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街串巷,寻味觅香。一碗、一盘或一样,老鄂城人也有戏称舌尖上的“七子之歌”,它既不是山珍海味、龙肝凤胆,也不是大家熟悉的武昌鱼、东坡饼。说白了,就是千百年来鄂州人融汇南北、日积月累,逐步升华形成的七种具有江南水乡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它们分别是——

鳡牛肉锅子、 鱼圆子、猪油饼子、蓑衣干子、酥油饺子、冰糖莲子和气泡鱼焖白干子。

“牛肉锅子”。其实“锅子”里根本没有牛肉,它的食材及制作流程是在街头支起一口炉灶,架上大铁锅后,将之前熬好的牛骨汤和洗净切碎的“牛下水”(即牛内脏)放入锅中,再加上红白萝卜、尖角辣椒、花椒、山楂,以及八角葵、小茴香、桂皮与葱、姜、蒜等佐料,小火煮沸即成。

清晨,街头飘起弥漫全城的麻辣滚烫又诱人的香气,让人情不自禁坐到摊前,迫不及待喝上一碗,顿时全身发热、意犹未尽。难怪过去有“一进小南门,真是羡(欠)死人,牛肉锅子来一碗,不吃么事也办不成”的顺口溜。因为小南门城门口“余长子”家的这道小吃手艺最讲究,味道最正宗,所以声名远播、顾客盈门。

“鱼圆子”。无论红白喜事,鄂州人的酒桌上鱼圆子一直是主角,食材几乎是湖塘河港的草鱼,每席必备,不足为奇,这与江南水乡的鱼文化不无关系。

过去,吴都城内闹市中“杜海记”酒家的招牌菜“鳡鱼圆子”别出一格、风味鳡独特。食材选用的是长江里的野生鳡鱼,精制的鱼圆子像乒乓球,洁白光滑、鲜嫩可口,其特色风格是弹性有余、嚼劲十足。如果掉在地上,一蹦三尺高,吃在嘴里,越嚼越有味。不信的话,问问年过六旬的老人,一定记忆犹新。

葱香余韵的“猪油饼子”。这道外焦内嫩、酥脆松软、油而不腻、色泽金黄的面点,据说与三国吴王孙权移民武昌(今鄂州)有些牵连。

当年的移民“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为了抑制武昌鱼的诱惑,富商及上层人士的菜肴中多以肉类为主,但贫苦百姓却无力承受天天开荤的经济负担。于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媳妇便买回市场上廉价的猪油网子,洗净切碎,加上葱花、姜末及少许精盐腌制后,包入发酵好的面团,然后擀成饼状,涂上一层油,放入炉中烤熟,孝敬公婆并与家人共享。不料在烘烤的过程中,那股浓浓的葱香味却令左邻右舍口水直流,后来,大家纷纷前来学艺并流传至今。

新中国成立前后,大东门汪老五的“猪油饼子”名气最大,“炭炉一点火,香飘千万家”是食客们的热情点赞,这道面点也成为老鄂城的知名小吃。不过,这门手艺到了上世纪70年代便逐步失传。最后一位在新民街小学附近经营的李水应师傅去世后,给我们留下的只有儿时的记忆与回味。

“蓑衣干子”是最受普通劳动者欢迎的下酒菜。昔日八卦石一条街自北向南是老城区的商贸中心,餐饮业也十分发达。当年,生意最好的是一位姓王的残疾人,他将这种类似于黄干子的豆制品,在数百年传统制作工艺上发扬光大,选料精、刀工好、卤味鲜、有嚼头是其主要特点。制好的成品淋上麻油装在盘中,就像一件深棕色的蓑衣,用筷子一夹,又像一件粗细均匀、环环相扣的丝织罗裙,不仅赏心悦目,而且价廉物美,再加上他“提篮小卖、佐料齐全、送货上门、笑口常开”的经营之道,因此所到之处,口碑极佳。

在西街岭、古楼街,这里的名点有“酥油饺子”和“冰糖莲子”。一大清早,卖早点的挑子边走边吆喝,随处可见,但做出名气的却是两家固定的摊点。先用一首打油诗介绍四眼井附近“邵家”的名点:“酥油饺子胖又圆,滚烫金黄甘如蓝,文钱两枚平民食,恨不一口全吞完。”这道早点形似麻花、状若胖姑,以上好糯米研磨而成的吊浆为食材,现磨现做、现炸现卖,蘸上芝麻或红糖粉的成品,酥软甜糯,入口即化。

“无人不爱莲子羹,养血养气养精神。沸水加碱绛皮脱,针签剔缝绿芯除。”这首“冰糖莲子歌”,夸的是古楼街“徐记”甜食。“徐记”门店不大,却整洁清雅,“冰糖莲子羹”以上等的湘莲和冰糖为主,佐以桂花和红枣,在紫铜容器中熬成晶莹剔透的乳状羹汤。顾客光临,盛入专用的细瓷盖碗,送至案前,手把汤匙、慢舀轻品,甘甜滋润、暖胃温脾,味觉顿感好比凌霄赴宴。

以往,“气泡鱼焖白干子”是老鄂城人最普通、最美味的一道家常菜。大北门码头旁的“赵家饭铺”就曾因这道菜而名噪一时。“气泡鱼”是野生小河豚的民间俗称,由于它的肚皮大,鼓起来像个气泡,故而有此“雅号”。过去每逢长江汛期,这种鱼满街都是,原本不值钱。特别是1954年洪灾,只要你用筲箕在江水里一捞,保准满载而归。

可惜,“气泡鱼”现已销声匿迹。这道菜的做法也很简单,先取处理干净的“气泡鱼”与生姜、精盐一起投入锅中,加水熬成浓浓的鱼汤,然后将“贺氏豆腐”店驰名四乡的白干子切成块状加入其中,盖好锅盖,文火焖至满屋生香之时,再撒上葱花装盘便可上桌待客、下酒咽饭。做这道菜切记,鱼血及内脏必须清除洗净,千万不可食用。

其实,除了“七子之歌”醉游人,“泥鳅拱豆腐、腊肉煨鳝鱼、蟹黄下油面、大肠灌糯米”等老鄂城民间风味小吃,曾香飘十里八乡、茶街酒巷,如今也等着美食家们去挖掘、去发扬光大被乡愁浸润的鄂州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作者王义文,现年76岁,大专文化,湖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会员、鄂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鄂州市吴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等多家文艺社团成员。王义文长期从事地域文化、民间民俗文化,人文历史文化研究。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报刊发表作品600余篇。先后参与编辑《洋澜湖志》、《鄂城区地名志》、《吴山楚水话鄂城》、《鄂州市图书馆志》、《鄂州市姓氏文化专刊》。其作品先后荣获《萌芽》、《布谷鸟》、《民间文学》、《长江文艺》、《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等报刊征文奖二十余次。鄂州市方言永久存档、鄂州市抗战七十周年征文活动一等奖。其作品收录于《三国文化研究论文集》、《观音阁》、《西山寻梅》、《八屋塆》、《精彩鄂州》等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