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1号晚间,“饶议科学”公众号公开了了一封举报信。

北京大学饶毅实名举报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裴钢涉嫌学术不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举报信提出,该论文的三张图(图3、4、5)中显示,CXCR4和CCR5两个GPCRs可以只要五重跨膜就能够起功能。

“这一发现如果是正确的,是非常大的突破,因此不可能没有人试图重复。”但举报信同时也指出:全世界的科学界都公认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七重跨膜蛋白。1999年全世界科学界是这样公认的,2021年全世界科学界还是这样公认的。这二十一年来,全世界全部教科书没有一本因为 “林-裴 (1999)”论文而改变共识。

笔者对这个专业的知识不是很懂,不过,却知道,全世界的科学家从1999年,到现在还只是公认需要七重跨膜蛋白才能起作用,而在该被举报的论文中提到只要五重跨膜就能够起功能,这个矛盾点是存在的,而且一直存在,不知道国内在这方面对于所学这个专业的,这些知识的人的教育是如何进行的,是按照被举报论文所述的,还是按照国际公认来教育,既然知道问题,知道矛盾,本着科学家的精神,自然需要去验证,去解决,但这个问题,显然已经拖了20年,有可能还要继续拖延下去么?

同样,让笔者更感诧异的是这篇举报信相关的一篇关于“有关论文涉嫌造假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这篇来自于科技部的通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篇关于网络上反映的一些学术论文造假的调查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这些调查的结果,基本上都会这样写,“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剽窃和抄袭,但发现较多论文存在图片误用”,当然,可能还有其他一些有意思的文字描述吧。

只是哪怕就上面这句话,使我,这个平凡的,不是科学家,不是科研工作者的人感到诧异,而又十分不解

A. 这些科学家,科学工作者基本上都是他们各自学科的大拿,居然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误用,而且是在这么严谨的科学学术论文上

B. 不理解这篇通报怎么就过关了,一点没有科学的严谨的精神,误用,怎么算误用,如何误用,误用的是谁的等等问题,同样,对于造假,剽窃和抄袭的定义不同,自然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里不禁要感叹中文语言的强大,强大到可以扭曲,掩盖一些真理

C. 同样,对于这样的误用也进行了处罚,我们不讨论处罚的力度,对他们的影响,就当事论事地说,误用而已,或者按照科学的语言来说,这个误用是失误呢,还是错误,如果是失误,大可不必有这样的处罚,如果是错误,又错在哪里呢,是不得而知呢,还是不能深究

D. 其他

科学向来是严谨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千万不能用语言,通过各种手段去模糊它,去所谓的误用她,因为这不仅会影响自己本身的科研态度和能力成果,同样,对于后续的那么多的科研工作者也同样会起到负面的作用。

笔者在之前有过一篇关于饶毅教授的文章,“说说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新时代的鲁迅”,颇多感慨,同样就这次举报而言,不是举报这一个人,而是因为这一个人,这几个人而带来的对于后学者,对于学术氛围等的所有各方面的影响,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科学就是科学,它不是社会学,不是人际交往,更不是打太极,希望所有的科学工作者能本着初心,本着真实的研究态度,为我们,为人类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