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遂应场内的锦屏水尾廊桥(许承周摄)

遂应场的茶叶溯源,应与浙江茶路南移联系起来进行说明。

我国十大茶学家庄晓芳与陈椽教授合著的《中国茶史散论》与《茶业通志》,都有提到遂应场茶史。《中国茶史散论》载:北宋沈括幼年曾随父亲在福建居住,晚年写下《梦溪笔谈》,在26卷中写道:“其中唐人重串条粘黑者,则近乎建饼矣,建茶皆乔木。”如今的政和大白茶、水仙茶与松溪九龙大白茶都是小乔木品种,其原生态母本均发现并利用于建州界内。

《茶业通志》指明:“唐宋年间,茶传到福建可能有三条路,一条是自江苏由海路直接传到福州与泉州;第二条是自浙江的台州到处州庆元而入福建政和经松溪入建溪的建州;还有是庆元经寿宁到福安,或从浙江的泰顺或平阳入福鼎。这里写的政和,实际是指1941年划入政和县的遂应场。”庆元最邻近东南方茶路的是遂应场;而西南方最邻近茶路是现在松溪的溪东、渭田、旧县,都是“北茶南移”进入福建的首站。

据史载:朱熹之父朱松入闽,宋政和八年(1118)任政和县尉。宋宣和元年(1119),朱松携其父母及胞弟、胞妹等八人,途经松溪到政和寓居。宣和二年,朱松之父朱森病故,葬在政和铁山风林村护国寺西,朱松为父在此守制三年。朱松爱茶如命,在护国寺煮茶品茗,并于粉壁墙上题下《书护国上方》诗一首:“久知喧寂两空华,分别应缘一念邪;为问脱靴吟芍药,何如煮茗对梅花”。当时,铁山还没发现有大白茶,而近在咫尺的遂应场,既有生态之美,又有野茶遍布。朱松属喜诗爱茶之士,应是到过遂应场或饮过此处的野生茶。

据清康熙版《松溪县志》所载,宋、元年间,邑人在遂应场兴建庙祠、亭与桥。从古迹中,更可看出早在宋代时,此地已开始种茶。在遂应场西北,有座周谏议大夫吴公祠,宋天圣四年建,元延祐年间重建。旧志云:“神姓吴,五代仕周为谏议大夫,归居于此,开辟田野,募民耕作,既殁,乡人思之为之立祠”,吴家山故此得名。另一座宋英护庙,志云:“神姓林,名癸,宋隆兴二年,任崇安巡检,措置遂应场,卒于官,民为立庙;庆元二年(1196)赐额;咸淳元年(1265),封忠翊舍人”。

“禅茶一味”的说法唐代时传到松溪。寺庙僧人不仅自身坐禅跏趺需要饮茶净心,而且招待香客也需要茶,祠庙祀典香、酒、茶等七宝是不可缺少的,故寺庙都有自产茶园,产茶多少不等。在遂应场圆珠山上,有座“会春亭”,宋隆兴年间,舍人林癸建,每觞客于此,以茶待客,敬茶意浓,自然而然。

在遂应场山涧之间建桥,最早属宋咸淳十一年(1275)刘能定建的“聚宝桥”。元朝至明朝年间又建桥五座,分别是“万石桥”“德政桥”“乐平桥”“凌清桥”和”通驷桥”。这些桥梁建设,为当时茶叶开发利用以及后来银矿的开采,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施成就 朱步泉 吴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