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历史篇> [第111回]

作者:温骏轩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第111回 淮南三叛(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葛诞在淮南二叛时的表现,看似已经明确了他的站队。如果不是他站队司马师,吴军很有机会能够拿下寿春。战后急需熟悉情况的人前去整饬。诸葛诞成为了最合适的人选。及至拿下寿春,又以追斩留赞之功,升级为征东将军,扬州刺史则选择了乐琳。由于郭淮离世,此战中立下大功的邓艾,则以代理安西将军之职调回西线战场。

司马昭想代魏,像诸葛诞、邓艾、王昶、胡遵这样统兵镇于四方的将领,意见最为重要。由于曹爽的削弱士族之举,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包括当初跟着曹魏一起成长起来的那些功勋家族,多已倾向司马氏。像乐进的儿子乐綝能够调到扬州做刺史,也是因为站队司马昭。所有站队的曹魏功臣二代当中,贾逵的儿子贾充表现的最为积极。贾逵老来方得子,贾充承袭爵位时都还未成年,高平陵之变时也才二十三岁。整个仕途成长过程,都跟司马氏捆绑极深。

贾充向司马昭建议,派出使者去各地视察,试探各位将领对禅让一事的态度。最有可能反对的是诸葛诞,因此这一路的工作就由贾充自己去做了。结果最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注重名声,甚至被曹叡认为有沽名钓誉之嫌的诸葛诞,并不愿意做贰臣。当日他没跟毌丘俭一起兵变,本质是不想被扣反贼的帽子。见贾充在聊天中貌似无意的说道,洛阳城中各位贤达,都有意行禅让之事,并询问他的看法。诸葛诞当场怒道:你不是贾逵的儿子吗?你家世受魏恩,怎么可以希望魏国的江山社稷给别人!如果洛阳有事发难,我一定以死抗之。

这个回答可谓是掷地有声,贾逵听完后亦无话可说,整个场面一度十分尴尬。几乎可以肯定,诸葛诞说完这番话后就后悔了。以他的才智来说,怎么可能没醒悟到这是司马师让贾充来试探自己。于是贾充走后,诸葛诞非常惶恐。决定仿效司马师,在扬州招募数千死士,以备不时之需。为了让这些死士效忠,诸葛诞不仅散尽家财,便是有人犯了死罪也会违反律法,保全他们的性命。

想保全性命光做这手准备工作还是不够的。王凌当日想以防御东吴为由,调各路兵马入淮,诸葛诞也想这么做,这就需要吴国那边配合了。好在第二年(公元256年),他的冤家对手文钦,就鼓动孙峻北伐。文钦到了吴国,还是没有改变他张扬的个性。可以说,吴国上下除了孙峻没谁喜欢他。孙峻虽然做掉诸葛恪,掌控了吴国朝政,但因为没有战功,位置也是不稳,从江淮撤来不久,还遭遇一场由孙仪等人领头的未遂政变。

孙仪是孙皎的儿子,跟孙峻一样也是孙坚弟弟孙静那一支的宗室,算下来是孙峻的堂叔。不光孙仪,很多人都对孙峻的独断专行不满,想刺杀他,只是都没有成功。孙仪事败被逼自杀后,包括朱公主在内的数十人都受牵连被杀。而朱公主被杀,又是她的姐姐全公主去告诉孙峻,说朱公主跟这事有牵连。孙权当日最不希望看到内斗,结果还是斗得不可开交。

诸葛恪也很专断,但最起码有才有功。孙峻知道自己这个位置不稳,除了对内铲除异己以外,更需要拿一场大胜来向吴国上下证明自己。这种情况下,能打仗、熟悉魏国情况,又喜欢夸海口的文钦就成为了他的倚重。公元256年,吴太平元年八月,孙峻派遣文钦、吕据、朱异等将,由江都出发,准备北取青徐。人就是这样,一条路没走通,总觉得换个方向就会有新机会。去年那么好的机会没拿到寿春,再走这条线路自己也没有信心。

兵出青徐这也不是什么新思路,作为主线当年还被孙权放弃过,诸葛恪死前也在做谋划。真打起来,可以说肯定是不会成功的。为了执行这个计划,孙峻还特别在战前加固了广陵城。对于经略广陵,兵出青徐的计划,吴国朝堂上下是反对声一片。吊诡的是,吴军这边刚渡江没几天,时年三十七岁的孙峻却突然得急病死了。本来诸将对这个计划都不支持,都是孙峻和文钦在推进。现在主事人一死,群龙无首便顺势退了兵。

