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的吕后,唐朝的武则天,清朝的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三个权力最大的女性。

宋明以后,中国女性地位较低,越来越保守,很多人就把这种情况理解为“历来如此”,其实错了。

宋朝以前,中国女性掌权甚至进入权力中枢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芈月传》的原型——秦始皇的高祖母宣太后(两人相差4代),就曾掌控秦国朝政;战国末期齐国的君王后,西汉的窦太后,王莽的姑妈王政君等,都曾一度把持朝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心肠软,难进前三

当然,这些人都无法和“三巨头”同日而语,有的权力虽大,却局限于小国;有的疆域虽广,权力却受掣肘,无法随心所欲。

典型的是王政君,矛盾得很。

作为西汉王朝的太皇太后,一方面,她努力提拔自己的“娘家人”,王氏子孙大富大贵,掌控朝廷;另一方面,她又忠心于刘氏王朝,不想背叛祖宗,得知侄子王莽篡位后,气得把传国玉玺都摔了。

野心不大,无法跻身“三巨头”;心肠太软,进不了前三。

这三巨头,名声都不咋地。名声差,有“心太狠”的缘故(心不狠别说混不到这个地位,能不能活下来都难说),对吕后、武则天而言,还有宋明理学家故意抹黑的因素。

宋朝理学家对这两个强权女性十分仇视,肆意贬低是难免的;理学的高峰其实是明清,所以到了清朝,慈禧太后再怎么跋扈,很多清规戒律,也不敢不遵守,只能在理学许可的范围内肆意挥霍。

02慈禧屈居第三

这仨巨头,排名第一的当是武则天,称了帝,改了朝代(虽然后来又被换了回去,空欢喜一场,但毕竟有这么一码事儿);

排名第二的是吕后,她没称帝、没改朝换代,但发出的号令也称为“制”,和皇帝一般无二;

慈禧太后屈居第三,虽然实权和皇帝一样,但只能垂帘听政,前面有个傀儡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同治皇帝早死,光绪皇帝竟然还敢在康有为等的操持下,和她争了一争。

吕后掌权时,也有傀儡皇帝,前几年是自己的亲儿子汉惠帝,儿子死了之后,有两个傀儡孙皇帝,但吕后说杀就杀,毫不手软,可以忽略不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慈禧就不一样了,她要想废掉或者杀掉光绪皇帝,阻力重重。

一方面是,大清皇族后裔青黄不接,生不出儿子、孙子来了(基因问题?),光绪也不过是她侄子;另一方面则在于,清朝封建礼教十分猖獗,民间对女性当政非议很大,慈禧不敢太冒险。

不仅排名最后,慈禧在历史上的名声,也是最差的,甚至连制造了人彘惨案的吕后都不如。这又是为什么?

03国运不待见慈禧

首先在于国运的趋势。

吕后、武则天时期,国运都是往上走,慈禧太后时期,国运往下走,她掌权时,已经穷途末路,苟延残喘。

吕后制造过人彘,极其残忍地砍掉了戚夫人的四肢;武则天的残忍程度,一点也不比她差,曾将唐高宗的前皇后和一位妃子砍掉手足,扔进酒缸,号称“骨醉”(也有人认为这一细节是后人故意抹黑)。

慈禧也杀了不少人,但不至于这么残忍。至少从残忍程度上来讲,慈禧的名声应该好一些才对,事实并非如此。

吕后时期,刘邦创立大汉王朝不久,她信奉黄老思想,休养生息,国家正慢慢恢复,国力处于“跌到谷底、往哪个方向走都是上升”的势头之中。

不折腾百姓,就是吕后最大的政绩。这一点,即便尖刻的宋明理学家,也挑不出毛病来。

武则天时期,也是如此。前有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基础,后有孙子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她处在两大盛世的过渡期,再怎么折腾,也是毛毛雨。

历史就是这样,不看过程,看结果。吕后和武则天,如果让宋明理学家来打分,品德分尤其是女德方面,恐怕要打负分;慈禧倒是挺守清规戒律,可有什么用呢?

人在戒律方面过度压抑,必然在其他方面极度爆发。所以,慈禧守得住闺房,却敢把用来买军舰的巨额资金,拿来大肆挥霍,理学家偏偏只管闺房、不管账房,和慈禧真是投了脾气。

事实上,慈禧掌权,从理学家的观念来讲,也是违反“女德”的。可这最致命的一点,理学家们大气不敢出;你敢吭气,慈禧就敢让你掉脑袋。

明朝有些个官员、理学家,宁可舍掉性命,也要争取好名声,为此还被皇帝骂,说他们“以命博名”,然后,皆大欢喜地偏偏不杀他们——你不是要用性命博取名声吗,老子偏偏不成全你;清朝,这类官员几乎绝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内斗的吕后,外斗的慈禧

其次,在于“战场”的不同。

三巨头都是好斗之人,但吕后和武则天,以“窝里斗”为主,基本是上层在折腾;慈禧则不同,“外斗”为主,“窝里斗”为辅,对家族、上层祸害得少,对基层百姓祸害得多。这是慈禧名声差的重要原因。

吕后和武则天在一点上很相似:老公死了之后,对老公的家族势力,斩尽杀绝,毫不留情。

吕后把刘邦的儿孙几乎杀了个干净,除了亲生儿子汉惠帝、非亲生但自己养大的刘邦幼子刘建,默默无闻被忽略了的刘恒(汉文帝),以及委曲求全自保的齐王刘肥,其他的一个没剩。

武则天更狠,虎毒不食子,她倒好,亲儿子都杀。一共生了4个儿子、两个女儿,被她亲自或者下令杀死的,就有两个,一子一女;还有一个亲儿子,是否是她下令杀死,存疑。最终剩下两个儿子(唐中宗、唐睿宗),被亲妈吓破了胆,都改姓武,勉强自保。

慈禧至少对亲儿子没这么狠,对大叔子(老公咸丰皇帝的兄弟),也不敢大开杀戒。咸丰的弟弟奕,甚至一度执掌大权。

吕后、武则天优先考虑“窝里斗”,对身边人冷酷无情,严防他们夺权,反倒让权力之争主要局限于最高层,对底层百姓干扰较少。

05不骂你骂谁呢?

武则天称帝前后,徐敬业等联合李氏皇族残余,起兵造反。虽然骆宾王的《讨武氏檄》写得慷慨激昂,民间却没什么回响,原因就在这里:高层爱怎么争怎么争,关老百姓屁事!得不到百姓的支持,起义只能昙花一现了。

吕后无为而治,很少骚扰百姓;武则天则干过不少有利于底层百姓的事儿。

那个时代,门阀观念厉害,旧士族瞧不起新士族,互不通婚。武氏不是传统的名门大族,于是,武则天下令重修士族谱,把旧有秩序打破,让底层人士有了翻身的机会。

所以,她窝里斗是狠,但基层不管这些:武则天又没杀我,反倒让我过得不错,挺她!

慈禧就不同了,国运衰败,外患应接不暇,对统治阶层“自家人”祸害较少,但对底层百姓的祸害,就多了去了。

闹义和团,她先打击后利用,结果天下大乱,甚至向全世界宣战,引来八国联军,自己仓皇西逃;

国家被逼到死角,光绪帝维新变革,她杀了戊戌六君子,导致变法失败,帝国沉入深渊,国民任人宰割。

可以说,到了慈禧这个年代,她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对百姓带来巨大伤害。百姓不骂她骂谁呢?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专栏作者,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给家长的35堂教育思考课》《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人生是一场修行》《乔布斯告诉中国》《唐朝那层窗户纸》《齐国那些事儿》等图书23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