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4日,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北大毕业生吴谢宇故意杀人、诈骗、买卖身份证件一案。公诉机关的控诉是:北京大学经济系优秀学生吴谢宇,2015年7月10日在家中将妈妈谢天琴杀死。作案后,吴谢宇谎称母亲谢天琴出国陪同其交流学习,随后骗取亲友钱款共计144万元予以挥霍,为逃避抓捕,吴谢宇先后向他人购买10余张身份证件。2019年4月,吴谢宇被抓获归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谢宇案件在犯罪学上讲,可以说是高智商犯罪的典范,如果吴谢宇作案后选择潜逃,其完全可以凭借其智商潜逃至周边国家,但吴谢宇还是选择了在国内找个城市逍遥苟活,如果不拜托我国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大数据网络,吴谢宇弑母案也许也不会如此快尘埃落定,而纵观吴谢宇弑母案的前后表现,家长们精英教育理念的还能成功吗?

其实,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在终极实现上,也就是教育的结果,都是精英教育的理想结果。“十年寒窗苦,货与帝王家”、“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的传统教育功利观念,从服务目标、自身价值体现、财富地位预设,都一直灌输着中国人的教育思想,已经从科举时代的隋唐,灌输到了现在。由于这种传统教育理念的强大,直接导致中华文明的坚韧,强大,因为我们的教育,教育出来的是人,铸就和滋养的,却是我们的文明。

教育教育,分教和育,传统精英式的教育,教育孩子们的终极目标都是,让孩子们努力学习,最终目标是跨越一个个门槛,最后摘取教育的终极目标,在古代当然是“连中三元”,最起码要“进士及第”。在当今社会,则是要考上名校,然后在名校的阶梯上一步步,学士硕士博士,然后毕业,成为各行各业的顶级人才,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是精英教育的小失败甚至大失败,而吴谢宇案作为自己故事的主角,无疑在这条路上走得非常成功,不出意外地话,吴谢宇的将来会是一个侃侃而谈的成功者,或者是某位隐藏在某行业背后的“大佬”,但现在,结果出来了。大家扼腕叹息,而故事的主角是不是诠释了“精英教育”的失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中国传统精英教育理念基本对立的西方教育理念之一,就是西方教育理念中的“快乐教育”,其实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但现在,随着中国英国教师互换教学的实验(参考BBC纪录片《中国学校》),似乎,外国的教育也在逐渐抛弃“快乐教育”,而回归到趋向“精英教育”的这种教育,但当中国的精英教育似乎世界“显学”之时,吴谢宇案的发生,一下子都全体打了教育界的脸。

那么吴谢宇弑母案尘埃落定后,精英教育理念还能成功吗?其实不是!我们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自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起,即使在模仿者苏联教育模式的那些日子,我们仍然没有忘记我们自己的教育理念,那就是,人民教育,或者说是一种建立在应试、选拔教育基础上的一种普世教育,但现在,这种教育理念发展却出现了发展中的歪曲,“画虎不成反变猫”就是这样。

从个案上讲,吴谢宇弑母案尘埃落定后,精英教育理念还能成功吗?这还有待更多的资料披露,比如,为什么吴谢宇在父亲去世后心理结构发生了变化?他父亲在他的教育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到底是什么?他们的家庭教育是如何缺位的?吴谢宇这种所谓“精英中的渣滓”,我们该可怜呢?还是该怜悯呢?该反思呢?还是该谴责呢?吴谢宇案能推翻,或作为质疑高考选拔机制的有效案例吗?这都有待大家反思。

那么你认为呢?孔圣人疯狂教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