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化疫情和通化民生物资配送保障不足的舆情,我们先说一些没什么争议的,或者争议不大的。

绝大多数通化市民都提到了,抗疫一线的社会工作者人员、志愿者都非常辛苦,每天十几个小时配送物资,在超负荷工作。这个部分是争议最少的。

通化市市长在与白岩松的对话过程中,提到了通化市目前像是粮油米肉蛋菜之类的民生物资还是充足的。

而网络上通化市市民反映的是,截止1月26日上午,仍然有很多居民没有收到物资配送。同时,反映了物资配送不均衡,不公平的问题。有的小区已经收到了2次配送,而有的至今一次都没有收到。有配送物资的小区,有的小区有肉蛋奶,有的小区只有菜。

从这些信息来看,从1月18日通化市紧急封城到1月26日上午,通化市物资不缺,但缺乏的是民生物资的配送入户能力。

1月24日通化发布会上通化市副市长在发布会上就目前市民生活物资配送不及时不到位,给大家生活带来很大不便的问题,代表市委市政府表达歉意,并表示目前通化已有800多名志愿者全力配送物资,将尽最大努力提升配送能力,补上市民生活物资供应。

1月25日通化市长在与白岩松的对话中表示,组织了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7000余人,专门进行民生物资的配送。

从以上这两个时间点的信息来看,1月25日,配送物资紧急增加到了7000人,而在1月18日到1月24日这六天,通化市应对紧急封城之后,民生物资配送的困难,只组织动员了800位志愿者进行配送,准备工作是不足的,动员能力也是不足的。

这部分通化市政府的工作是有问题的。

下面我们说说有争议的部分。

通化市长与白岩松的谈话,引发了大量的舆论恶评。普遍的评论是,这位通化市长距离老百姓太远。

确实,这位市长的论述是比较糟糕的,面对央视的镜头,和白岩松的提问,说的内容却像是答非所问的事先准备好的发言内容。通化市政府配送民生物资准备不足的问题是真实存在的,道个歉,说一下工作失误的问题和通化抗疫面对的具体困难,这应该不难。

但我想的更多的是,通化市出现的问题是普遍的还是个别的?

通化市户籍人口210万,冬季常住人口只有40余万。这意味着大量年轻人口去外地就业生活。

1月24日,800人的配送团队要满足40多万人的生活物资需求确实很难,这部分是通化市政府准备不足的责任。1月25日,40余万常住人口中,动员了7000多人进行配送。平均60个人就有一名配送人员,我认为这可能都已经是通化市的极限了。

如果在未来2天内,民生物资的配送还是不能满足通化市民的需求。那类似通化市这样人口年龄结构的城市,抗疫的思路和方式可能需要重新审视。

有很多网友评论,说武汉封城,中国抗疫都一年了,通化市政府连抄作业都不会抄。这观点我不是很认同。拿一线城市、省会城市,拿武汉的抗疫经验,照搬到通化市这样的城市,行得通吗?

每个城市的情况和条件都不一样,抗疫没有标准流程,经验也只能借鉴而不是照抄。全国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是北上广深,不是都是武汉成都,东北现在零下多少度?东北还剩多少年轻人?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精英们聚集的地方,效率肯定高啊,可是,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是这样。这个话题其实有些沉重。

通化市这轮疫情自1月12日新增5例无症状感染者开始,截至1月23日24时,通化市累计140例确诊病例,现有100例无症状感染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化市将在1月27日完成1186间隔离方舱的建设。疫情局面对现在只有40多万常住人口的通化市来说,是非常严峻的。抗疫准备对现在只有40多万常住人口的通化市来说,难度也非常高。

通化未来几天最低零下30度,最高气温就是1月26日今天的零度,病毒在寒冷环境存活时间是非常久,传播效率很高,我个人认为紧急封城的决定问题不大。

老龄化人口结构的几十万人小城市,突然遭遇疫情。东北类似这样的城市还有多少?北方寒冷气温条件下这样的城市还有多少?

通化市目前不存在粮荒问题,民生物资卡在配送环节,这是通化市政府准备不足,但同样也给其他类似人口数量的老龄化小城市提供了经验教训。出现问题不可怕,但我们要看到的是对问题的快速纠正解决,要看到的是进步。

有很多网友一边骂收不到新鲜菜包,一边说一线抗疫和配送物资的基层工作人员在超负荷工作,实在太辛苦。这种情绪是不是有些矛盾?