诸葛恪和孙峻都是以丞相+大将军之职,将吴国军政抓在手中的。孙峻死前,把权柄传给了才二十六岁的堂弟孙綝。北伐诸将中以骠骑将军吕据的官职最高,听闻后非常愤怒。孙权托孤三臣,现在还剩下了滕胤。吕据遂出面代表北伐众将,上书要求让滕胤做丞相,以免军政大权又都落入孙綝一人之手。当然,吕据也是有私心的,滕胤跟他是连襟(同娶了一对姐妹),关系很好,大家算是自己人。

东吴的军职除了大将军以外,还设了大司马一职,用以镇守武昌,统辖荆州军务。此前一年,担任这个职位的吕岱以九十六岁的高寿去世。孙綝并不愿意被分权,便希望滕胤去武昌接任大司马。两边矛盾无法调和,最终仍以一场火并结束。皇帝在手的孙綝,除了派出宗室将领孙虑,在江都跟吕据开战以外,还以孙亮的名义下诏北伐诸将一起进攻吕据。滕胤这边则在江东和孙綝开战。

最终,吕据在江都兵败,得不到外援的滕胤也被杀,二十六岁的孙綝成为东吴新一代权臣。这当中文钦的取向应该起了重要作用。文钦知道自己不被东吴众臣见容,唯有抱紧孙峻的指定拉班人才有生机。东吴的朝堂之争与魏国有相似之处,看起来都是宗室与世家大族之间的争斗。不同之处在于,魏国是以士族代表司马懿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吴国自孙峻起,权柄一直是在宗室间流转。相对而言,东吴的内斗上层精英的损失更大些,大量世家大族受牵连被族灭。

回到诸葛诞这条线来,孙峻这场半途而废的北伐,给了诸葛诞一个拥兵自重的借口。当即向朝廷上书,要求增兵十万固守寿春,并要求沿淮河一线构筑军事据点。司马昭那边则认为,诸葛诞现有的兵力足够防御,要这么多兵,还在沿淮河筑城,显然没那么简单,有割据淮南的嫌疑。随着东吴退兵去打内战,诸葛诞要求增兵这事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

这次要求增兵,很容易让洛阳方面联想到王凌上次在兵变之前,同样借机要兵的举动。换句话说,在司马昭看来,诸葛诞的谋反之意已经暴露了出来。你能以增强防御为由部我要兵,我也能以为你加官进爵为由,调你入京。甘露二年(公元257年),司马昭在贾充的建议下请诏升诸葛诞为司空,同时让他把军队移交给乐綝。这都不能算阴谋而是阳谋了,之前在公孙渊身上就用过。你来的话,我就借机削了你的兵权,再搜集证据治罪;你不来的话,就是抗旨谋反。这种情况下,除打出反旗之外再无更好的选择。比较悲催的是乐綝,诸葛诞见要自己把兵权交给乐綝,认定是后者主导的整个事件,起兵前把他给杀了。

诸葛诞辖区内,在淮南两岸屯守的官兵总共有十几万人。诸葛诞回到寿春后,凭借自己的威望和能力,又招抚回流了不少百姓,其中可以征作兵源的大概也有四五万。此外,早在一年前就开始做准备的诸葛诞,还积蓄了足够吃一年的粮食,包括蓄养的那数千死士。算起来淮南三叛中,诸葛诞的准备是最充分的。

虽然准备充分,但以半州之地跟整个魏国对抗,劣势依然明显。这个时候,诸葛诞应该会有些后悔,如果当日和毌丘俭一起反了,局面会比现在好得多。不过毌丘俭当日不屑去做的一件事,他现在倒是可以做,那就是向东吴请援。这次是真的送人质了。除了诸葛诞自己的儿子诸葛靓以外,还有牙门将及以上将官的子弟。这样做不光是为了取信东吴,也是为了一旦事败,大家还有骨血可以幸存。

面对这样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孙綝自然不会放过。孙綝才二十多岁,比孙峻还需要战功的巩固权位,马上决定派遣文钦和全琮的儿子全怿,孙子全端、全翩、全缉,以及唐咨、王祚等将领,先行领军三万渡江驰援寿春。按说这次先通了气,应该是能抢在魏国平叛大军南下前,抵达寿春的。问题是司马昭这边在下诏之时,就已经预料到会有这一结果,同样是早有准备。按贾充的说法,让诸葛诞进京,他是肯定会反的。但如果不把他逼反,日后危害更大,这是在两害相权取其轻。

