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2021,人工智能(AI)产业化与资本化加速之年悄然而来,市场认知尚不充分。

01

产业端,技术迭代奇点临近

计算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数字化的广度与深度,而数字化的进程基本上都是由大规模的计算平台驱动。

陆奇在奇绩创坛指出,从历史上看,平均每 12 年左右都有一代新的计算平台出现。

我们已经经历了 IBM主机、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四次计算平台的更迭,目前正处于从移动互联网向 AIoT 时代发展的“分水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计算平台发展趋势

AIoT改变了前端的人机交互的效率和覆盖度,更多的数据集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想象空间。

而基础技术的指数式迭代,使AI正从堂吉诃德式的技术追求变成有暴利可图的商业规划。

图:人工智能的三次发展浪潮

对AI技术底座系统梳理,半导体的迭代与AI算法效率提升使得AI算力成本从2017年至2020年下降了100倍。

CPU有摩尔定律,GPU有“黄氏定律”。“黄氏定律(Huang’s Law)”由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名字命名,对 AI 性能的提升作出预测:预测 GPU 将推动 AI性能实现逐年翻倍。

这一方面来自于半导体制造工艺的演进。

从2017到2020,可以代表芯片先进制程的台积电已经从10nm迈向5nm。根据搜狐援引IT时报消息,随着先进工艺的发展,单位算力成本的逐步下降,比如基于16nm工艺节点的每TOPS的成本为0.67美元,基于5nm工艺节点的每TOPS的成本就只有0.08美元了。

另一方面来自于芯片和系统设计的优化。

2017年以来,芯片和系统的设计不断发展,为深度学习添加了专用硬件,从而使性能提高了16倍。例如Nvidia2017年发布的V100显卡,比三年前发布的K80快1800%。在2018年至2019年间,由于麻省理工学院、谷歌、Facebook、微软、IBM、Uber等公司的软件创新,V100的训练性能提高了大约800%。

同时,AI模型改进带来算法效率提升,达到同一效果的计算量大幅缩减。据权威机构OpenAI,自2012年以来,人工智能模型在ImageNet分类中训练神经网络达到相同性能所需的计算量,每16个月减少了2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017-2020 年训练一个神经网络所需的成本

这就使得机器学习训练系统越来越便宜,2017年,在公共云上训练像ResNet-50这样的图像分类器的成本约为1000美元,到了2019年只需大约10美元

AI算力成本的下降有利于在更加复杂、性能更强大的模型上取得成功,从而实现应用的智能化升级。

02

需求端,后疫情时代多场景加速落地

技术很美好,但实现场景化应用才能赚钱。

技术趋于成熟的背景下,2020年新冠疫情带来了场景加速落地的趋势。

疫情防控中,一系列基于AI算法的软硬件设施方方面面发挥巨大作用。例如:人脸识别、机器人筛查、影像辅助诊断、远程教学、无人配送等。

本次疫情催化下智能赛道化赛道万象更新,场景落地全面加速,带来外部需求加速释放(如教育/医疗/驾驶等),行业迎来发展拐点。

相应的,不同于16年前后的技术为王,现阶段AI投资,谁能实现场景化解决方案的成功落地,推动商业飞轮的自转,谁或更胜一筹。

申万宏源团队以海康威视官方公众号提供的 AI 案例为计算依据,计算得到客户采购后 ROI 大多为50%-150%。AI方案的快速普及,是有着商业合理性的。

比如AI数羊,原来人数羊,年薪6万,现在用红外监控+AI,成本是4000元+2000元,且机器不会累,相比人更不容易数错,这里面的投资回报是显而易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政策端,十四五重点方向

人工智能是新基建的核心构成:

1)在信息基础设施领域,人工智能与云计算、区块链一起被视为一种新技术基础设施;

2)在融合基础设施领域中,人工智能则被视为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的重要工具。

两者结合来看,足见人工智能在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转化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此前发布的十四五建议规划显示,在列举出的几大前沿科技中,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位列前三,进一步从侧面证明其优先级。

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下,人工智能将发展成为我国战略科技力量。人工智能产业有望在下一个五年规划中加速发展、引领新基建工程。

04

资本端,2021是人工智能IPO大年

当前正值产业爆发前的关键窗口期,多家人工智能企业接连启动了 IPO 进程,进一步寻求资本加持。

根据上交所的信息披露,2020 年云知声、海天瑞声、依图科技、云从科技、云天励飞等多家人工智能独角兽公司披露招股说明书,2021 年初医渡科技也完成港股上市,判断 2021 年将是人工智能企业 IPO 大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从科技:科创板IPO审核状态为“已问询”,2019年营收8.07亿元,同比增长67%,归母净利润亏损17.08亿元;公司2017年营收0.65亿元,17-19年复合增长率达 254%。

依图科技:科创板上市申请已受理,2019年营收7.17亿元,同比增长136%;,归母净利润亏损36.42亿元;公司2017年营收0.69亿元,17-19年复合增长率223。

旷视科技:科创板上市辅导阶段,2018年营收14.27亿元,同比增长355%,归母净利润亏损33.52亿元;公司2016年营收0.68亿元,16-18年复合增长率358.8%;2019 年上半年,该公司的收入为 9.49 亿元,同比增长了 322.1%。

商汤科技:2019年营收50.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0%。

以上多家公司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也印证了阿策对产业趋势的判断。

阿策认为,市场对人工智在2021年的产业化与资本化进程仍有预期差,值得持续关注。

梳理产业链,受益产业红利的核心标的如下:

1)基础层:AI芯片龙头寒武纪、细分领军云天励飞(将上市);

2)技术层:计算机视觉领域龙头海康威视、大华股份、虹软科技,以及四小龙依图科技(将上市)、云从科技(将上市)、商汤科技(将上市)、旷视科技(将上市);智能语音领域龙头科大讯飞、云知声(将上市)、海天瑞声(将上市)、思必驰(将上市);

3)场景应用层:细分赛道龙头中科创达、千方科技、四维图新、医渡科技等。

鉴于海康威视等已被市场较多关注,这里阿策想单独强调一下科大讯飞,核心逻辑有四:

1)疫情后各行业智能化应用加速,公司提前卡位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能驾驶等多条赛道,先发优势明显;

2)公司2B区域因材施教解决方案实现异地复制,高标准化推动产品化率提升;同时2C个性化学习手册+学习机加速渗透,判断公司产品化水平将在2021年加速向好;

3)公司逐步在主赛道上形成闭环生态,并产生了标杆案例、标准化产品,规模化商用已经开启,行业拐点趋势下有望上线爆发;

4)公司实控人选择在公司市值超千亿的时刻全额认购定增,给市场一个明确的拐点信号,彰显其对于公司发展的绝对信心。

1月18日晚公司发布定增预案,募资20-26亿元用于补流,限售期18个月。公司董事长、总裁、实控人刘庆峰以自有或自筹资金认购18-24亿元,言知科技(刘庆峰持股75.48%)以自有或自筹资金认购2亿元。

参考研报:

《安信证券-2021:智能花开,AI 满天下》

《华安证券-人工智能从算法突破迈向行业赋能,关注企业全栈能力》

《华西证券-科大讯飞-后疫情时代的AI领航者》

《华西证券-政策/产业/需求三端共振,AI拐点看龙头》

《海通证券-人工智能从2017到2020年的三个变化》

《申万宏源-AI 产业化:2021 高景气主线》

《中信证券-人工智能: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