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昨天(1月23日)是寒假开启的日子,由松江区文明办、松江区教育局主办,松江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承办的“阳光成长”云间家长线上大讲堂第六讲开讲。聚焦“孩子假期生活,家长如何适度陪伴”的话题,三新学校政教副主任郭微娟分享了1-9年级陪伴的侧重点及建议。

“陪伴”不等于“陪着”

郭微娟曾教过一个非常优秀的小女孩,爱阅读爱写作,特别阳光。有一天 ,她告诉郭微娟,自己最近不开心了,因为她妈妈那年教初三,晚上回来总用手机与家长联系,短信、电话一个接一个;而爸爸还是如往常一样,也用手机开展各类网络阅读。郭微娟鼓励她把自己的不悦大胆地通过日记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她就写了一篇文章《和手机“争宠”》。

小家伙埋怨道:“我觉得我爸爸妈妈宠爱手机比宠爱我更多,可气人了!”没多久,孩子爸爸妈妈在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意识到孩子不开心的缘由,赶紧做了调整,小家伙又开心起来了。

郭微娟指出,心理学中提到的“心理抚养”,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陪伴”。而陪伴是个很复杂的概念,父母陪在孩子身边,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害怕什么。陪伴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趋同过程,是彼此心灵交融的必由之路,陪伴绝不等同于“陪着”。

有效陪伴要求家长尽量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满满爱意”。特别要避免“两种教养方式”和“两种相反情绪”的发生。前者通常出现在孩子小时候爷爷奶奶特别宠,当父母接管时又特别凶。后者指的是父母一边不怎么给孩子做规矩,认为是”静待花开“,一边当孩子暴露问题后大发雷霆。这样的教养方式,没有给孩子一把”量尺“,让孩子在两个极端之间,是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来正确支撑自己的日常行为。

家长要给孩子“适度空间”,既不能过于宠溺,培养出一个个怕吃苦的小懒虫,又不能过分关注,让孩子感觉到透不过气。家长应学着不带情绪的专心陪伴,陪孩子时,必须专注,不能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不能总是因为其他原因,答应孩子的做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陪伴也有侧重点

郭微娟整理了1-9年级陪伴的侧重点,供家长们参考:

小学一、二年级

家长可以陪同孩子练字来养成孩子认真书写的习惯。可以关注做作业的速度,从而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郭微娟建议:家长可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最佳表现”“跟自己竞赛”,让孩子了解学习成果是一种自我检验。小学一、二年级还要培养孩子每天朗读、写简单日记的习惯。总之,一定要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

对于坐不住的孩子,家长还要锻炼他们的定力,家长不妨每天规定40分钟,让孩子就坐在书桌前做自己喜爱的事情(看书、画画、搭乐高)但是在此期间,不可以离开座位。慢慢地,家长会发现孩子比原来更坐得住了,专注力得到更好的锻炼了。这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适当增加一些学业内容。

小学三年级

这个阶段是孩子学习逐渐定型的重要阶段,假期里,很多家长都给孩子安排了各类音体美的练习和网课,家长要教会孩子做计划表、整理错题、做笔记。做笔记和找重点是相辅相成的,但是要让孩子尽量做到边听边写,记多少算多少,千万不要为了记笔记而错过老师的讲课内容。

郭微娟建议:家长可以把网课安排在自己能陪在旁边的时间段,这样,就可以和孩子比赛记笔记了。同时,又能避免孩子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利用上网课的契机沉迷于网络游戏。

小学四、五年级

家长可能无法过多关注孩子学习中的细节问题,但是每天下班回来,可以关注孩子的作业进度和作业字迹,发现问题,适度提醒。当发现孩子学业有困难,给予积极肯定与大大的鼓励。

郭微娟建议:可以在家中准备一个果盘,放点坚果,借助“茶话会”的形式和孩子在嗑瓜子时谈谈心,发现问题,及时给出建议或者给孩子以能量,解决问题。

初中阶段

孩子进入初中,家长们应该努力成为孩子的“倾诉对象”,建议每天规定一个固有的时间,和孩子边散步边聊天。据统计:大部分的心理问题,是可以通过运动和聊天排解的。

郭微娟建议:家长们不要吝啬与孩子散步谈心的时间,这样的坚持能给孩子带来无限的力量。谈心时可以和孩子好好聊聊初中生活,聊聊梦想和奇妙的青春期。

孩子的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家长,要陪伴得当,和孩子一起成长,根据每个阶段的教育重点,帮助孩子成才、成人。

文字:陈燕

图源:网络

编辑: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