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月26日,陕西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隆重开幕,《2021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出炉。(以下简称《报告》)

图/西安发布

近2万字的《报告》总结了去年的成绩,定下了新一年的量化目标。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新时代追赶超越关键之年,在大众首要关注的经济量化目标方面,《报告》指出:

2021年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

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6.5%和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

量化数据目标以外,《报告》中对西延、西十、西康高铁等重点项目,各城市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荣耀西安网节选《报告》中涉及的部分重点项目及西咸一体化等重点内容进行解读。

XI’

AN

狠抓项目扩投资:

全面开工建设西延、西十、西康高铁

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如同成绩单和计划书,承载着向全省人民报告去年工作结果的重任,也攸关陕西新一年的发展方向与前行路径

截至目前,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米”字型高铁八个方向的线网建设中,西十、西延、西康等三条线路都未全面开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陕西“米”字型高铁线网规划的重要性及意义自不必多说。

自规划以来,在陕西、西安等地多个会议中都是关键内容,2020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曾表示要:继续推进西安地铁和西延、延榆、西十、西康高铁建设,建成西银高铁。

在这一年中,西安地铁已批复线路全面开工,5、6、9号线在年末“三线齐发”,银西高铁在12月顺利建成开通运营。

陕西在部分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方面的成绩不可否认,但在三条高铁线路上并没有取得大众希望的“开工喜讯”,也许这就是“继续推进”的含义吧。

“力争”“确保”“继续推进”之类的词,着实让关注者们颇为麻木,这次在这份关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三条高铁有了明确且肯定的词汇。

2021年陕西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全面开工建设西延、西十、西康高铁,做好安康至重庆、延榆鄂等高铁前期工作……

“全面开工”的出现并非偶然。

去年12月底,根据《关于新建西安至安康高速铁路调整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显示,西康高铁由省级实施项目调整为国家直接投资建设项目,并追加投资25.9亿元。

至此,西十、西延、西康等三条高铁全部取得国家介入,等级的提升也为2021年三条线路全面开工奠定了基础,资金投入和审批速度都有质的改变。

其实,以西安枢纽为核心的陕西省“米”字型高铁网规划,连接8个相邻省份及沿线重要城市,关乎加速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发展,承载着融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辐射带动沿线区域经济崛起的期望。

当然,就“推进”而言,西十、西延、西康等高铁项目的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在2020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成果

西延高铁:

图片来源:铁路建设规划

2020年1月,西延高铁宜君至延安段控制性工程新延安隧道开工建设;5月陕西省通过发行2020年政府专项债券募集资金15亿元;8月发布线路变更环评公示;11月,陕西省铁路集团向西延高铁项目拨付了2020年征地拆迁款。

西延高铁的延伸段,延榆鄂高铁也在年底迎来了好消息,12月,国铁集团鉴定中心在榆林组织召开新建延安至榆林至鄂尔多斯高速铁路项目可研评审会。

可以说,西延高铁距离全面开工只有一步之遥。

西十高铁:

图片来源:铁路建设规划

西十高铁在2020年4月解决了可研报告的审批环节;5月陕西省公布的《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提案的答复函》中解答提出,省上融资方案未通过审查导致项目工可未批复,在资金上出现了问题;而在2020年接连通过的可研报告、环评书来看,西十高铁的资金问题已经得到初步解决。随后11月发布了《新建铁路西安至十堰线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陕西段)补充公示》。12月,西十高铁湖北段开工。

至此,西十高铁也被认为是三条高铁中最先开工建设的线路。

西康高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康高铁在2020年可谓经历了“跨越式”推进。在《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提案的答复函》中西康高铁资金筹措落实难度大这一原因,由于融入到国铁总局主持的西昆高铁线网建设以后,9月征地拆迁、先行使用林地获批、用地预审及规划选址招标公告等,都从而说明资金问题也已经得到解决。

根据12月18日的批复,西康高铁由省级实施项目调整为国家直接投资建设项目,并追加投资25.9亿元;桐木站由越行站调整为中间站,安康西站站房规模由8000平方米增加到20000平方米,配建6线存车场,预留重庆、湖南、十堰方向城际高铁引入条件。

截至目前,西康高铁可研调整文件获批,初设调整和施工图通过审查,赵家山隧道控制性工程土地房屋征迁加快实施,施工进场准备工作就绪。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诸多交通重点项目基本实现其预定目标。在2021年,对于西延、西十、西康等高铁项目的建设工作,必须到了更进一步的时候,相信随着项目进展加速,全面开工将不是一句空话。

XI’

AN

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为重点加快建设西安都市圈

除了高铁项目,在此次报告中,颇为引人注意的还有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和西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内容。

2021年陕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加快发展,围绕交通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分工协作等领域重点突破。以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为重点加快建设西安都市圈,促进西安与宝鸡、铜川、渭南、商洛等城市联动发展。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战略地位。

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范围图

其关键措施,便是通过构建“一圈一轴三带”大西安都市圈等空间格局,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来带动、辐射发展更多区域。

相比2020年报告中提到的……完善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政策,出台支持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见,鼓励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在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推动西安都市圈建设、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任务上,今年陕西不再是政策方案式的推进方式,而是确定更为具体的工作指向。

即:2021年西安都市圈的重点建设内容,首要任务是推进西咸一体化,其次是以此带动西安与周边城市的联动发展。真正利用上西安的辐射力,和国家政策对于国家中心城市的支持力度,才能更好更快实现西安都市圈的发展建设,而不是停留在规划中。

一直以来,从政府到民间,都了解推动西咸一体化进程,是发展大西安、带动周边城市、提高陕西实力的重要手段。

但自2002年西安、咸阳两座城市签订西咸经济一体化协议以来,“关中-天水经济区”已经于去年到期,并在2018年变相升级为《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西安也顺利成为第九个国家中心城市。

