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某个求职网站的时候,正好看到这样一条信息:

12年客服,8年管理经验,坐标上海,有没有可以内推的。

下面附带了一张简历,不全,是截图拼接而成的,并且迷糊了部分敏感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来很平常的一条信息,可底下一条自以为黑色幽默的留言吸引了我的注意。

留言来自“蚂蚁金服”的一位工程师,说的是:

这学历,就像一件打满补丁的衣服,虽然能穿,但不好看。

点开“查看全部13条回复”之前,我特意点开了那个不太全的简历,想看看到底什么学历问题,能让这位蚂蚁的同志如此有优越感。

原来,只不过是4年中专、2年大专,外加正在就读的非全日制本科而已,只不过每个阶段都不是连续的,从中专到大专,中间隔了8年,显然是工作后才补读的学历,而“本科”也是在2020年3月才就读的,并且还没有结束,也就是说,还没有拿到本科学历证明,不能算严格的本科学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个升学历的过程来看,说是“打补丁”也确实没错,不过评论中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的优越感,确实不只是只有我一个人感觉到了。

展开讨论一看,果然,有人怼了一句:

那你怎么还在给你专科的马爸爸打工?

从这里开始,评论就满满的火药味了。

说实话,如果只看工作经历,从2008年开始就在上海工作,整整12年,无论什么学历,能在魔都待下去,本身就是一种本事。

但在实名的职业社交平台上,用这么直白的话来讨论学历 ,就算是作为看客,也觉得没有哪一边占到了便宜。

都说“人越缺什么,就越在意什么”,一张简历 ,除了学历还有工作经历。

在评论中,有人觉得是同行,互相聊一聊,有人觉得高不成低不就,建议考虑一下创业,也有人觉得悬,问为什么不考虑回老家发展,可偏偏只有这位职业看上去不错的“工程师”紧紧盯着学历不放。

这让我想到了《奇葩说》第七季海选阶段的一个“学霸”,叫刘纯懿。

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她一直强调一个词:高考状元。

当然,后来在马东的细问之下,才知道,是区里的状元,不是市里的,更不是省里的或全国的。

被采访问到“为什么来《奇葩说》”,她的回答也着实凡尔赛了,她说:

不想拿第一,拿过太多次了,没有意思。
想要试试怎么输。

然后,果不其然,很快就实现了她的想法:在导师面试的时候,就尝到了“输”的滋味。

傅首尔评价刘纯懿:“她是很优秀的选手,但是她会有一些优越感。”

“优越感”,可能是她相比于其他奇葩说的选手来说的,毕竟,在《奇葩说》的舞台上,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当然不排除学霸,可不多,每季可能有几个,相比于1000人的海选来说,一个“北大”的头衔能让她排在前10,足够了。

可是,优越感不一定代表着自信。

自信是对自我的一种认知,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同时也知道自己不能达到的是什么。

所以,自信的人,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能力边界,因此,自信的人不会永远只拿着自己的长处去看人,用自己的长处来将不同的人分出个三六九等。

当一个人表现出优越感的时候,往往是他用单个能力或表现来看人的时候。

往往忽略了“人无完人”和“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这两个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刚毕业的大学生,应届的求职者,对于大多数的社招人员来说,学历会看,但工作经验更会看,并且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学历能给你带来的加分就越少。

记得在某个演讲中听到这么一个观点:

你所经历的每一家公司,都会是你下一次求职的背书。

说回到这个讨论本身,还有2个非常现实的地方值得注意。

第一,没有人规定写简历就要把“学历”放在最开头。

很多时候,这只是一种习惯,或者被网上的简历模板误导了。其实,简历的一开始,就要写你最加分的内容。

如果工作很多年,把工作经历放在开头更合适,学历如果不是专业对口,在最下方(如果还有位置)提一提即可,甚至没有位置,简单一个学历放在“基本信息”都是OK的。

简历只有一张纸,你要抓紧展示你的优势,而不是人口普查。

甚至,连工作经历是不是要按时间顺序,这都不是固定的。

我记得上次收到的简历,求职者非常聪明,在一开始放上的是“公益实习”的内容。因为他面试的工作,既不是自己的专业对口,也不是上一份工作的延续,而是兴趣的延伸,为了证明自己的“兴趣”不是三分钟热度,他才把“即便做公益也要坚持”的故事放在了开头,完全吸引了我们HR的注意力,拿到了很不错的评价。

第二,赢了吵架丢了风度,得不偿失。

平心而论,不用问别人学历重要不重要,只要问一问“你愿意自己的孩子去读中专吗”,马上就会有答案。

可是,对于已经是事实的问题,讨论别人的短板没什么意思而已。

毕竟,看不上的可以手指上滑,把信息跳过就好。而不是可以停留,还自作聪明得揭人伤疤,然后站在一旁哈哈大笑,那只会让人觉得“你挺闲”。

如果这是匿名的社交平台,倒也没什么,可是实名的职场社交,这样的行为,暴露了自己不算,连带着公司的名字也出现,就不那么好听了。

如果真让自己领导看见,换位思考一下,你有什么感受?

所以说,不是让每个人都随时随地地想法积极,思想向上,只不过职场上,冷静的克制也是一种包容的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