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李玉坤)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写进北京“十四五”规划,市两会期间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热点。1月24日,市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北京的科技资源富集,提议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化发展,建设北京实验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建议成立国际科创建设委员会统筹科创资源

新京报:历年来,北京对于科技的投入非常大,今年投入资金又追加,比上年增长6.8%。你觉得在全球的重要城市当中,北京处于什么位置,在科技创新有哪些优势?

詹启敏:就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来讲,北京市是最具有条件的。北京有地方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还有中央所属的高校、科研院所、在京的国企相关的研究机构,这些综合在一起,可以说科技资源富集,这些资源在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一方面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北京目前拥有的基础决定的。

新京报:你提到北京有很多高校、科研院所,北京应该如何统筹利用这些资源服务科创中心的建设?

詹启敏:建设国际科创中心不仅是北京的任务,也是国家任务。北京的地方科技资源、中央科研院所资源、高校资源、大型国企拥有的科技创新资源非常丰富,我建议成立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委员会来统筹资源,由北京市委市政府牵头,在京部委、高校、大型国企参与,作为协调机制把在北京所有的资源统筹起来。

建议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化发展

新京报:在市人代会分团审议中,你提出推进将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化发展,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詹启敏:国家在重要领域设置国家实验室,支撑我们在科技攻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北京也承担了几项国家实验室建设任务,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建设。

此前,我国在一些重点领域建设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我觉得需要加快推进体系化发展。因为过去大部分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都是由一个单位、一个高校、一个科研院所或者医院来承担,体系化发展就是希望能够打破这种行政壁垒,同时能够促进学科交叉。北京作为高校、科研院所力量富集的地方,有很多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这个过程当中,结合北京地方的发展需求,将这些资源整合好、优化好,可以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新京报:在你的建议中,还提出建设北京实验室,北京实验室的定位是什么,如何和国家实验室区分?

詹启敏:国家实验室毕竟数量少,要在全国布局,北京只是承担了几个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但是,北京过去建设了一批北京重点实验室,这些重点实验室一般由一个部门来承担,体量比较小、面比较窄,力量的整合能力比较有限。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提出建设北京实验室,在20个到30个领域中,面向国际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建设一批北京实验室。主要依靠在北京的地方和中央力量进行建设。

因为北京建设的国家实验室所涵盖的领域有限,通过北京实验室的建设,可以把重要的领域覆盖,可以更好地整合不同领域的学科资源,也整合地方和中央的科技资源,更好地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服务。

留住人才,最好的资源给最好的科学家

新京报:除了北京,国家还提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三地都有哪些优势和特色?

詹启敏:北大在深圳有深圳研究生院,我在那边也担任工作,去粤港澳大湾区比较多。分析来看,北京的科技资源是最丰富的,高水平高校院所最多,中国科学院、清华、北大等等一批中央高校在北京,北京本身也有多个高水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基础最好,无论是从政治、科技、国际交往几个角度来讲,北京的发展具有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这些地方采取了很多灵活的机制,对人才的虹吸作用在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本身也是国家战略,深圳将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同时提出在深圳建设综合型的国家科学中心,灵活的政策带来很好的发展机会,所以对人才的吸引力会加强。

从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来讲,人才是做好任何事业最基本的因素。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吸引更多国际优秀人才来北京、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特别重要。无论是国际人才,还是自己培养的人才,只有吸引到高水平人才,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才有基础和保障。

新京报:未来,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方面,北京还应该做哪些尝试?

詹启敏: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营造一个人才成长、成才的环境非常重要。我们经常讲,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这几方面,北京市委市政府做了很大努力,作为人才高地,北京是当之无愧的。

同时,营造符合科学研究规律的政策也特别重要,一个优秀的科研单位、优秀的高校,都是将最好的资源给到最好的科学家手上。怎么做到这一点?政策作为指挥棒要有导向性。在项目经费、科研空间、科学评估体系建设、基础性科学研究、应用性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科学制定评估机制,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此外,让科学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当中,就要把他的生活照顾好,解决好他们的衣食住行,在居住空间、孩子上学、就医等各方面,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让人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创新思维,全身心投入到研究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这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布局,从科技资源配置、营造宽松宽容科研环境和评估标准,到安排好衣食住行,只有这样,才会让人才觉得在这个地方大有作为,可以全身心地开展科学研究。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摄影记者 侯少卿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