此后两年,实际上省市在出台相关实施方案的过程中,亦在落实建设任务。

2018年底,陕西省《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将成为陕西省首要任务,构建大西安都市圈、深化区域交流合作、成为重点专项行动。

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分析制图

2019年初,西安印发《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打造大西安“三轴三带三廊一通道多中心多组团”的空间格局确立,而西咸一体化是方案中的重要内容

然而,十余年来,“西咸一体化”收获甚微,曾经立下的十余项一体化目标,仅在近年内完成了合力打造西咸新区由西安代管、轨道交通路网骨干连通、部分产业形成交互等目标,并没有完成彻彻底底的一体化。

这些与民间激烈争论的行政区域层面的“西咸合并”,更是相差甚远。

在如今中心城市外延扩张十分迅猛的当下,一些城市已经在大力重塑城市经济地理。近年来,山东省撤销地级莱芜市,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理,由四平市代管的县级公主岭市改由长春市代管,等等举措都是对外发出的鲜明信号。

显然,城市发展徘徊在中游的省会城市们,对城市规模的扩大或者说城市发展潜力的提升都有迫切需求。

通过各个省市的经验,我们需要承认的现实是,在都市圈、城市群时代,通过融合周围城市,进行有必要的行政区划调整,是中心城市的增强首要办法,在“西咸一体化”之外,大西安都市圈的构建或许还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改变。

就目前来看,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进程中,随着西安成功加入“万亿俱乐部”,曾经定下的目标多数已经完成。

2020年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目标:

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960平方公里以内(含西咸新区),户籍人口超过1200万,常住人口超过1500万,城市综合竞争力有效提升,产业规模和经济实力明显提高,经济年均增长8.0%以上,总量迈上万亿级台阶,在副省级城市中经济总量的排序提升至中位。

但我们要清楚的知道踏入“万亿俱乐部”,仅仅是保障了西安在日趋激烈的城市竞争中没有掉队,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要求相比,西安还有较大差距。

在近期的各种会议中,“西咸一体化”进程比以往更频繁的被提出,从侧面反映了接下来大西安发展过程中,“西咸一体化”所承担的重要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陕西对于推动陕北、陕南等城市的建设亦有要求。

报告提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要深化关中协同创新,加快构建规划协同、产业合作、设施共建、服务共享、政策联动的融合发展新机制。推动陕北转型升级,支持榆林建设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支持延安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促进陕南绿色循环,打响秦巴生态品牌,加快实现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

在推动城市群和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方面,推动榆林、延安、汉中等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尊重陕南自然山水格局和脉络,加强汉江两岸中心城市建设,推动人口相对集聚、产业布局相对集中。

关中、陕南、陕北三大区域,是全省“一盘棋”,要坚持在差异定位、联动互补、特色致胜中形成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IXIAN

通读《2021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我们既要看到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复杂环境、严峻形势,更要理解报告中为什么说,陕西的发展到了最吃劲的时候,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拼一拼就能够冲上去、松一松就可能滑下来。

2021年,我们也希望陕西能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报告》中定下的目标,加足劲去追赶超越!

2021年重点工作

1. 经济运行

狠抓政策落地见效

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省级重点项目投资420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左右

顶格执行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

实施高质量项目建设行动计划,举办重点项目观摩、重大项目开工月等活动

支持西安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持咸阳、渭南建设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支持建设立足乡村、贴近农民的生活消费服务综合体

2. 创新驱动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提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打造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

实施百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力争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600亿元

加快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打造全省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支持西安高新区建设硬科技创新示范区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实施“1155工程”;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和产业应用

实施推动创新创业三年行动

3. 实体经济

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切实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

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精心打造重点产业链

筹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企业技术中心30家,支持宝鸡创建国家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

推动能化产业高端化发展,支持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发展,打造氢能应用示范工程

积极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促进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4. 乡村振兴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继续加强脱贫地区产业帮扶,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

统筹实施“3+X”全产业链奖补项目

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200万吨以上

实施种业创新工程,支持杨凌打造旱区种业硅谷

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配套建设冷链仓储设施,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打造一批美丽宜居示范镇村

5. 建设“高地”

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加快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进出口增长8%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左右

高标准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

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

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

支持榆林口岸开放

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项目实施

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

6. 区域协调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

推动苏陕扶贫协作向区域经济合作升级

县域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

深化关中协同创新,加快构建融合发展新机制

支持榆林建设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支持延安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促进陕南绿色循环,加快实现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

推动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7. 美丽陕西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加快建设美丽陕西

严格执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总体规划,加快建设综合智慧监控系统

抓住“水沙同治”这一关键,推动黄河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

支持商洛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开展渭河及其主要支流水生态修复,治理水土流失2600平方公里

落实长江禁渔十年行动

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研究,编制省级达峰行动方案

8. 安全发展

全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守住守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战略成果

切实提升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投资、重要科技、粮食能源等领域风险预防处置能力

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体系、处置和问责机制

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五项攻坚行动”

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9. 民生实事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开展稳就业精准帮扶行动, 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和基层成长计划, 培训企业职工和农民工50万人次

新建公租房5000套,发放租赁补贴3.9万户,新开工棚户区改造7500套、城镇老旧小区改造3622个

新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00个

实施健康陕西17项行动

建成100个城市社区服务站、100个智慧社区、30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10. 十四运会

举全省之力办好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

系统谋划、倒排工期,高质量做好各项筹备工作

全力打造一流场馆环境,精心设计竞赛流程和各项保障方案

放大全运综合效应,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全运惠民八大工程

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左右

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6.5%和8%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40万人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

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

编辑:CHEN

审核:Lyna

监制:号称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