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报讯(记者 李勇)1月27日,在政协陕西省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杨柳、孙瑜、陈利、陈斌、范晓丽、朱鸿共六位委员受邀答记者问,围绕文化、能源、生态、民生等领域建言献策。

省政协委员杨柳:构建空—地—井立体监测网络

省政协委员杨柳介绍,陕西地处黄河中游,是全国水土流失和污染严重的省份之一,污染物排放强度仍处于高位,土壤--地下水污染严重,河流生态基流不足,水环境容量有限,水质持续提升改善难度大,距“生态河流”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她建议加强水土污染综合治理体系的构建,强化风险管控,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上游—中游—下游、地上—地下”协同共治,构建空—地—井立体监测网络。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实施“水十条”,围绕“安全、洁净、生态、优美”目标,实施“水涵养、水治理、水管控和水景观”四项措施,提升流域水安全。强化土壤—地下水污染管控和修复,落实“土十条”,加强对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的监管。强化监察执法,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省政协委员孙瑜: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近期火爆的电视剧《装台》,把陕西的秦腔、美食、方言、城乡风貌等生活方式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给了观众,充分张扬了陕西的地域文化,让陕西人充满了自豪感,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省政协委员孙瑜表示,作为文化大省,陕西需要进一步挖掘文化资源,凝练地域文化特色,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讲好陕西故事,建设文化强省。

她建议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陕西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陕西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也是对外交流的前沿。建议政府在政策上、措施上和机制上鼓励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让优质的文化资源成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发挥陕西高校人才集聚优势,鼓励高校原创文化精品,促进陕西文化产业形成集群优势,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陕西名片。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文化产业创新的成果,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省政协委员陈利:以水定域、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

省政协委员陈利介绍,陕西在全国范围内属于水资源匮乏省份,虽然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但平均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18位,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且水资源分布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严重不协调,开发利用潜力非常有限。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保护战略地位突出,‘节水优先’已经是我省黄河流域重要战略行动。”她建议要将“以水定域、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空间规划刚性约束切实落地。同时发动全社会节约用水,为陕西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应有的贡献。

省政协委员陈斌:打造氢能全新产业链

“陕西是国家重要的综合能源保障基地,承担着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重要使命。”省政协委员陈斌介绍,能源产业是陕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陕西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还难以扭转,必须把碳中和的压力转变为新型能源产业技术发展的机遇,通过能源科技创新驱动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转变为陕西经济产业升级的动力,不断推动陕西能源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他建议通过陕西原创的煤炭超临界水气化技术制取氢气,可将碳排放严重的火力发电转变为清洁高效低碳的能源供给体系,打造氢能大规模制备、储存、输运、应用的全新产业链,推动陕西能源工业、制造业、汽车工业等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委员范晓丽:推进秦岭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加速黄河和汉江流域生态保护

省政协委员范晓丽表示,陕西是中华母亲河黄河的重要流经地,是秦岭的主要分布区。陕西的生态环境建设责任重大,坚决打赢秦岭生态环境保卫战、加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构建完整严密的生态保护法规制度,是建设美丽陕西的重要举措。

她建议以建设国家级生态公园为抓手,扎实推进秦岭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通过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工程和“数字秦岭”信息化监管平台等建设,将秦岭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传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等生态核心区域纳入其中,扎实推进秦岭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构建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制度体系,织密保护秦岭生态屏障的法规制度。作为生态区位重要省份,陕西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履行建设“山青、水净、坡绿”的生态环境责任。加速黄河和汉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积极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治理黄河,重在保护,更要治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

省政协委员朱鸿:民生不仅是饮食男女 也包括着精神需要

“到现在为止,世界仍处于疫情之中,这难免影响民生。然而在我的视野里,只有最初的几个月,由于疫情突如其来的冲击,不仅使人恐惧,凡出行、购物、郊游,都出现了困难。不过几个月以后,陕西的交通恢复了,饮食是丰富的,到医院看病没有障碍,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教学秩序都很正常,文化活动也在循规展开。在疫情还对欧洲、美洲及其它地区造成致命伤害的日子,陕西的民生能够得到全面保障,环环改善,应该予以肯定,获得掌声。”省政协委员朱鸿说。

他建议陕西应该严格控制境外病例的输入,采取强硬的措施加强对境外病毒的输入管控。这是目前最大的民生,其中有很多文章要做。疫情在控制之中,生命在安全之中,就包含着经济活动的积极推进。不怕慢,只怕站,这是疫情时期经济活动的上策,也是可以欣慰的民生。除此之外,陕西的媒体应该以各种途径,向受众提供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和有助心理健康的知识。这也是民生的一个方面,也是民生所需要的。陕西有豪壮的作家群,现实主义作品一向重如泰山,举世瞩目。当此之际,也应该出现反映三秦大地济世安民及敬业乐群的作品。播读者、朗诵者,也应该加入进来,乐于传播这些作品。民生不仅是饮食男女,也包括着精神需要。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