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脉传承不能断。”今年上海两会上,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工艺美术师张国恩带来两件提案,一件关注“精神粮食”,另一件关注“物质粮食”, 均以他一向关注的文化传承作为出发点。

关注“精神食粮”,张国恩建议建立“上海市甲骨文学会(研究会)”机构。据他介绍,上海是百年甲骨学的发源地,也是早期甲骨学的研究重镇,拥有一批甲骨文古文字学家。

“目前在全国,江苏、浙江、北京、湖南、安阳等地先后建立了在省、市社联领导下的甲骨文学会。”张国恩在调研中发现,上海曾于2014年成立了一家“上海殷商甲骨文研究院”,归口市文广局,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处于停摆状态。

“近年来,上海甲骨学在历次重大的全国性甲骨文推广互鉴活动中,仅以嘉定区文广局注册成立的社团‘上海练祁古文字研究中心’身份参加全国性的各项活动,常常引起外地省市甲骨学研究者的不解和疑惑,这与上海的文化地位极不相称。”为此,张国恩建议组建成立“上海市甲骨文学会(研究会)”,会同市社联、文联等研究整合社会力量,以组织高校和民间学术研究相结合、古文字和书法艺术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张国恩委员留意到,现在不少孩子上书法培训班,握笔姿势、坐姿都出了问题,“这实在令人感到痛心。”“我作为文艺界别的委员,传承文脉我责无旁贷,更要用好用足文化资源,切实体现上海担当,彰显上海文化品牌标识度。”张国恩说。值得一提的是,张国恩本人仍保持着练字的习惯,在今年上海两会上,他特别带来了字帖,练习“永字八法”。

此前,张国恩委员曾连续多年奔走,为海派文化巨擘吴昌硕建立艺术展示场所。在他的牵头下,政协委员们连续四年在上海两会上提交提案,呼吁让一代大师“居有定所”。目前,上海已明确将山西北路457弄12号吴昌硕故居改建成吴昌硕故居纪念馆(美术馆),并通过故居周边历史建筑功能置换,植入文化功能,将该区域打造为以吴昌硕为代表的海派文化标识点。

张国恩委员特别向记者透露,今年,中华艺术宫就将举办吴昌硕艺术大展,聚焦吴昌硕作为海派艺术领袖的突出贡献。

张国恩委员今年带来的另一件提案则是关于加强青少年农业知识和粮食安全观教育。“当代青少年普遍缺乏农业知识和粮食安全观,我认为这应该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阶段加强粮食安全教育,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张国恩建议,具体可以在小学课程中加入我国传统农业知识,比如朗朗上口的农业谚语、二十四节气农事活动谚语等;在中学阶段增加基础农机课程,在中小学校园空地或屋顶开辟小菜园,让大家学习播种、施肥、收获等等。

作者:周渊

图片:叶辰亮摄,部分由张国恩提供

编辑:王翔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