从目前的通化的疫情与抗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看,主要反映了几个问题:

第一是通化市政府在紧急封城后的民生物资配送环节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到位。

第二是北方寒冷环境的老龄化小城市,面对疫情突袭可能存在普遍的动员能力不足,人力资源不足的局面。

第三是通化市出现的问题可能反映了寒冷气候条件下中小城市,疫情防控应急演练的不足,以及这样的中小城市,突发疫情紧急预案,尤其是民生物资的配送环节可能存在很大的漏洞。

第四是中国夏天良好的疫情控制局面,使得我们很多人放松了警惕,对疫情产生了麻木轻视的心理,对生活物资的储备不足以应对突发疫情紧急封城。

第五是中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通化疫情事件中凸显的很严重。资源、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在中国各地分布不均衡的现状,会使得我们变得很脆弱。

我们接下来说说这次通化事件的舆论情况

网络上有不少通化市民表示,通化市应对紧急封城,网络上的民生物资采买平台,经常处于被流量冲垮的崩溃状态。即便下单的也因为配送能力不足,而无法及时配送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配送能力不足,就是之前说的通化市政府准备不足的问题,这部分没争议。但网络平台被冲垮,可能有问题。

2019年末通化市户籍总人口约为210万人。而最新疫情防控数据,通化市冬季常住人口40余万人。40余万人最多20万户,紧急封城已经有一周了,网络采买平台还经常因为流量过载而冲垮。这显得有些奇怪。因为从人口结构来看,户籍人口210万,常住人口40余万,习惯熟悉网络购买的年轻人在其中的占比会有多少?

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通化市这个购买民生物资的网络平台,流量负载上限的设计预估值太低,那这就是通化市政府的准备不足的问题。另一个,可能需要查看这个购买民生物资网络平台的APP,小程序的下载量与访问量数据。

如果下载量和访问量数据,明显超过20万户访问平台的流量理论上限,那就不能排除有人、有势力对网络平台发起攻击的可能性。这个说法可能有些阴谋论,但我认为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这次通化民生物资配送保障不足的舆情,一部分当然是真实的,通化市政府在1月24日只有800人负责物资配送,1月18日紧急封城开始到1月24日之间,可能配送物资的人员更少,这部分当然是通化市政府应对疫情的准备工作存在错误与不足。

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舆情是有问题的。

有大量的人冒充通化市民,前几天通化事件的舆论给人感觉网上的通化人比通化市人口还多。通化事件同时也有大量的公知、精美、恨国党在掀起舆论斗争。长期观察和了解我们中国互联网舆论情况的网友应该前几天就有一定的察觉。

现在的局面就是真实反映通化市问题的舆论,和利用通化事件进行政治攻击的舆论混在了一起,已经没办法分清楚了。大多数的网友并没有长期关注中国复杂舆论斗争的习惯,所以这部分也不多说了,点到为止。

希望通化市政府能尽快改善问题,能尽快满足市民对于民生物资的配送需求。

我们中国在2020年能抗疫成功,主要还是基于老百姓的包容理解和配合支持,还是那句话,有错误不可怕,尽快解决问题和纠正就好。

最后说说通化事件给我们的提醒。疫情并没有过去,整个夏秋季节的平稳让我们很多人都放松了警惕,我很早就在微博和直播的时候跟大家说要提高警惕。再一次给大家提个醒,粮食、罐头等物资要有一定储备,有慢性病患者的家庭,药物也要储备,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不聚集。

疫情看这样子,一时半会好不了,要有长期对抗的心理准备,各级政府也要有疫情预案,尤其类似通化这样的老龄化北方寒冷环境的小城市,是要做好符合所在城市具体资源和人口结构的紧急疫情的预案准备。

特别是春节期间和过后,尽管有很多就地过年的劝导和相关的政策,但大量人口流动和返乡潮还是会出现的,春节前后是高风险期。大家记得囤粮、囤菜。

春节前后,各地可能出现的疫情,也会再一次引发舆论。但我们还是要团结一心,共抗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