。这时候不应仅把目光放在困难上,而需更多地去关注积极的方面:我国已经有了丰富的抗疫经验,在疫情的影响下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一些改变,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很好地适应了这些变化;目前新冠疫苗已经逐步开始在国内开始接种,未来我们应对新冠病毒会有更好的措施。请记住,积极调整心态,保持平常心,困难总会过去,生活依旧持续。

现在我一听见青岛有新发新冠肺炎病例,就非常紧张,晚上睡不着,白天也坐立不安,怎么办?

对待疫情保持一定的紧张和重视是需要的,但是不必过度。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家及各级政府对疫情的防控,以及病例的救治都有非常完备的方案。而且,我们已经认识到,新冠肺炎其实并不那么可怕,经过积极治疗,大部分患者是可以痊愈的。所以,请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做好个人防护,坦然面对,如有必要可以寻求专业支持和帮助。

好烦躁啊,想睡又睡不着怎么办?

睡前2小时拒绝所有电子产品;2.睡前看枯燥乏味的书籍;3.一定要有睡意才上床,否则继续第2步;4.如果中途睡醒,让自己平静地躺在床上休息,不要刻意去想事情,更不要强迫自己再次入睡;5.早上定时起床;6.中午尽量不午睡。

疫情常态化下,我们应该怎么更好地适应明天?

经过数千年的生生不息,人类本就拥有了很强的适应性,这一点毋庸置疑。即使没有新冠疫情,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各种压力,比如环境污染、其他流行性疾病等,但人们依旧可以保持正常的生活秩序,享受日常的喜怒哀乐。疫情常态化下,更需要我们的心情也保持放松的常态化,尽快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节奏。

我们可以回顾去年疫情时期生活的变化,结合目前的情况重新调整自己的防护措施、生活和工作计划;也可以和家人朋友聊一聊缓解一下内心的焦虑,交换一下接下来的日常安排。请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尽力保持生活和工作秩序,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才能更好地适应明天。

前段时间我已经打了疫苗,但是听说打过疫苗也没有用吗?我好焦虑。

根据当前所公布的临床试验数据来看,中国疫苗的整体保护力高达79.34%,疫苗的抗体阳转率为99.52%。这意味着在接种两针疫苗的人中,有99.52%的受试者产生了中和抗体。但产生中和抗体不代表疫苗就能起到保护作用,还需要抗体达到有效的浓度,且个体差异不同保护力度也会所不同。但基于疫苗的保护效力越高,有利于更快更高效地实现群体免疫。因此相对比不打疫苗人群,虽不是完全免疫,打了疫苗的人群对新冠病毒的抵抗力会更高。2020年的经验告诉了我们疫情期间自身防护的重要性。与其焦虑和紧张,不如依旧认真做好戴口罩、勤洗手等自身防护,正所谓“防胜于治”。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肖芳 通讯员 方方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