这次平叛的主力是王基,同时任命陈矫的儿子陈骞为安东将军一并前往。此外还调集了青州、徐州、兖州三地军队进抵前线。由渤海人石苞督率,选精锐部队在外围战场游击,以阻断东吴的援兵。石苞的情况跟邓艾有点像,出身寒门的他一开始也是屯田小吏。在曹叡为帝时被司马懿发现并破格提拔。东兴之战时,魏军为诸葛恪所败,各部皆溃散,只有石苞的部队临危不乱,全身而退,很为司马懿所赏识,后来就作为军事将领使用。这件事也能看出,司马懿还是很有识人之才的。不光能平衡世家大族的利益,亦能从寒门中提拔人才。

受石苞节制的有兖州刺史州泰、徐州刺史胡奋、泰山太守胡烈等将领。这里要说一下胡奋和胡烈的情况。他俩是胡遵的长子和次子,已经由征东将军升任车骑将军的胡遵在此前一年病故,否则在这一路魏军肯定是由他统领的。两个人都自幼喜好兵事,算得上是将门虎子。胡烈是战前紧急被调任泰山太守的。司马昭下令各路军马征讨诸葛诞时,时任泰山太守的常时称病不肯出兵。常时的父亲常林也是曹操当日提拔的官员。从心底是不愿意站在司马家族一边的,不过这种时候不容骑墙。司马昭当即下令将其处死,以胡烈代之。

司马昭这边因为早有准备,诸葛诞这边一反,王基就领着荆、豫两州的军队出动了。等到文钦等人率领的援军到达时,王基已在寿春城外构筑工事,即将完成包围圈。王基接到的命令,是构筑工事把寿春城围死,但不要强攻。好在文钦熟悉寿春地形。寿春城北面有山名“八公山”,文钦带着吴军从八公山方向突破包围圈,进入寿春城与诸葛诞合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钦带着三万人进城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增强了城内的防御力量,坏事是多了三万张嘴,城内的粮食消耗起来会更快。而且文钦跟诸葛诞素来不和,有可能搞出事情来。文钦这三万人进城后,王基都领各路魏军所打造的包围圈也合围了。至此,寿春城实际已经转为二线战场。战争的天平到底倒向何方,取决于外围战斗的胜负。

魏国这边,司马昭亲自领军南下至项城做后援。以战术而言,司马昭的策略其实是围点打援。司马昭这边不光自己来了,还把曹髦和郭太后一起带来了。除动用荆、青、徐、兖、豫五州军队,以及洛阳的中军以外,还从关中分了部分兵过来,总兵力达到二十六万,加上变为叛军的这部分魏军,这场内战被卷进去的魏军达到四十万。把曹髦带着一起出征,不仅是为了向前线将士证明自己的正统性,更是担心后方空虚,有人借机生乱。

曹髦如今已经十七岁,钟会曾评论这个小皇帝“才同陈思,武类太祖”。陈思说的是陈思王曹植,太祖说的是曹操。当日郭太后坚持以曹髦为帝,而司马师一开始不同意,也是觉得曹髦成人后不好控制。这次南征之前,曹髦已经显露出了他的影响力,经常和群臣及儒生谈典论道,用学识和气度收获了不少人心。

吴国这边也在紧急征调军队,文钦这三万人出发后,又派了朱异领军三万由夏口,进占淮南的庐江、安丰两郡。朱异去夏口是有原因的,之前那场内斗又牵连了一大批功勋贵旧。驻守夏口的是宗室将领孙壹,虽然亦是孙静一脉,但两个妹妹分别嫁给了滕胤、吕据,刚才说滕、吕二人是连襟就是指这。孙綝派朱异去即是出镇荆州,也是解决孙壹。孙壹知道自己会被清算,遂率领部曲千人投了魏。

诸葛诞这一反,整个淮南包括淮河北岸的人口全部都被清空,集中到了寿春。朱异接收庐江和安丰并没有碰到什么障碍。安风郡治安风城与寿春之间就隔着芍陂,朱异可以由芍陂与淮河之间的缺口向寿春进军。这个缺口叫作“阳渊”,见朱异占据安风,准备增援寿春城,负责外围阻援的石苞便派出了州泰前去阳渊阻击。这场战斗以朱异这边死伤两千余人,退回安风城而结束。

魏军集结至淮南的兵马越来越多,光靠朱异显然没办法救援寿春成功。三万吴军已经入城,如果失败的话就不光是能不能取寿春的问题了。朱异这边救援受阻时,孙綝这边已经集结好大军,亲自领大军北上,进抵至巢湖东北岸的镬里(安徽省巢湖市西),派出老将丁奉等人率军五万前往寿春,同时命令以朱异为大都督东进,与丁奉合军。

