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说到笑,在古代便有很多种。有文人领会到文章意思的开心之笑,有将士誓死拼杀换取平安时的安稳之笑,也有爱而不得的苦笑,奸人阴谋得逞的阴冷之笑……这些笑都是可以直接看出来,不用去猜测的笑。然而,却有这样一位词人,他的一首作品中句句含“笑”字。

可将这首词读完之后却笑不出来,令人不禁悲从中来。这样的笑就是辛弃疾笔下的《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词人每一句词都在描写人们的笑,然而仔细品鉴之后,才发现此笑非彼笑,到底是怎样的一首词,读后笑不出来,令人悲从中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

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他的作品大多数以战争为题材,所表达的感情大多数也是忧国忧民、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之意。同时,词人写词时喜欢利用典故,作词风格严谨,很难见到他做散词。在为数不多的玩笑之作中,《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却从中脱颖而出。

侬是嶔崎可人,不妨开口时频。有人一坐生春。歌欲颦时还浅,醉逢处却轻颦。宜颦宜越精神。

这首词是描绘了一场严子文家宴的现状,辛弃疾便创作了这首调侃之作,赠送给严子文的一名名叫“笑笑”的侍姬,属于玩笑之作。词中,词人夸赞笑笑一位杰出不群的可爱之人,词人让笑笑不妨多笑笑,只要笑笑在笑的时候,在座的宾客便感受到如春天般的气息。

场下演唱戏曲的人唱到让人皱眉时,笑笑你却面带微笑。在座的宾客喝酒喝到起座喧哗时,你却皱着眉头,无论是你在笑或者蹙眉的时候,都让人感觉到非常的悦目十分合人们心意。词人通过对一个侍女的描绘,展现了宴会上的快乐,让人沉醉的笑容。

是这位侍女给宾客们带来的欢乐,词的每一句都在刻画侍女的笑容。这首词虽然是调侃之作,全词都在描绘侍女这样一个地位卑微小人物。但是辛弃疾却从这样一个小人物的身上看见了闪光点,表现了词人眼中人和人其实区别不大,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闪光之处。

同时,这首词通过对侍女的刻画,表达出词人即便是在宴会上,但是心中所想的依旧是南宋的安危,他认为,任何人只要不损害家国利益,在他眼中便是平等的。辛弃疾的这首词没有引用任何典故,甚至不存在过多的写作技巧,只是通过对人物的直接刻画。虽然没有过多的修饰,但是却能直接表达词人心中所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句句含笑,却悲从中来

词人在刻画侍女的时候,每一句都用了一个笑字。侍女在宴会上的浅笑、无声地笑、多情的笑,这些都让人移不开眼。词句的上篇称赞侍女,虽然看似不伦不类,毫无章法,但是仔细品鉴之后却能够发现,辛弃疾对于低贱侍女的态度,没有看不起,更多的则是认为侍女也是个有才能的人。

虽然笑笑在之后的史料中未有记载,但是在词歌中也能看出辛弃疾对她的欣赏之意。有才能的人,却身份低贱,只能干着最无聊的事,把自己的才能浪费着。词人就是通过对这个小小的侍女的笑,来表达自己的处境,空有一腔热血,胆识才能也不俗。

但是却不能得到重用,自己依旧忠于君主,却也为不能实现自己抱负郁闷着。这便是上片词人所要表达的笑,那种笑是为了应付宾客的笑,放在表面上,实则内心无奈,却又不得不笑着,不能让人看出端倪,因为自己的命运掌握在主人的身上。

词句下片的笑,原句描绘看见悲伤的戏曲却能淡淡的笑出来,面对宾客喝高兴时,却又皱上眉头,而这让人觉得不解,为何这个侍女和别人是相反的态度,不免想到这侍女背后的故事。其实,这就是辛弃疾心中的情感。

繁盛的家宴,场面奢华,但是那时的南宋,如同一个萎靡的世界,如果有忧国忧民的人,又怎么会在这时唱着喜庆的戏曲,又有谁能在这个时候喝高兴呢?侍女因为见过太多苦难,所以在唱着悲伤的戏曲是也能面带笑容,对于她来说,戏曲未必有自己所面对的困难苦。

同时,见到宾客都喝醉了酒,这时候的侍女仿佛透过眼前的奢靡,看到自己曾经的苦难,心中对于眼前这些人的丑态嘲讽不屑。辛弃疾把自己和侍女归为一类人,侍女高傲的秉性也正是辛弃疾的性格。侍女能够在乱世中保持着自己的一丝高傲,而自己又为何不可。

虽然才能无处利用,但是词人忧国忧民的心是从未改变的。辛弃疾的每一句词都在写笑,然而每一句的笑都不是真的在笑,透过笑的背后,是侍女无尽的心酸,也是词人的无奈,也许词人也觉得自己的人生如同侍女一般,不禁悲从中来。

三、辛弃疾和家国

词人为何会作出这样一首词,其实从他的生活背景中就能看出。辛弃疾一生峥嵘,忧国忧民,为当时偏安一隅的南宋打了不少胜仗,军事才华在当时是数一数二的。然而,辛弃疾穷极一生也未能达到自己想要的位置,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现实对辛弃疾是残酷的,即便是有着出色的才干,但因“归正人”的身份,在朝堂之上很难立足,这也导致他在官场上十分不顺。辛弃疾的一生就如同山一般,起起伏伏,充满了失望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步入仕途后遇到不少阻碍,一生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只能辞去自己的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辛弃疾的词歌中,他大多数都会利用现实主义题材作为词歌背景,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在这词中也是如此,他暗讽自己的命运如同这侍女一般,满身才干和热情,却也报国无门。在他的一生中,遇到了很多酒肉朋友,他们就如同家宴上描绘的宾客,喝醉酒之后便丑态百出。

用身份低贱的侍女和权势高贵的达官贵人们做比较。面对在座的达官贵人,他第一眼看到的只是有着才能的侍女,她的高贵和官宦们的丑态做了比较。辛弃疾做官时,经历过弹劾,无论在军事上提出什么样的意见,都不被人欣赏,官场上的人在意的不是才能,而是家势和地位。

因此,词人用侍女和宾客的对比,表达出自己的遭遇和态度。即便是得不到赏识又如何,词人依旧保持着他自己的高贵,不愿同达官贵人们同流合污,只想着报国有门,实现自己的爱国理想。

结语:

辛弃疾的作品中,让人直观感受到的就是战场消杀和战场背后的伤痛。辛弃疾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那个让南宋不再萎靡的精神支柱,想通过自己的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保卫一方百姓安宁,想让朝堂改头换面,成为永远强大的朝代。

然而,君主不明白他的心,多次听信谗言,降职他、罢免他,让他的一腔爱国热血无处挥洒。这也是他的词句句含笑,却句句让人感到悲伤感慨。他面对不公的命运,坚持“家国天下”的情怀,虽然悲伤却也从未想过放弃。

如果辛弃疾妥协了,或许他就是宴会上醉酒宾客的那副嘴脸,“人人皆醉我独醒”便是辛弃疾。他不屑与权贵同流合污,爱国的立场坚定。看不起权贵的那副嘴脸,在他的眼里,只有真正爱国的人才值得被他尊敬和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