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今天从静安区获悉,去年,静安区三大核心指标逆势增长:全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30.9%。区域整体经济发展形势呈现“一季度末触底、二季度反弹、三季度持续回暖、四季度全力冲刺”的运行态势,消费、投资和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全年实现正增长,经济恢复性增长基础进一步巩固。

三大指标逆势增长

去年以来,伴随全国经济持续恢复,生产消费需求稳定回升,静安区经济恢复性增长基础不断巩固,取得了“三个增长”。

一是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总额,累计完成1367.5亿元,同比增长21.1%,增幅在全市各区中继续位列首位。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自4月始在全市各区中率先同比实现正增长且增幅逐月扩大,消费复苏增长势头非常突出;恒隆广场等12幢主要商业综合体同比增长10.3%;南京西路商圈实现销售额连续五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增幅继续位列中心城区市级商圈首位。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累计完成308.1亿元,同比增长30.9%,连续九个月保持同比正增长。在成立工作专班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的基础上,针对部分项目存在的难点和堵点,建立区委工作例会制度抓推进、赶节点。

三是海关进出口总额增长,同比增加1.3%,连续七个月保持同比正增长。其中,进口好于出口,与境内经济复苏回暖态势好于境外情况一致。

强势行业爆发增长

静安区一些优势行业去年走出了逆势增长的态势。如,消费领域的奢侈品和日用化妆品行业受益于境外消费回流和在线销售爆发增长,二季度伊始即实现逆势上扬且增幅不断扩大;区内路易威登、爱马仕和蒂芙尼等主要高端品牌总税收入同比增长50%以上。又如,区内医疗卫生相关企业表现出充足的发展潜力,赛诺菲等多家健康相关企业税收实现同比增长。去年,静安区积极招引头部企业,晖致中国区总部、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正式揭牌落户。

经济总体复苏增长的同时,一些先前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重点区域、产业和“三大经济”不断改善。

“三个集聚带”围绕自身发展定位,积极开拓深化特色发展。“安义夜巷”重新启动,全国首个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落户恒隆广场,上海市专业服务业联盟实现实体运营;相继承办上海市-新加坡经贸合作圆桌座谈会和举办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海苏河湾峰会;成功举办2020年上海电竞大师赛,市北区块链生态谷项目获市科创办重点项目立项支持。

五大重点产业实现税收总收入506.85亿元,占全区税收总收入比重达73.9%。其中,商贸服务业实现税收总收入215.84亿元,品质市集、快闪店等商业创新不断涌现。金融服务业实现税收总收入108.09亿元,把握金融业扩大开放机遇,推动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和金融科技企业集聚,引进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公司中国地区总部、城堡投资等项目。专业服务业实现税收总收入108.24亿元,深入推进“全球服务商-人力资源服务专项计划”,开展行业标准化建设,培育发展新动能。文化创意产业实现税收总收入31.65亿元,围绕打造“全球影视创制中心”核心区的目标,提升影视产业能级和集聚度。电竞产业实现税收过亿。信息服务业实现税收总收入43.03亿元,围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域,打造数据智能产业集群,全年引进大数据企业93家。

“三大经济”持续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优势进一步巩固,全年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家,累计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8家,总部企业实现税收总收入97.81亿元;全区200幢重点楼宇实现税收总收入445.91亿元,占全区总税收入的65%,税收超亿元楼宇70幢。全年涉外经济实现税收总收入360.84亿元,占全区总税收入的52.6%;实现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8.95亿美元,同比增长32.7%。

“十四五”聚焦“五个经济”“六大产业”

“十四五”期间,静安区将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率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聚焦“五个经济”“六大产业”。

大力发展服务经济、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创新经济、开放经济等“五个经济”。

“五个经济”,是静安经济的重要特征。其中,服务经济体现的是发展结构,要在“高端”上下工夫。静安区的定位就是“高端服务业”。楼宇经济体现的是发展形态,要在“生态”上下功夫。也就是,要注重楼宇之间的产业链匹配,做到“上下楼”互为“上下游”、“相邻楼”可以“相配套”。总部经济体现的是发展能级,要在“集聚”上下功夫。创新经济体现的是发展动力,要在“培育”上下功夫。开放经济体现的是发展方式,要在“先发”上下功夫。过去静安开放的着力点,更多是外资外企外贸。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面临的挑战是客观存在的。但正所谓“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现在跨国公司布局正由“全球化”向“区域化”演变,静安区将抢抓机遇、大有作为,不断增强“国际静安”的优势。在新发展格局下,静安区将把对内和对外开放更好地统筹起来,关键要下好“先手棋”,形成产业、资本、人才集聚的先发优势,找准关节点和突破口,量身定制一批精准扶持政策,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头部企业,真正使“五个经济”成为静安的鲜明标志和特色优势。

巩固发展商贸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业等三大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数据智能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生命健康产业等三个新兴产业、潜能产业等“六大产业”。“六大产业”,是具有静安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一方面,要巩固发展商贸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业等三大优势产业、支柱产业。重点是瞄准价值链中高端,抓住当前国际产业分工深度调整的契机,进一步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努力培育具有影响力和显示度的高端产业集群。另一方面,要培育发展数据智能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生命健康产业等三个新兴产业、潜能产业。

栏目主编:唐烨 本文作者:唐烨 文字编辑:唐烨 题图来源:余儒文 摄 图片编辑: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