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曾说过:“历史有两部,一部是骗人的历史,做教科书用的,另外一部是秘密的历史,可以看出国家大事的真正的原因,是一部可耻的历史。”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而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也不再局限于几本史书或是教科书。

部分人转向了类型多样、覆盖范围广阔的地摊文学,探寻着正史中没有记载的历史秘密。所谓地摊文学,即一切低俗、亚健康文化的统称,它们未被收录于正规图书馆或是书店,而是出现在地摊、车站、报亭等不起眼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文章通俗易懂、富有趣味性,地摊文学深受普罗大众的喜爱。现如今网络上的很多文章内容很大程度可以归属于地摊文学。而不明就里的人们通常会将地摊文学中的故事与观点当成真正的历史,反而不再相信正史。

连冉闵与李鸿章两位历史人物都被吹嘘为忠肝赤胆、为国为民的民族英雄,拥有了无数热情盲目的追捧者,这是过度洗白赞誉还是所言属实呢?

一、“地摊英雄”冉闵

在地摊文化刚刚兴起的时候,关于冉闵的传说也应运而生。冉闵被无数网民称为民族英雄,并被冠以“冉天王”、“冉大帝”的称号,他的战争神话被传得沸沸扬扬。线下有大量身穿汉服的“历史爱好者”前往“冉闵纪念园”举行祭祀典礼。

线上更有全国各地的网民在论坛贴吧上发表祭祀感言。冉闵的崇拜者与推崇者们声称冉闵是拯救民族于危难之中的神,认为他所创下的功绩堪比秦始皇、汉武帝等千古一帝,如若没有冉闵大肆杀戮胡人,汉人便永无立足之地。

其中,《杀胡令》的颁布以及冉魏政权的建立更是成为冉闵封神的关键性壮举,从此冉闵一心为汉、正气凛然、英姿焕发的民族英雄的形象深入人心。其实,将冉闵封神的行为实在荒唐,冉闵的推崇者们截取了史书上的只言片语并将其过分夸大。

很大程度上曲解了历史,引导了网络上的走向。实际上网上大肆夸耀冉闵的言论漏洞百出,没有任何历史依据。如若真正去探究正史,冉闵的形象其实与心怀大义的民族英雄大相径庭,他所创下的“功绩”根本不值一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沉重打击了大汉民族的脊背,胡人顺势而起。他们趁乱将北方汉人赶尽杀绝,汉人处于九死一生、朝不保夕的危险境地之中。冉闵自小便是赵武帝石虎的养孙,并因骁勇善战与果断敏捷备受石虎的宠爱,成年后便担任了建节将军。

石虎死后,其子互相残杀,后赵发生内乱,深受忌惮与排挤的冉闵被迫反叛。出于对胡人的不信任,为了巩固政权的冉闵顺势颁布《杀胡令》,可其中不乏手无寸铁的胡人与长相形似胡人的汉人被杀,且此条发令仅仅持续一个月便名存实亡了。

冉闵为了壮大队伍,便开始大量接纳胡人降兵,无形中废止了《杀胡令》。动荡的时局中建立的冉魏政权确实给受苦受难的汉人以希望,可它仅仅持续两年便被前燕所灭。失败的根本原因便是冉闵的军事才能出众,却称不上是位好帝王。

他不懂如何处理内政,只一味御驾亲征,最终被前燕所俘并被杀害。因此,冉闵称得上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勇士,却远远达不到“民族英雄”或是“千古一帝”的高度。他的所作所为无非是形势所迫,谋求的也是个人利益,完全不值得世人百般吹嘘。

二、“为国为民”的李鸿章

李鸿章是晚清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世人对其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有人认为他是为国为民的民族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卖国求荣的千古罪人。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网络以及小视频的兴起,李鸿章备受网民的吹捧,网友们通过几个小事件便以偏概全。