回头再来说说寿春城下的情况。对于围而不打,战术手段强硬的王基是有不同看法的,多次上书请求攻城,司马昭都没有同意。见吴军大举来援,司马昭沿颍水将驻地进一步移至丘头,同时命令王基移兵到寿春城北的八公山上,据险自守。而王基认为,现在围城的工事已经很坚固,重新部署于险地打防御战反而会乱了军心。最终司马昭认同了王基的做法。至于打援的任务,仍由在外围游击的石苞负责。

鉴于没办法从阳渊突破,这次朱异是从南面绕过芍陂,与丁奉合军然后沿东淝水西岸而上向寿春城进发。由此线路进军,最后还要横渡邓艾上次布防的黎浆水,这也是石苞领军据守之地。上次邓艾布防,实际并没有打起来吴军就退兵了,这次可是一场真正的血战。朱异这边为了突破黎浆水防线,以任度、张震为将,选拔六千敢死之士,于河上架设六道浮桥在夜里强渡,同时建立偃月形的桥头堡。石苞、州泰则发起反攻,击破了吴军的桥头堡,吴军被迫转入防御战。

由攻转守的朱异,依托高地用车辆围作营垒,这种阵法有个说法叫“五木城”,石苞、州泰强攻一时不能得手。那么,刚才提到的将门虎子胡烈去哪了呢?别急。朱异这次增援寿春,粮草基地设在了六安城西南五十里的都陆城。那里远离主战场,背靠大别山,看起来还是很安全的。石苞、州泰在前方顶着,胡烈就带着五千人偷偷西出阳渊,去找朱异的粮草。找到之后,一把火给烧了。

粮草没了,朱异这边的仗就没法打了,军士们饿到以葛叶充饥。只能在丁奉的掩护下收拾残军向镬里撤退。见朱异败了回来。孙綝又给了朱异三万兵,让他再回去决一死战。结果朱异拒不执行这个自杀命令。孙綝一怒之下便斩了朱异。这件事情在江东朝野造成的震动极大,孙綝担心后方有变,让弟弟孙恩再尝试下救援,铩羽而归后就返回了建业。司马昭收到消息后认为,孙綝这样做其实是做给诸葛诞看的,希望坚定其守城的决心。

从司马昭的角度来说,同样不希望诸葛诞觉得自己没希望。这样的话,诸葛诞有可能率军决死突围。说到底跟上次平叛的思路一样。魏军跟魏军打,死拼消耗的都是魏国自己。围点打援的话,消耗的是吴军。要让诸葛诞觉得自己能守住寿春城,就还得再加把火。司马昭的做法是,故意遣送一些老弱士兵回到淮北就食,留在前线的士兵则每人只发三升大豆,作出饥饿不能久战的样子。此外还派出细作散布吴国的援军马上就要到了的消息。

获知朱异救援失败,寿春城内矛盾已起。文钦的意思是不能坐以待毙,应该突围,但诸葛诞坚决不同意。诸葛诞最开始不愿意放弃有两点原因:一是他已经储存了一年的粮草;二是在等下雨。诸葛诞是五月起的兵,这个时间是精心设计过的。江淮多雨,每到七八月份,淮河就会涨水淹到寿春城。等到司马昭的军队把城围住,正好是涨水的时候。洪水一来围城之军自然就乱了。

这个时间点是没错的,朱异兵败是当年八月,被杀是九月一日。问题是就这么巧,这一年正好大旱,几乎没有下一滴雨。要不是觉得孙綝还在拼死救援,司马昭这边又有撑不下去的迹象,诸葛诞有可能就同意全军突围了。现在看到希望,诸葛诞非但不让突围,也没有发布命令节食,争取更多的时间(这也是司马昭担心的)。结果又过了两个多月,到了十一月份,粮食已经快吃完,援军却遥遥无期。

诸葛诞不想放弃寿春,是因为他不是真心降吴,而是被司马昭逼的。他心中所想的是先借助吴国的力量生存下来,等待时机再归魏。如果到时候人回来了,地却归了东吴,这个叛国之罪还是洗不干净。而如果淮南一直在自己手上,怎么操作主动权都是在自己手上。这种做法套用句后世出现的词,算是在“曲线救国”。

文钦以为诸葛诞是不放心东吴的诚意,便站出来现身说法,告诉他东吴从来不为难从魏国来的降人,何况你还带了十几万人过去。对于这个观点,诸葛诞自己的亲信蒋班、焦彝也是赞成的,认为这个时候应该和吴人一起集合兵力冲出去。结果诸葛诞非常生气,此时的他未必没有想过这样拼一把。十几万人一起冲,虽说不可能全部逃脱,主力突围机率还是挺大的。生气的是这两个心腹爱将竟然跟文钦意见一致。为此,盛怒之下的诸葛诞差点把他俩给斩了。

