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几天老有人来问——

张坤的易方达蓝筹,这么火,涨的这么好。 还能上车么?

从张坤本人的意思来看,他明显不想让大家再多买了。

因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易方达蓝筹已经限购了两次——

第一次是1月初,限额每天最多买10万元;

第二次就是今天,从10万又直降到了5000元。

他的另一个基金易方达中小盘更狠,去年底就限购到一天2000元。

很明显——

张坤被大家的热情吓到了。

基金都火出圈了。

张坤这个名字,甚至都直接上了热搜,点进去之后大家发现——

他已经有自己庞大的粉丝群了,有后援会...

每天热火朝天的打call

“坤坤勇敢飞,ikun永相随,坤坤不老,蓝筹到老” “全世界最好的坤坤,不是蔡徐坤,不是谢广坤,而是张坤”

今天,这个话题也一度上了热搜前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汗...

调侃归调侃。

这种粉圈化,确实还挺危险的。

买基金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开玩笑玩梗,是实打实的——

高风险投资。

经历过2015、2018大坑的老油条都知道,亏损有多痛。行情不好时,亏的哭都哭不出来。

天天怀疑人生。

现在基金经理们越来越出圈,被强烈娱乐化。

很多对基金根本没概念的人,很轻易的就一把梭了,看脸买基金。

涨的时候天天坤坤我爱你、全世界最好的坤坤。

一旦剧烈调整了,骂的最狠的也会是同一批人。。。

张坤写过一篇非常恳切的基金报告,劝大家买基金一定要三思后行——

选择和自己价值观匹配的产品。

现在涌进来这么多小白,根本不听他的投资逻辑,看他涨的好就买。

坤坤也很头痛吧。

。。。

不止张坤。

许多知名基金经理都开始限购了,不想让大量新钱,打乱自己的节奏。

比如谢治宇的兴全合宜,现在每天也是限购3000元。

我手上的几个基金,甚至一天限购1000元,逼我把定投金额都下调了不少

这也是市场局部过热的信号吧,值得警惕一下的。

那——

有人说,现在这种情况,主动型基金还能买么?

怎么挑?

其实我不太建议大家买一些明显大热、赚的特别好的了。

不是拦着大家赚钱啊。

是因为每个基金经理,都有自己比较固定的风格和投资逻辑。

这种风格只会不断进化;不会突然变异,一天一个样。

说白了——

一个好的基金经理,在适合他的市场风格里,大放异彩。

但如果市场风格变了,他可能就表现一般了。

张坤自己也说:

买大热基金的一个结果可能是,风格一旦真变了——

大热基金未必跟得上,可能就凉了。

换另一批明星经理崛起。

当然我不是说张坤人家不行哈,我是说,有这种可能性。

这种情况过去是发生过很多次的。

好多前些年的明星经理,现在大家也都叫不出名字了,平庸了。

风格轮换,众神陨落,在一些特别偏科的基金经理身上。

更明显。

比如蔡经理吧,科技股芯片股牛的时候,他就牛;

科技不行了,他也就不行了。

医药、消费行业大牛的基金经理也是这样——

他们能在自己的赛道上,做到最牛最赚钱。

但赛道一旦转换了呢?

还是建议大家啊,把各种基金、各种基金经理,尤其是“偏科”的,多当工具人来用。

别把人家偶像化。。

人家也很苦恼的。

说了半天,现在这个阶段怎么买主动型基金?

1)首先一点,肯定还是定投更稳妥。

因为整个市场的估值,不是2018年或2020年初那种,跌到黑暗的情况了。

涨涨涨个不停,任何一天都可能是阶段高点。

如果一次性全买进去,踩在了最高点。

好久都回不了血的。

分批买、慢慢买,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2)非要现在才开始买的话,更建议大家选一些:

风格比较均衡的基金、基金经理。

什么行业都买一点,对风险控制很有一套的那种。

比如朱少醒的富国天惠。

追求均衡与风险控制的基金,短期不出彩,但长期活得久。

一直保持在第一、二梯队里,像马拉松高手。

长期赚钱多爽啊〜对吧。

ps.

怎么知道哪些基金经理是这种风格?

多去看基金报告、经理访谈之类。

也可以多看我的文章嘛,有时候我会总结一下。

或者——

你自己看多了,也会有感觉了,你自己就会搭配了。

可以多种风格的基金都买点,多方均衡。

又或者——

你觉得市场风向轮换到哪边,你就迅速挑出这种风格最牛的一些基金经理来。

当然,能到这个程度,算是很专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