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论世界的语言文化,中国的语言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不然怎么会总结出

“飞鸟尽,鸟弓藏”

这种经典的词语来?

没错,天上已经没有鸟,要这弓箭何用?

对于绝大部分的开国皇帝来说,他们终其一生会有两次大的杀戮,一个是坐天下前的杀敌,还有一个便是坐天下后的杀功。

尤其是这坐天下后的杀功,无不令人唏嘘。有时候我们不禁要问,非得要这么做吗?

难道新帝和功臣真的就不能同富贵吗?

其实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皇帝,他从来没有杀过有功之臣,但是在他死后却惨遭灭族,那么这个皇帝是谁呢?

他是秦始皇

也许有人觉得不可思议,在不少的影视作品和古籍之中我们了解到,秦始皇是何等的雄霸天下,

他的那份杀戮和野心

,帮助他成就一统天下的霸业。

然而许多人不了解的是,他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其实原因有很多,比如他前面的几任君主都是难得的明君,给他打下了很好的底子,再比如他手底下的文臣武将都是当世的奇才,当然了,有人说他霸主气质尽显,天命所归才是最大的因素,这一点我也并不否认,

这也是我华夏之幸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始皇怎么样对待那些有功之臣?

首先毫无疑问的是,秦始皇要真的玩起手段来还是很高明很辣手的,这一点在曾经只手遮天的吕不韦身上就可以看出,吕不韦连反抗的能力都没有。

而做了皇帝后他却收起了自己的手段,对待功臣不但没有猜忌,反而委以重任。

比如文臣李斯,他是治国安邦最得力的助手,始皇帝统一中国后一系列的改革以及新制度的制定,都有李斯的参与。可以说,他对这个丞相反而是越发地倚重,根本就不存在杀他的心。

再说武将王翦,在灭六国的整个过程中居功至伟,是毫无疑问的最大功臣,后来他急流勇退,而其子王贲始皇帝也是很喜欢,常带着他一起巡游天下。

另一个大将蒙恬,他是与齐国终极一战中功劳也甚大,后来始皇帝还放心地将三十万人马交给他北击匈奴,可见对他必是相当的信任的。

尽管秦始皇没有杀臣之心

,但是这份“善心”却也惹得一个灭族的下场,为何这么说?

善意留下的祸根

始皇帝死去之后,他曾非常倚重的

李斯和赵高合谋把胡亥扶上了皇位

,而且还设计害死了公子扶苏和大将军蒙恬。

这之后胡亥因为皇位来路不正,心里发虚,就到处捕杀他的兄弟姐妹,到最后只剩下了公子高,公子高自愿为秦始皇殉葬,如此才保住了家里人免死。

不过这个秦二世也没能快活多久,就被后面的操控者赵高给杀了,接着子婴被扶上帝位,但是这个时候各地起义军已经势如破竹了,子婴只能出城投降了刘邦的起义军,不久项羽也杀入关中,刘邦怕起冲突退出了秦都。

恨透了秦人的项羽一心要报楚人的仇,于是他下令屠城,他一把火烧了阿房宫,秦国宗室在这场浩劫里被灭族,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而嬴氏也从此消失,世间再也没有这个姓氏。

李斯之祸

从秦国到秦朝再到灭国,李斯都是一个不忽略的人,秦始皇去世的时候李斯官拜左丞相,权力之大,除了是皇帝之外,恐怕是无人能及,因此赵高和胡亥想要夺得帝位,李斯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

李斯不但身居要职,

他还是扶苏的岳父

,而且始皇帝也有意把皇位传给扶苏,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李斯都应该帮助扶苏,

可李斯偏偏逆向思维,帮助胡亥和赵高一起篡改始皇旨意,为秦朝的灭亡埋下伏笔。

有学者研究,李斯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一己私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李斯起初不仅不同意这么做,而且还把赵高训斥了一顿,但赵高却讲把“商鞅变法”的故事讲述了一遍,还把其中的利害关系一一挑明。

我们都知道,商鞅所主持的商鞅变法是秦国强大的根本,但是

“飞鸟尽,鸟弓藏”

,秦孝公死后,商鞅没有了保护伞,随即被变法反对派诬陷,最后落得个车裂的下场。

李斯想到这里心中不由得一惊,赵高说的一点都没错,因为他知道女婿扶苏和大将军蒙恬的关系甚好,而且因为自己平时非常严苛,扶苏和他的关系并不融洽,一旦扶苏上位,那么自己的轻则丢官,重则性命堪忧。想到这里他才下定决心帮助了赵高和胡亥。

总结

李斯的做法在当时看来虽然只是皇位的争夺,但后果却非他所料,可以说,

他的这个决定直接断送了大秦帝国。

试想一下,如果秦始皇也来一出“杯酒释兵权”甚至斩杀了李斯等人,那么大秦帝国的结局会好许多。

退一步来说,就算始皇帝重用右丞相冯去疾,这件事情也不会发生,按照冯去疾宁死不屈的这个精神,他是万万不能做这种违背良心的事情。对此大家这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