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使用动物模型研究人类疾病耗时长,并且不能完全重现人类疾病。也有一些使用人类细胞的传统实验通常依赖于永生化细胞系,但不能准确地代表正常的生理学状态。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衍生自体细胞并且可以在体外无限繁殖。由于这些细胞可以来自健康的捐赠者和患者-大大扩展了用于研究人类疾病的模型系统。在疾病模型建立、疾病分子机制研究以及新药研发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而 3D 类器官的出现更是加速了疾病建模的研究进展。这些来源于干细胞的组织可以非常真实地再现对应的器官结构,为器官发育到平衡/疾病的机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系统。

那么本期视频专辑从多个维度向大家介绍如何使用不同的模型对多种疾病进行建模研究。

01

干细胞疾病模型的建立、优化和应用

  • 用多能干细胞进行神经退行性疾病建模的优势有哪些?

  • 如何提高 iPS 的编辑效率?

  • 如何避免或减少培养过程中发生核型的突变的现象?

  • 将 iPS 应用于临床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02

hPSC 来源的神经疾病建模及脑类器官的构建

  • 如何建立高质量的 hPSC 培养体系及下游神经分化流程?

  • 如何使用 hPSC 分化的神经培养体系(包括脑类器官)进行神经相关疾病的建模?

03

体外呼吸道建模及其在病毒学的应用

  • 如何在体外建立生理相关性高的呼吸道模型?

  • 体外呼吸道建模如何应用于病毒学研究?

04

类器官的应用进展和培养体系的建立

  • 类器官的应用进展

  • 肠类器官的发展史

  • 肠类器官的建立及培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