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航天新观察2021/01/24

第 299期

【综合报道】北京时间 1月24日晚,SpaceX的2021年度第三射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其猎鹰九号(芯级编号B1058.5)火箭将143颗航天器(立方星、小卫星和轨道转移飞行器)发射升空,打破了2017年由印度PSLV火箭创造的一箭104颗卫星的纪录。

143颗卫星中,10颗卫星为Starlink星链卫星,其余133颗分别来自Planet、Kepler Communications、Spire、Capella Space、ICEYE、NASA和其他客户,我国台湾省“中央大学”研发的“飞鼠号”立方星也参与其中。 200公斤的打包价为100万美元,这个基础上每增加1公斤再付5千美元。

此次拼车发射并不是SpaceX的新任务。 从2018年12月起,SpaceX便在其几次星链发射任务中顺带搭载了其它有效载荷。

宙叔评论

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新的一箭多星发射世界纪录诞生了:143星。此时此刻,卫星部署还未完成,然而结果已无悬念。进入2021年不到一个月,SpaceX的猎鹰9火箭不仅领航全球新年航天第一发,又在几天前创造了火箭最短复用周期(38天)和最多复用次数(8次)。今天的一箭143星发射更是一个让业界震撼的事件,其亮点和内在逻辑梳理如下。

第一,世界发射格局已乱。143星发射证明,猎鹰9号火箭开始吸纳、占领微纳卫星发射市场,而且势不可挡。这是SpaceX对世界、包括美国自身航天发射格局的巨大颠覆。此前,业界都担心SpaceX一家独大地成为大中型卫星、载人航天、巨型载荷发射的独角兽,而现在,连微纳卫星发射的这碗饭也被它抢走了,SpaceX简直成了航天发射全领域的“黑洞”,啥都能吸。那么,今天的143星就不只是一次发射的问题了,而是给整个业界带来了全面性的恐慌,给市场带来了全面性的扰动——近期,阿根廷Satellogic公司计划发射的卫星大部分已从其他国家火箭转到了猎鹰9。宙叔估计啊,现在各国大小火箭看猎鹰9发射,就像看惊悚片似的。

第二,SpaceX的发射成本和运力优势已天下无敌。2017年2月创造彼时世界纪录、一箭发射104星的印度PSLV-XL火箭,SSO运力指标仅为1.6吨,104颗星实际总重1.378吨。这个运力根本无法和猎鹰9相提并论。猎鹰9本次发射的143颗卫星总重量约为5吨,单是10颗“星链”卫星就已经2.6吨了,占了发射总重的一半多。如果把空间全部用于外部客户拼单,卫星数量会更多,因此目前的一箭143星还是一个极其保守的数字,可增长的空间大着呢。今日起,印度火箭的拼单发射业务估计将彻底消失。

不仅是PSLV,就连有着“小猎鹰”之称的微纳卫星发射佼佼者“电子”号火箭,也被猎鹰9彻底碾压。本来二者互不冲突,猎鹰9占大中型卫星发射市场,“电子”号火箭占微纳卫星市场,各自领衔。但偏偏有人不讲武德啊,猎鹰9号把“电子”号的生意抢了。看看它今天送入轨的143颗卫星,除了10颗“星链”之外,其他133颗卫星全都可能是“电子”号的生意,而且目标轨道和“电子”号擅长的SSO轨道完全一致。本来吧,“电子”号200kg SSO报价600万美元,凸显其成本优势和发射周期的灵活性——200kg是运力指标,实际发射的重量其实低于200kg。结果SpaceX公司开出200kg SSO打包100万美元、每增加1kg再付5000美元的低价,而且这200kg是实实在在的载荷实际入轨重量。这么看来,二者性价比差距大概在6~10倍之间。同时,猎鹰9的拼单发射可以每4个月发射一次,这个频次对于卫星用户来说足够满足需求了,相当于4个月就有一趟“班车”,让“电子”号著称的灵活性失去了价值。

第三,SpaceX已经将航天能力作为一种真正的商品来研发、销售,全球航天机构在商业上望尘莫及。SpaceX在2019年推出SmallSat Rideshare Program也就是小卫星搭载计划——包括微纳卫星和皮卫星,随后公开推广这种服务,在官网上推出订购搭载“拼单”发射的服务模式与洽谈方式。公开透明和标准化服务替代了传统航天的神秘化和定制化,从打广告到执行发射说干就干,有明确的价格和时间,有具体的入轨目标,给用户的服务和价值是非常明确的,立马吸引了大量有入轨需求的企业和政府机构。相比之下,印度PSLV作为一箭百星纪录开创者,从一开始就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既没有官方报价和业务推广,也没有专业的市场人员和完整的商业服务体系,拉客户基本就是靠临时的、私下的联系协商。这也难免,因为PSLV系列火箭的商业发射本来就是由印度ISRO来操办的——也就是印度的航天局。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经费,做商业不专业,没多少拓展市场的动力,商业拼单发射这种高技术性的操作搞一次可以,难以可持续地开展。

一箭143星牛,但它带来的困扰也是持续性的。天文学家一片哀嚎,关注轨道交通安全的美国太空司令部也愁坏了:卫星小且多,识别和监控难度极大。这两天,美国刚刚公布了《国家轨道碎片研究与发展计划》(U.S. Government Releases Orbital Debris R&D Plan),重申“空间碎片对安全航天飞行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危害”。但是,SpaceX的发射完全符合美国和国际发射规则,每颗卫星合理合法,有什么理由和行业规范能拦住他呢?

SpaceX似乎正在成为业界公敌。说它是“敌人”的人,对其又爱又恨。马斯克也许很享受这样爱恨交加的情绪,快马加鞭而乐在其中。

航天新观察

航天政策解读

技术发展跟踪

商业航天报道

Powered by爱太空

合作:xuyang@space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