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德苴乡远近闻名的"牛村"——新和村又发生了一件新鲜事:用"牛脸识别"给肉牛上养殖保险,填补了肉牛纳入保险的空白,为养殖户增添了一道防护墙。

发展肉牛养殖投资大、风险高,给牛犊子系好"安全带"是养殖户多年的夙愿。为解决肉牛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德苴乡党委、政府积极与多家保险公司接洽,经过多轮磋商,最终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弥渡支公司签订肉牛养殖保险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肉牛养殖保险签约仪式

"采用公对公的形式,以合作社为单位入保,根据肉牛出栏时间短的实际,分半年期250元/头和一年期450元/头参保,集中采集"牛脸"、配戴耳标;出现意外死亡时,依据牛脸特征和耳标号,运用"牛脸识别"技术精准查验;符合赔偿的将最终获赔金额打到合作社账户,合作社再将其汇入个人账户,构建了‘合作社+保险+养殖户‘的理赔闭环。"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弥渡支公司客户经理黄涌介绍道。

新和村谋发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48户成员共养殖肉牛2000多头,目前已有近百头第一批入上了肉牛养殖保险。

村民养殖的肉牛

"以前牛要是得疫病死了,投资的钱就彻底打了水漂,挖埋牛坑时好像每一锄头都挖到了自己的心坎上。现在有了能繁母牛保险和肉牛保险的双重保障,心里更加有了底气,可以大胆放手养殖了。"刚给自家10头肉牛上了养殖保险的郭辉宗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在合作社旁与买牛商洽谈的郭继才也告诉记者,他计划抽空去给家里的20头肉牛上保险。

新和村养牛产业的不断壮大,得益于合作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圆满收官,合作社理事长雷俊告诉记者:"过去5年,合作社养的肉牛从一开始仅有的10多头发展到2000多头,整个村养殖规模扩大到400多户,返村养牛的人越来越多,赚钱和膝下尽孝、陪伴子女之间的矛盾化解了。刚开通的肉牛保险,更增加了我们的信心。未来5年,我们将继续求新求变求发展,争取早日实现存栏突破万头、存栏百头大户超过20户、实施种养结合良性循环工程、打打造粪污治理设施等‘十大目标,带动更多的乡亲实现增收致富"。

"牛脸识别"上肉牛养殖保险,既给养殖户吃下"定心丸",也为推动农村新活力、建设美丽新乡村描出了德苴样板,如今的"牛村"更"牛"了。

云南网记者 期俊军 通讯员 山继菊 皋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