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无

你有多久没有抬头看一眼天上的月亮了?

今晚上的月亮是圆还是缺?今晚上又是农历什么日子,离过年还有多远呢?

人们的生活在变好,可付出的代价,却是不知不觉中对历史的背叛。

古代的人夜晚没有什么夜生活,甚至没有电灯,煤油灯。太阳下山,他们也就休息,偶尔几个文艺青年睡不着,想要排遣长夜的寂寞,就只好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

而现代人的夜晚根本不会寂寞,渴了饿了有外卖,娱乐有手机和电视,所以人们也根本想不起看一眼窗外。

那从人类的文明之火刚刚诞生在大地上就陪伴着我们的月亮,终究也走过了自己与人类的蜜月期,从一开始的神秘,到后来的追捧和敬仰,再到如今的漠然视之。

挺可惜的,不是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其诗境】

说到月亮,我最先想到的古人只有李白,除此之外是苏轼的“明月几时有”。

李白与月亮是一种分不开斩不断的关系,谪仙与广寒,似乎天生就是知己。诗人中我最喜欢的是李白,第一次认真写长文,写李白是盛唐之魂,是千古明月之魂。

今天再来看另外一个李白关于月亮的故事。

在古人的眼中,各地的月亮并不相同,如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似乎也是为那些坚信“外国月亮更圆”的人开解:物质世界在客观是一个样子,在每个人的主观中还有另一个样子,每个人所看重的东西,自然会为之闪光。

如杜甫的故乡月;

如有些人的外国月;

再如李白的娥眉月。

李白出蜀之后再也没回过家,不过他在诗歌中不止一次提及故乡的月亮。他管故乡的月亮叫做峨眉月,或许第一次见过月亮,就挂在峨眉山的某一处吧。

李白人生的最后几年,他壮志从军却被流放夜郎,走到中途却又遇到天下大赦,谁也说不清楚这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是好是坏,不过李白自己好像挺开心,得到消息立马就乘船回转江夏,还写下了那一首著名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一次是在江夏送老乡,老乡是位僧人,这次得到了朝廷的召唤要去长安。

长安对李太白来说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那是自己圆梦的地方,不过已经到了那个年纪,他大概也晓得了,自己此生难以再入长安。送别那位蜀僧时,心情大概也是很复杂的吧。

离别之际,李白写下了这首《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典原文】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唐代〕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条分缕析】

李白这首诗中,加上题目一共出现了七次“峨眉”。

自然不是因为诗仙词穷,找不到别的话语绕过这种重复,而是峨眉月在李太白的心中,分量实在太重太重,即使诗歌中出现再多次也无法充分宣泄自己的感情,感情没有过渡,重复自然也没问题。

诗的题目是送别,李白却从自身的经历起笔。

我在巴东三峡的时候啊,就曾经侧身西望,看着远方的明月回忆峨眉山。回想自己在蜀地快乐的童年以及读书时光,回想月光陪自己度过的点点滴滴。

月亮从峨眉山上出来,清辉立刻洒满天地之间,也淋漓在万里之外的沧海上。

远方的游子啊,无论你走到多远,故乡的月亮,依然会陪伴着你。

4句话说完,李白这才进入正题。

黄鹤楼前月光正亮,将夜晚的地面都笼成白茫茫一片,此时此地,我突然见到眼前这位来自峨眉的远来之客。

后面两句是赤裸裸的羡慕,僧人是什么待遇?峨眉山月送过来,走向长安的康庄大道,两者都是李白渴望却实现不了的愿望。

后面是更具体的想象,长安大道横贯九天,展现出帝都应有的气象,峨眉月也纵贯千里,从蜀地一直照耀到秦川。

大师到秦川之后一定会备受礼遇,手拿白玉麈尾谈论玄理,在宾客如云的地方显坐高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像浮云一般,离开家以后就四处漂泊,大半辈子之后最终滞留吴越之地,而您却得到了圣主的赏识,得以去往帝都丹阙,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话虽这么说,还是希望您能够名满长安,载誉归来之时,再来和我一同赏玩故乡的月亮吧。

虽是送别之作,内容中却句句不离月字,谪仙人对这一轮明月有多么喜欢,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