蒋班、焦彝担心性命不保,遂偷偷带着本部兵马出城投降。至次年一月,诸葛诞也知道不突围不行了,只得同意文钦的方案,制造了很多攻城工具突围。被围在城里的人要制造攻城工具突围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这是因为司马昭一开始的要求就是把城全部给围死,严令陆续抵达的各军不许出击,只许加强防御。所以王基相当于是围着寿春城建了一圈外城。这也是他在朱异、丁奉来援时,王基不愿接受新命令退到山上去的原因。不然这辛苦建的外城,反过来就成了吴人的防线。

寿春城的守军不分昼夜的连续攻了五六天,想从南面突围。无奈最好的时机已经错过,二十多万魏军已经把城围得跟铁桶一般。不光有墙,还有置于土山上的抛石车、火箭等远程攻击武器助阵。突围部队死伤惨重也没能突出去。城内的人终于意识到,再想单靠城中的兵力是没有可能冲出去的。军心由此大乱,又有数万人陆续出城投降。

见此情景,文钦又提了一个建议,索性把家在北方的人都放出去,节约粮食。反正这部分人的心思是最不稳定,迟早会投降,主动放出去可以节约粮食,同时给对手的补给增加负担。为了打消诸葛诞的顾虑,文钦还告诉诸葛诞,吴军将领和自己的家属都在江东,吴国不可能放弃不来救的。换句话说,现在可行的做法就是尽力延长守城的时间,等待局势出现变化。

文钦虽然是个粗人,但考虑问题反而很务实,没那么多杂念,在不想投降的情况下,这是唯一的选择。诸葛诞不同,北方兵都是他的部下,之前带着十几万人投吴,他还觉得筹码不够,现在文钦这样建议,更让他觉得这是在坑自己,一怒之下便杀了文钦。消息传到吴军的防区,文鸯兄弟气得准备带着军队去火并。结果吴军这边还是保持了冷静,知道这个时候火并就全完了,不愿意跟他俩去。无奈之下,文鸯兄弟只能自己翻出城墙请降。

淮南二叛时,文鸯拼得很凶,杀伤魏军不少人。见他来降,军中将吏请求杀了这兄弟俩。司马昭现在毕竟是想当皇帝的人,考虑问题没之前那么冲动了。他认为现在杀了文鸯二人,无异于坚定城内官兵死守的决心,应该反其道而行之。于是不光赦免二人,还让文鸯、文虎带着几百骑兵围着城转,冲城内喊话:文钦的儿子都没有被杀,其他人还怕什么呢?

事已至此,寿春城内除了诸葛诞豢养的数千死士,以及吴军以外,其他人已是完全没有斗志,只剩下出降之心了。然而即便是吴军最后也没有顶住。东吴这次被困在寿春城的兵将,以全琮家族为主。全琮的另两个孙子全辉、全仪,因受案件牵连,带着母亲和数十部曲渡江,去往寿春投降了司马昭。见此情景,跟随司马昭出征的钟会,让他们写信送进城去,就说吴主因为没拿下寿春之事,要诛杀前线诸将的家人。

本来还指望有人来救自己的吴军,听到这个消息哪里还有心思再战,纷纷出城投降。 所有人都投降了,诸葛诞能够依靠的就只剩下那数千死士。在这些死士的保护下,甘露三年(258年)二月,诸葛诞带着数名随从拼死突围逃出寿春,被在外围游击的胡奋部下所截杀。值得一提的是,诸葛诞的死士有数百人被生俘。这次平叛,原则上跟上次一样,不搞扩大化,只要愿意降的都可以留得性命。包括投降的吴军,有人担心因家人在东吴,终究会跑回去,建议全部坑杀。司马昭出于收买人心也没有杀,而是分散置于河北。在他看来,真要是跑了,权当是给自己做宣传,让吴人以后更安心的来降。

诸葛诞的这些死士却是硬骨头,宁死不降。司马昭每斩一人,都会问下一个人降不降,每个人的回答都是“为诸葛公死,不恨”。数百人赴死,竟无一人投降。吴军那边同样有不愿意投降而慷慨赴死者。最后时刻,吴将于诠对身边人说道“大丈夫受命其主,以兵救人,既不能克,又束手於敌,吾弗取也”。说完这番话后,把头盔掷于地上,冲入敌阵,战死疆场。

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些舍身取义之人,让观者为他们的故事动容。问题是,你不能靠着一股义气拯救一个时代。绝大多数人还是随着大势选择自己的倒向。曹魏虽然在法理上又等了七年,在灭蜀之后才被晋国正式取代,但在寿春城破的那一刻,实际就已名存实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