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放假了,家长希望孩子在家预习。
优秀的家长会怎么做呢?
1、协助孩子制定可实施的计划
做事情制定计划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这样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寒暑假期很容易让学生放纵自我,为什么呢?
就是缺乏正确的引导随意放纵自己。
我的假期计划:
(图片来源:学生作品)
早上睡到12:00,12:30刷牙,12:40换衣服,1:00吃早饭,1:03打游戏;
5个小时过去了,还在打游戏;
6:30吃饭,8:00吃零食,9:00打电脑,11:00洗澡,12:00睡觉。
这个计划紧凑,严密,毫无破绽。
假期到了,如果孩子没有什么作业,那就会花很多的时间在看电视、玩手机、电脑游戏上面。这是很正常的,也可以理解。
这张图是去年的时候我让学生画一下自己的寒假计划,我感觉她都完成了。
如果家长或者学校没有干预那么就很难让孩子寒假主动学习。
这是某学校制定好计划发给家长的。把计划安排的明明白白。
这张计划和上面的那张学生作品是不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相信优秀的家长都会为孩子准备一张好的计划表。
2、陪孩子一起实施计划
每一个人都可以制定计划,那么计划制定完成后,就是施行计划。
我有时候在朋友圈会看到家长发孩子完成了计划的说说,就忍不住点赞。
制定计划不难,难的是施行计划。优秀的家长都会监督或者帮助孩子一起完成计划。
孩子最初的制定计划最初的兴趣可能很高,后面在施行的时候兴趣可就没有那么高了,家长这时候的监督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3、监督孩子完成计划
当孩子不完成计划的内容的时候,家长如何说服孩子完成,或者监督孩子完成都是一个技术活。
毕竟知子莫若母,同样知母莫若子。
优秀的家长都会监督孩子完成计划。
每一个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家长的一点一点的监督与扶持。
优秀的家长深知这个道理。
4、共同完成。
优秀的家长最让我敬佩的一点是在她知道孩子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会去捞孩子一把。
然后陪孩子最后一期完成最后的计划,亲子活动有各种各样,这个也算是一个亲子活动。
我有时候会收到一些家长说对自己的孩子毫无办法,我想就是因为孩子太了解自己的家长了,提前知道孩子会做什么。
最后举一个案例,是一个老师跟我讲的,就是她接触到一个孩子,比如作业不写,课文不背诵,孩子一哭闹,家长就让孩子放弃。
孩子清楚的知道,只要自己一有动作,家长就会帮助自己,所以孩子期末考了0分,我想也是正常的。
我相信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但是优秀并不是没有前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