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铁集团株洲火车站获悉,位于株洲市中心的长株潭城际株洲站于1月28日开通运营。开通运营初期,株洲站将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37趟,旅客在市中心即可乘坐动车组列车前往长沙、常德、益阳、张家界、咸丰等地,出行将更加便捷。

长株潭城际铁路是连接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群的城际快速铁路,于2010年6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2016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株洲段共设立5个站,其中九郎山、大丰、田心东、株洲南4个站点按计划开通运行。由于株洲火车站未实现改建,城铁株洲站不能上下客,延后通车。因为乘坐不便,导致城铁株洲段一直上座率不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长株潭城际铁路配套项目之一的株洲火车站改造工程项目,是湖南省政府“三干两轨”中长株潭城际铁路“四改善两提升”重要内容,项目于2019年10月12日全面开工建设,总工期42个月,预计2023年4月竣工。其中,火车站东广场以及配套工程由市城发集团负责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长株潭城际铁路原来的规划,城铁株洲站、株洲火车站将分别处于京广等铁路两侧,两者互不相连,这种情况将对城市发展、市民出行造成极大不便。为此,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坚持用战略眼光谋划城市发展,采用“合并城际站+线上站改造”的施工方案,拆除现有火车站,与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中心站合二为一,新建一个“线上综合站”,两者之间架设人行通道,实现互联互通。据了解,新火车站站房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主要由站房综合楼、站场客运设施、三条地道以及西广场四部分组成,可实现普铁、城际无缝连接。

株洲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实行的“普铁+城际”两站合一,属国内首例对大客运站实施营运线上改造的项目,建成后的株洲站将汇集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地铁(规划)、长途汽车、公交、出租车及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设施及交通方式为一体,有效弥补长株潭城际铁路各站点的交通劣势,优化株洲的城市布局,增强株洲城区的交通承载能力和财富聚集能力,彰显株洲现代化交通体系的独特魅力,展现现代交通建筑的精神风貌,成为株洲中心城区一个新的地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株潭城际铁路本线车次

改用字母“S”命名,读作“市郊”

启用新的运行图后,长株潭城际铁路本线车次改用字母“S”命名,读作“市郊”;开往黔江、张家界、石门等方向的跨线车次仍以“C”和“D”命名,分别读作“城际”和“动车”。旅客乘坐以S开头命名的列车,可使用“铁路e卡通”实现优惠方便快捷乘车,不用提前买票和携带身份证;乘坐C字头、D字头等其他跨线车次的旅客,仍需提前购票,并凭身份证等进出站。

本次调图后,长株潭城际开行动车组列车86对。其中,麓谷~株洲南11对(高峰线0.5对)、麓谷~湘潭10对(高峰线0.5对)、长沙~株洲南31对(高峰线4.5对)、长沙~湘潭32.5对(高峰线4.5对)、长沙西~长沙1.5对。

本次调图后,长株潭城际铁路跨线列车开行情况如下:黔常线开行动车组列车18对、D字头列车1对,其中,长沙~黔江1对、长沙~张家界西11对(高峰线1对)、长沙~咸丰2.5对、长沙~龙山北2.5对(高峰线2对)、株洲南~张家界西(咸丰)1对、湘潭~龙山北(咸丰)1对;石长线使用2组动车组,开行C字头动车组列车8对(含高峰线3对),均为长沙~石门县北。

今年上半年长株潭城际铁路

将实行以“站站停”的地铁运营模式

湖南城际铁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调图之后,长株潭三市之间与长沙市内的城际列车“公交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按新的运行图,长沙与暮云区间的平均发车间隔为11分钟左右,与株洲、与湘潭区间的平均发车间隔为22分钟左右,比此前缩短2分钟左右。通勤高峰期的开行密度有所强化:上班时间段,长沙站开往株洲、湘潭方向的列车平均10分钟左右一趟,并尽力优化了到达时间,以更好满足沿途旅客的通勤需求。

株洲与湘潭两个方向恢复均衡开行。2020年3月大丰站以南线路停运后,株洲方向富余运能均调整到了湘潭方向,因而株洲方向的开行对数大幅减少至16.5对,湘潭方向大幅增加至59.5对。本次调图之后,株洲方向开行42对,湘潭方向开行43对,两个方向的开行对数实现基本一致。

“逐步实现地铁化,让市民出行不用再惦记列车时刻表,就是长株潭城铁追求的目标。”湖南城际铁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省财政和长株潭三市财政部门安排国债专项资金3亿元,支持长株潭城际铁路购置5列4编组动车组,以尽快实现“小编组、高密度、公交化”开行目标。目前,采购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预计今年上半年新购的5列动车组可到位。届时,长株潭城际列车将实行以“站站停”为主要标志的地铁运营模式。

图文来源:潇湘晨报、红网、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