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空间的错觉和时间的错觉

尽管概括不见得准确,但是疫情确实促使我们去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旅游当中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旅游是时间和空间的消费。不过在实际的旅游选择中,往往存在着时间错觉和空间错觉的问题,具体而言主要是时间的空间错觉和空间的时间错觉。

所谓时间的空间错觉,大致可以从下面这类现象中来理解。比如在北京开一个小时的车,从建国门到海淀区,因为还在北京,所以大家容易接受,而且可能因为在北京范围内,也不觉得时间很长。而如果从建国门坐高铁到天津,大约花半个小时的时间,但是因为已经跨越了行政区,所以从感知习惯上,可能会觉得天津比较远。这就是空间跨越行政区与否会影响人们距离感知,尽管时间上看去远距离的目的地比到近距离的目的地花费的时间还少。

所谓空间的时间错觉,或者更准确一点是空间的认知错觉。大概是指,有些景点离我们那么近,感觉随时都可以去,结果可能是“一直在身边,从来没去过”。有些景点离我们那么远,很不容易去,结果大家都纷纷喊着说“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当然,世界之大还是小,主要还是看思想。就像康德尽管一生都没有离开过他那个小镇子,但他的心中有广阔的世界。这么说当然并不是说鼓动人们不要去自己心中美好的“异托邦”,而只是想告诉人们,其实近处的人间烟火也值得认真拥有。在这次疫情当中,因为居家隔离或远行受限,人们确实感受到了很多以前被我们忽略掉的那些美好的东西。

附近的消失和附近的回归

完全认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旅游就应该怀着对远方世界的好奇去持续的探索。但用“从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呆腻了的地方”来说旅游,真的应该只是作为戏言。难道真的是因为太了解自己的惯常环境而觉得“腻”了吗?我觉得恰恰是因为我们太不了解自己所处的惯常环境、但自以为自己很了解所造成的一种错误感知。其实身边很多美好、很多感动、很多爱,都被有意无意的忽视了。

这让我想起人类学家项飚提到的一个概念,那就是附近的消失。他指出,技术和资本的力量,让我们的大部分生活需求都可以从网络得到解决,从而对家附近的便利设施公共空间感到陌生,对日常生活失去感受和描述能力,只对家和全世界感兴趣。

在今天因为新冠疫情而导致全球流动进一步在更广泛范围受到影响甚至停止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尝试寻找身边的美好与感动?在社会进步、全域发展的格局中,是不是应该更多的关注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优化、日常休闲的满足?是不是需要在周边微旅行、慢休闲、深度假上多着力?远行总是低频的,近游才是高频的。把城市和城市周边建设好,让城市世俗的消费、精神的渴望与乡村的进化、环境的改善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让“附近”不再陌生,让“附近”不再消失,正是当下旅游重振需要琢磨的。

从这个角度看,发展周边游不是因为疫情中经济损失对冲的一时冲动,而应该是生活价值的重新审视。

在线的交易和在场的体验

在这次疫情当中,大家有两个方面印象一定非常深刻。一方面,由于旅游行业自身对线下场景的高度依赖,因此外部环境导致人的空间流动性受限或停止后,整个行业传统的发展模式面临着极大的风险,行业的脆弱性暴露无遗,而数字化技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成了解决旅游行业脆弱性,提升其韧性增长能力的重要方向,自然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另一方面,这次前所未有的疫情中采取的前所未有的防控措施,人们极大地减少甚至停止了外出,但全国人民用居家的方式支持抗疫实际上也可以看成是一次社会意义上的线上消费普及与教育,这种几乎无人群差别的线上消费浪潮必将影响到疫后的旅游消费行为和环境,文旅行业必须要深刻地认识并尽快适应这种线上化的发展趋势。

不过,要客观地认识到,尽管交易的环节可以用数字化的方式来提高效率、增加便利,随着5G技术的成熟,部分体验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以在线化的方式来突破时空、创新形式,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文旅消费都可以搬到线上来,文旅消费的线上化发展会有一个边界。

每个旅游者其实都会有感触,旅游的体验不只是美景呈现,也不只是知识分享,旅游体验有很多综合因素的影响,多维体验、整体体验、主动体验是单一体验、局部体验、被动体验所无法替代的。

比如,虽然在线游览博物馆减少了排队环节,缓解了拥挤状况,而且可以有更详细的解说来了解展品,但是线上的方式只是提供了一个规范或统一的视角,游客失去了线下看展的主动性、交流的互动性、观看的仪式性,这显然会影响到体验的效果。

所以,既要看到线上发展的趋势,也要看到线下发展的必然性。关于线上线下问题,有必要认识到,打败我们的不是技术变迁,而是在技术变迁的过程中我们看自己的方式。

个体性的现象和生态级的变化

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我们现在(2020年4月时)还没有疫苗、没有特效药,甚至我们的检测技术还不能做到立查可得,当然我们对这个病毒也没有免疫力,而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显然增加了通过旅游客流的大规模流动带来的风险。在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如何既科学规范开放旅游满足社会需要、分区分类有序复工复产以保存整个旅游产业生态不受大面积破坏,同时又加强防控保证疫情不反弹,不让旅游成为疫情防控新的风险点,实在是考验各地的智慧和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涉及到怎么样看待在疫情中涉旅企业注销或破产的问题。从到2020年3月份的数量上看,2020年和2019年相比并没有看到特殊变化,企业的立与破从来都有,优胜劣汰,市场规律使然,但疫情形势下的企业注销会很不一样,因为企业面临的困境是普遍性的,很难寄希望“东方不亮西方亮”来进行再就业,疫情导致社会就业环境恶化,旅游业内部再就业和旅游业外部再就业的通道都不通畅,这要引起高度重视。

不同于应急防控,疫情防控常态下意味着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有限流动、有限恢复将会持续,如果外围疫情继续恶化,那疫情对整个旅游产业生态和旅游相关产业生态的影响可能更加深远,实际上目前情况下很多旅游企业没法再撑太久。

所以,在研究疫情对旅游业影响时,我们要关注的可能就不只是今年旅游业会不会持续断崖式下降,而是需要关注在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各个行业无法复工或者直接失业、复工后无法满负荷复产或复工后无法持续复产所带来的收入变化影响到旅游消费能力所造成的深远影响,需要关注整个旅游产业生态基础发生重大变化或严重破坏之后整个旅游业如何重振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整个疫情当中,某一个企业破产了,某一个企业注销了,我们不能把它看成是一个简单的个体性的现象,而是要看到疫情持续、防控持续可能会产生的更大的影响。当然,各地政府、各个企业也在不断的去恢复市场的信心,不断的采取措施来自救,包括采取预售的方式。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预售在极大缓解企业现金流、保存旅游产业生态基础的同时,也需要密切监测、高度关注其中潜在的金融风险以及预售对疫情结束或缓解之后市场恢复过程中市场秩序所存在的潜在风险。

只要我们像中央所强调的一样,“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通过共同努力,相信疫情过去之后,旅游业终将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0年4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旅游绿皮书发布会上的演讲)

来源:厉新建旅游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