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正是期末复习冲刺的紧要关头,不少家长抓住最后的时机给娃查错题、纠错字。昨天,杭州一位家长看到孩子期末模拟卷中的一道题让她“有点不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四年级上册的一道科学探究简答题,题目用卡通图片模拟了声音传播到人耳的过程,要求在相应位置标出人耳的构造。在代表外耳的位置,王女士的儿子写上了“耳廓”,却被老师用红笔圈了出来。儿子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把正确答案“耳郭”订正在一旁。

写“耳廓”居然要被扣分?

“写‘耳廓’居然要被扣分?!”王女士翻出了孩子的科学书,在这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中,用图例的形式标明:人的外耳是由外耳道和“耳郭”组成。

我们从小到大都是说‘耳廓’啊,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耳郭’的说法!你觉得是不是错别字?”王女士较起了真,又找出最新版的《新华字典》,“《新华字典》里没有‘耳郭’,只有‘耳廓’!”为求结果准确,王女士又去查了百度百科、《辞海》,甚至是医学科学杂志。百度百科显示“耳郭”即“耳廓”,《辞海》中显示是“耳郭”,一些医学杂志中有用到“耳廓”,也有用到“耳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女士向孩子的科学任课老师进行了求证,老师的答复是这样的——

原先的教材“耳廓”和“耳郭”两种写法都是正确的,但是今年新教材改版之后,书本上只有“耳郭”,老师们阅卷出题都是以书本和教学大纲为准,如果改卷老师严格按照教材批改的话,写成“耳廓”是要扣分的。

对于这一说法,记者采访的另一位科学老师也表示了认同:“这一届四年级是第一批使用新教材的,之前的老教材一直叫‘耳廓’。也许是新教材发现这个词不够规范,才做出了这个修改。

同时,这位科学老师认为,不管是叫“耳廓”还是“耳郭”,这个问题不涉及对科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更有价值的问题上。“不过敢于对教材提出质疑,这样的精神是值得鼓励的。”

到底是“耳郭”还是“耳廓”?

教材编写者这样回应

教材的副主编喻伯军说,教材的编写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需要经过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委员会的审定,以及教科社特聘“科学家小组”的审查。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特地讨论过这个字,也咨询了中科院声学专家,‘耳郭’与‘耳廓’通用,但专业书籍中用‘耳郭’为多,因此‘耳郭’是更为规范的写法。”

“语言文字是不断迭代升级,一直在变化的,小朋友在答题时写‘耳廓’不代表是错的,但写成‘耳郭’会更好。”喻伯军说,“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这样更新字词用法的例子其实不少,我们建议学生在答题时还是以最新的教材为准。”

近几年来,许多读书时期的“规范读音”现如今竟悄悄变成了“错误读音”,比如“呆板”本来读ái bǎn,但是后来为了尊重大众的习惯,这个词的读音更改为dāi bǎn。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中,耳熟能详的诗句“白云深处有人家”。在综合文献价值及诗意考虑后,修订为“白云生处有人家”。一些近来涌现的新词语,在经受了时间的检验后,成功被收录进《现代汉语词典》,如点赞、白菜价、爆红等。

正如网友所说:知识更新迭代太正常了,作为家长也应该更新下自己的知识,跟孩子共同成长

无独有偶,杭州这次七年级道法课(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学科)期末考试中的一道题,也引起了不少家长的争议。

先来看看这道题目:

原题是这样的: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

1.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生命的行为。(T/F)

看到这个题目后,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T 正确”。可万万没想到,题目的正确答案居然是“F 错误”

根据道德与法治老师们的说法,答案选择:F,是因为不顾危险去救他人,是不漠视别人的生命的表现。而且这个题目主要考的点,是要将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生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网上搜到一份道德与法治课七年级上册《探问生命》单元的练习题中,也有这道题目。

这份练习题后附上的答案是这样解释的:

“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生命至上的认识,根据所学,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生命至上,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性命,是舍己为人的表现,体现了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并不是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所以题文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这个答案说服你了吗?

有家长表示,看完正确答案的解释后,可以理解这道题的用意。也有网友表示,这道题的确有争议,尤其是当把这个处境放在未成年人身上,答案更是有待讨论。也有网友说,光凭一道判断题的T或者F是很难穷尽原题的内涵的……与其勾勾画画,还不如让孩子们发散思维自圆其说,最后老师再来个总结陈词并给出参考答案……也许,思考、分享与感悟的教育意义远远比对错来得深远。

内容来源: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