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对此,昭通市昭阳区聚焦六个方面重点,不断加大对困难群众的保障工作力度,让脱贫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抓产业,走出致富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苹果种植基地

通过采取"龙头企业+基地+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昭阳区以苹果、马铃薯、蔬菜产业为中心,投入资金62185.917万元,引进大企业、建设大基地、形成大规模,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引进立时电子等高科技粤商企业19家,推动昭阳工业升级,带动9万余人脱贫;建设6万亩优质苹果基地,带动全区苹果种植60.5万亩;建设7.3万亩高标准马铃薯示范基地,推动马铃薯种植40万亩;扶持发展中草药、水果豌豆、车厘子、食用菌、天麻等特色经作3.7万亩,实施生态养鸡、方竹种植等绿色产业,实现昭阳产业多元化发展。

抓就业,走出增收路

在扶贫车间务工的村民

通过聚焦实现"让有条件的建档立卡劳动力实现100%就业培训、100%推荐就业岗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至少1人就业"目标,通过外出务工、产业发展、本地龙头企业、开发公益岗位、扶贫车间、乡镇街道自行解决"六个一批"措施,实施稳岗补贴、交通补贴等政策,对接岗位需求开展就业培训,推送就业岗位,强化就业服务。2016年以来,全区累计新增就业人数达21936人,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35.93万有意愿劳动力全部实现稳定就业。

抓易迁,走出安居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齐划一的安置点

按照"四个同步"(即基础配套、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和乡风文明同步)工作要求,构建"社区党总支+片区长+楼栋长+党员+住户"五级网格化服务体系,闯出一条扶贫车间+产业就业+"五位一体"服务管理的易地搬迁之路。2016年以来,全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点建设22个,实现"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043户34418人,同步搬迁户833户3176人。让搬迁群众实现了从贫困山区到现代城镇、从传统农民到产业工人的历史性跨越。

抓教育,走出希望路

开展奖优助学活动

通过严格落实"双线六长"责任制,依法开展控辍保学,坚持"查户籍对学籍、查学籍对学生、以实际对系统、以系统对责任","摸清家底、依法处置、规范责任、动态管理",教育资助和助学贷款全部落实,全区无一人因贫辍学失学。

同时,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投入资金29.35亿元,教育硬件得到根本改善;全区211所(含教学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实现网络宽带校校通,实现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抓医疗,走出生命路

开展义诊活动

通过落实健康扶贫政策,贫困群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养老保险100%参保,医疗卫生机构"村3条、乡6条、县5条"全面达标。"先诊疗后付费"全面实施,医疗费用"一站式"即时结报。实施大病救治"一人一档一方案"管理,36种大病5102人救治率100%;家庭医生签达13.87万人,实现贫困群众"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报销,大病有救助"。

抓人居环境,走出康庄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容面貌焕然一新

严格对标"五净四无三有两规范一眼净"目标,深入开展示范村庄建设、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破除陈规陋习"五大攻坚战",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整治、厕所革命全面推进、村规民约全面实施,曾经的"脏乱差"骤变"洁净美",为乡村振兴的实施奠定基础。

云南网记者 姬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