甚至还认为李鸿章是为国为民、不畏辛劳、不惧诋毁的民族英雄。关于李鸿章的选材千篇一律,诸如甲午中日战争后,“签约代言人”李鸿章被慈禧委派至日本议和,为了最大程度维护清王朝的利益,李鸿章与日方代表据理力争。

期间还遭受一日本男子的行刺,脸部中弹的李鸿章倒在血泊之中。治疗后的李鸿章再次出席谈判,并将染血的官服呈现出来,最终将赔款由三亿降至两亿,让清廷少赔了一亿两白银。再如,1896年,李鸿章参加万国运动会,当其他各国都在高昂唱响国歌之时,大清朝却只有飘扬升起的黄龙旗,而无国歌。

伴着各国的嘲笑声,年逾七旬的李鸿章挺直腰板,哼起了《茉莉花》,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与尊敬。诚然,李鸿章所行所举皆从大清出发,他所参与的洋务运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也为他带来了不少好名声,然而说他是民族英雄,也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李鸿章用非其人、任人唯亲,手下大都是无德之人。李鸿章管理的北洋水师军纪涣散、军需不足,而对于慈禧太后挪用军费修建颐和园,李鸿章不反对反支持,导致北洋海军的武器落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甲午中日战争中,李鸿章的求和政策成了压死北洋海军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才引发了后来的割地赔款事件。此外,李鸿章明里暗里做过不少贪污受贿、中饱私囊的事,被当时的百姓们戏称为“宰相合肥天下瘦”,实在是无法胜任“民族英雄”的称号。

三、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其实关于民族英雄的定义,指的是那些为了保护国家领土、维护国家安全与人民利益,并在压迫的战争中做出杰出贡献、不畏牺牲的英雄将士。例如精忠报国的抗金名将岳飞,他将抵御外敌、拯救祖国山河作为自己一生奋斗的目标,并凭借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意志屡立其功。

正当将士们英勇杀敌、士气高涨之时,奸诈小人秦桧劝说宋高宗命岳飞班师回朝,岳飞无奈发出“十年努力,毁于一旦!”的哀叹。最终,空有一番报国志向、抗金志气的岳飞死于秦桧等人的设计陷害之中,可谓是千古奇冤。

再如,大义凛然的抗元英雄文天祥,他因兵败成了俘虏,沦为三年阶下囚。然而文天祥斩钉截铁地拒绝元朝的多次劝降,即便元世祖授予其丞相之位,他也丝毫不为所动,并直截了当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最终,宁死不屈的文天祥还是英勇就义了,但他留下的那首慷慨激昂的《正气歌》却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诸如岳飞、文天祥、于谦、戚继光、林则徐等以国家存亡为己任,为国家利益而舍弃个人利益甚至性命的英勇豪杰才称得上是民族英雄。

将他们作为英雄的标杆与标准,才能代表时代荣光、弘扬民族精神。至于冉闵与李鸿章,纵观他们一生的表现与事迹,虽确有一定功绩,却远达不到心怀大义的民族英雄的程度。

结语:

综上,我们切不可仅凭借地摊文学上的只言片语便断章取义,或是盲目从众地认为某个历史人物是民族英雄或是千古罪人。而是应当具有个人的判断与思考,在查阅古书与教科书的情况下,综合各大历史领域专家的观点,批判性地给予历史人物或是历史故事以客观的评价。

或许有人会反问:“正史也不一定全对,许多朝代的历史都被后世帝王与史学界随意更改,甚至恶化。”此话不假,或许正史确实存在虚假成分,但大部分还是真实客观的。历朝历代的史学界都怀着极其认真严谨的态度去记载历史。

如若我们对正史不尊重,便是变相地侮辱那些兢兢业业、为历史奉献一生的史学家,如此做法又谈何道德呢?至于那些虚假的成分,定会留下蛛丝马迹,最终都被指正出来的。总之,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才会发现历史真相,跟上时代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