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任期内白宫为了实现让美国再伟大的战略目标,祭出了包括关税、配额、补贴、货币操纵在内的所有手段,但收效甚微。美国不仅未能从经济的泥潭走出,反而欠了一屁股的外债。

拜登作为"接盘侠",它对金融和美国国情的理解,决定着美国货币政策的走向,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迁,对此各方予以了高度的关注。

1月25日,拜登签署了广受争议的"购买美国货"的行政令。美国规定,将设置4000亿美元的预算计划,支持政府优先购买美国本土的商品和服务,并另外拿出3000亿美元用于支持重要科研领域。拜登为这一行为辩解称:"既然政府花的是美国纳税人的钱,理应购买自己国家的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的这一做法,被外方解读为新型贸易保护主义,与传统的贸易壁垒措施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忽视了市场的自我调整能力,通过行政命令扭曲了商品的供求关系。将导致外企在与美国本土企业竞争时丧失自由、平等发展的机会。反过来将促使外资的加速撤离,让美国进一步空心化。从本质上说它是对"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误读和扭曲,终将让美国人陷入自闭的漩涡而无法自拔。

历史上因为贸易壁垒,贸易保护引发世界经济大萧条的案例数不胜数,以上个世纪30年代的美国遭遇为例,则可见端倪。1930年,时任美国总统的胡佛签署了特别的经济限制性条款——《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

它本意是保护美国农民免受欧洲廉价农产品商品的冲击,但尝到甜头的美国政府开始无视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强行通过发布行政令的方式,扭曲供求关系。例如提高外企进入美国市场的门槛、刻意增加了进口关税等。由此一场足以改变世界进程的金融危机就此产生。它严重的打击了资本扩张的脚步,并间接促使法西斯等主义的崛起。

世界之所以每隔一段时间会发生金融危机,既有经济学的不成熟的因素的制约,更不乏人为的背后组局。拜登大谈爱国主义的行为,轻则可认为是政府为凝聚人心做出的努力;重则可认为贸易极端主义的抬头。如果各国政府都以行政令的方式,要求本国民众购买本土产品。那谈所谓的经济自由又有何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讽刺的是,小布什等美国政界精英不止一次标榜美国的民主价值观,说美利坚是自由市场经济,然而小布什任上,美国就爆发了安然等坑害股民的恶性事件。举这个例子只想说明一个事实:不要小看了拜登的这一轮操作,它或将引发金融海啸,对那些出口型的国家造成沉重的打击。如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等。

但凡全球经济下行,世界局势出现混乱,贸易保护主义便会抬头,这似乎是雷打不动的定理。问题是出口型国家如何抵御美国消极政策带来的影响,如何防止被过度泛滥的美元割韭菜。答案或只有一个:去美元化,构建新的货币信用体系。

然而美国终究是技高一筹,它不会给各国去美元化的机会。1999年欧元区成立,美国随即引爆了希腊债务危机,给予欧盟重创;2008年,亚洲经济一体化加速,量子基金随即做空泰铢,引发亚洲金融大海啸。如今,十年一轮换,世界又处于裂变的前夕:单边、单级主义与多边多级主义将上演终极对决。

美国很可能通过极端贸易保护的措施,引发新一轮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达到让发展中国家自乱阵脚的目的。这点我们需要注意了:毕竟每次金融危机过后,只有美国仍然力挺。谁是最终的受益者和受害者,答案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