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抓好上海湾谷斐迪园‘反向飞地’运营管理……谋划建设杭州‘反向飞地’……”今年,黄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反向飞地”建设。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注意到,从2019年9月黄山市在上海湾谷科技园设立“反向飞地”,到2020年11月杭黄绿色产业园正式揭牌,针对产业协作发展,黄山市摸索出了“反向飞地”的“黄山经验”

 [“接沪”]

  力争5家以上企业入驻“反向飞地”

在超400公里之外的上海,设立湾谷斐迪园“反向飞地”,黄山有何“雄心”?今年黄山“两会”前夕,在《决策》杂志刊发的黄山市委书记任泽锋专访中,可见一斑。

专访中,针对“十四五”时期黄山将怎样锻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台的问题,任泽锋表示,黄山积极打造产业协作新平台,创新飞地合作、园区共建等新模式,“黄山在上海湾谷科技园设立反向飞地‘斐迪园’,依托长三角地区人才、研发、品牌优势,做大做强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

根据相关报道,黄山市上海湾谷科技园设立“反向飞地”,发生于2019年9月。当时报道也表明了这其中意义,旨在借势上海经济金融中心的引领作用,搭建黄山高新区在上海的招商平台,获取最前沿的招商信息;同时,借助上海的人才、科技助力高新区企业发展;通过上海城投的资源优势以商引商,发挥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导入数字经济产业项目,推动产业集聚和高质量发展。

上海湾谷斐迪园“反向飞地”2021年的运营管理有什么具体目标?黄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力争5家以上企业入驻”。

 [“融杭”]

  力争每个区县建成“反向飞地”

在上海设立“反向飞地”的“黄山经验”,让黄山尝到了打造产业协作新平台的“甜头”。此后,黄山又将目光瞄准长三角另一个发达城市——杭州。之所以瞄准杭州,也有背景:2018年10月25日,杭州都市圈扩容,黄山市与浙江衢州市携手加入。

此后,从政务服务到交通建设,从生态保护到产业对接,黄山市加快融入杭州都市圈步伐。其中产业领域,黄山探索“反向飞地”模式。2020年8月26日,杭州市政府与黄山市政府就推进杭黄绿色产业园合作达成《框架协议》,明确提出以“产业共兴、人才共享、产教融合”为主要合作内容,共同将杭黄绿色产业园打造成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典范。

两个多月后,去年11月7日,该产业园正式揭牌。不过,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注意到,设立一个产业园并非黄山“融杭”“反向飞地”的终点。

2019年3月26日,黄山市新闻办就黄山市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所做工作召开发布会,黄山市发改委总工程师谢一刚透露了黄山“融杭”的其中一个远景规划:“各区县经开区分别与都市圈内各开发区建立产业共建关系,力争每个区县建成‘反向飞地’生产或研发基地1个以上、引进都市圈产业项目3个以上。市高新区、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分别引进产业项目、金融服务业企业10个以上。”

  ■链接 什么是“反向飞地”

“飞地经济”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经济开发,园区共建等,实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飞地”多由经济较发达地区“飞出”,进入欠发达地区。

“反向飞地”则由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动“飞入”较发达地区,这样做能够将招商的触角直接伸到飞出地,对地方经济、招商引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实习生 叶紫涵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