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内高教圈有个很有趣的现象,争的最厉害的,往往不是第一第二,而是第三。

正如清华北大的地位难以撼动,关于“哪座城市高教资源最丰富”这个话题,坐拥清华北大等34所“双一流”的首都北京,和坐拥交大复旦等14所“双一流”的经济中心上海,高教前两城的地位就和其城市地位一样稳固。

然而,如同 “Top3大学有五所”,“高教第三城”也有诸多竞争者。在今年6月份,软科(ID:zuihaodaxue)就“谁是中国高教第三城”的问题发起过“聊一聊”,在评论区中南京、武汉、西安、成都这些城市的呼声较高,此外广州、哈尔滨、长沙、天津等也有不少人提名。

《聊一聊:谁是中国高教第三城》留言

四城争锋,谁优势更大?

软科(ID:zuihaodaxue)从几个维度来对4个讨论较多的城市(武汉、南京、西安、成都)进行比较,看看哪座城市的高校综合实力最强、办学水平最高,在“高教第三城”中最具有竞争力。

比数量

本科高校数量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的高校规模。截至2020年6月30日,武汉共有46所本科院校,在这4座城市里数量最多。西安紧随其后,共有44所本科高校。南京和成都的本科高校数量略逊一筹,各有34所和29所。

从本科高校数量这一指标来看,武汉和西安的竞争力较强,高校规模较大。南京和成都在高校数量上不占优势。

比质量

普通高校数量只能反映高校规模,“双一流”高校数量能更好地反映一座城市的高教综合实力。

结合各个城市的“双一流”高校数量和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可以看到,这4座城市的一流大学数量基本相当,差距主要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数量上拉开。除了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这对“南京双子星”之外,南京拥有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多达10所,包括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全国闻名的高校,“双一流”高校数量远远超出其他城市,仅次于上海。

成都、武汉、西安均拥有2所一流大学、5所一流学科。总体而言这些城市高教资源都较丰富,资源均衡,高校梯队也足够合理。

从“双一流”高校数量这一指标来看,在这4座城市中,南京在竞争“高教第三城”中相比成都、武汉、西安具有绝对的优势。

比顶尖

光看“双一流”高校数量并不够,当地顶尖高校的水平决定了一座城市高教实力的天花板。以下为南京、武汉、西安、成都四个城市在中各地排名前三的“双一流”高校。

比各地最好的高校,南京大学排名最高;比TOP2高校,武汉大学取得头筹;比TOP3高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胜出。

从排名情况来看,南京和武汉势均力敌。南京大学实力最强,居于全国第五;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都进入全国前十,然而之后的华中农业大学和它们拉开了较大的差距,高校梯度不如南京合理。西安和成都高校的“双一流”排名情况则略逊一筹。

比学科

各高校在学科上的表现,尤其是拥有顶尖学科的数量。则能更精准地反映这座城市的高校的学科建设实力和办学水平。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京高校共有19个A+学科,表现最为优异;武汉高校共有14个A+学科;西安和成都的学科表现则明显地与上述两个城市间拉开了差距,分别有6个和5个A+学科。

在高校的顶尖学科数量统计中,也常能看见南京高校的身影。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南大学各有5个、4个和2个顶尖学科,河海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多所南京高校都有1个顶尖学科。

在南京,除了“双一流”高校,例如,南京医科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工业大学。

从顶尖学科数来看,南京高校一马当先,武汉紧随其后。西安、武汉的“双一流”高校数量虽然和武汉相同,但在高校的学科建设上并没有展现出优势。

南京、武汉、西安、成都均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名城,高教历史源远流长,基础雄厚。然而综合以上几个数据指标,在这四城中,南京虽然高教规模不是最大,但是赢在质量,不论是从“双一流”数量、排名还是学科表现上,南京都是佼佼者。

武汉、西安同样也是强有力的竞争者,成都则显得稍稍逊色。

弯道超车,踢馆的来了

那南京就稳坐“高教第三城”了吗?眼下或许是,但将来未必。

近年来,不少之前不在大家视线中的城市,在高教发展上突飞猛进,大有可能成为角逐第三名的种子选手。

合肥,悄无声息地上演着一场逆袭。

2010年,在浙江嘉兴召开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次市长联席会议宣布,合肥正式“加盟”长三角核心城市群。

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将安徽省全域列入规划范围,并且提出“鼓励沪苏浙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到安徽设立分支机构”

2020年9月21日,国务院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的通知》。在《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合肥片区重点发展高端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量子信息、科技金融、跨境电商等产业;定位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引领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频繁的政策倾斜,让更多人将目光投注在这片曾一度被“江浙沪”光芒掩盖的土地。而若是细细去探寻合肥近几年在科教方面的发展,更不免惊呼“原来不知不觉中,合肥已经发展得如此之快!”

2020年5月在合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合肥市委会就提出,2020年合肥要冲刺GDP万亿特大城市!就在前不久科技部发布的2019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结果中,合肥超过南京成都,成为全国城市第六强。

想成为高教名校,顶尖名校必不可少。而在这方面,合肥手握“王炸”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拥有国内公认仅次于清北的华东五校成员之一,光这一点就足以秒杀掉除了南京以外的其他三个城市。1983年,中科大为合肥带来了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这是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接着又有了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磁约束核聚变国家实验室、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极大地增强了合肥的科研实力。

同步辐射实验室(图源:中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官网)

2017年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批复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标志着合肥继上海之后,成为国家正式批准建设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些年来无数的科技成果在合肥孕育,也成为合肥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2020年6月,《合肥发布》报道,地球和空间科学前沿研究中心等三大世界级技术研究中心将均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设,继续致力于将合肥建设成知名的创新高地。

就在前不久,2020年12月4日,中科大教授、“中国量子之父”潘建伟及其团队,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用6亿年。这一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

除了中科大之外,合肥另有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这两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一定的高教基础。“双非”高校也在积极进取,2020年4月17日,安徽建筑大学赴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考察交流,拟联合培养研究生。

以中科大这所顶尖名校为支点,吸引大量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为合肥提供丰硕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支撑,从而带动各行各业和高校的发展。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潜力无限。

深圳,横空出世的一匹“黑马”

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深圳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站在大湾区的风口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初,全市GDP仅有2.7亿元;2019年,深圳GDP总量接近2.7万亿元,较1980年增长近10000倍,是全国第三。目前,在深圳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7万家,在5G通信、基因测序、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跻身世界前沿。

深圳(图源:界面新闻)

而深圳的高教发展,同样是体现出了奇迹般的“深圳速度”。1980年前,深圳的高教宛如一张白纸。1983年9月,深圳的第一所大学——深圳大学开学,才拉开了深圳高等教育的序幕。为了快速弥补高等教育上的空白,深圳另辟一条蹊径——引进名校的研究生院或研究院,这是在短时间内引进高端人才和原创性科研成果的最有效方式。

从 2000年起,深圳市政府与北大、清华、哈工大等国内名校合作,建立研究生院。哈工大的深圳研究生院在2017年获批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正式成为深圳的一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工大深圳校区(图源:哈工大深圳官网)

此后,中山大学(深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纷纷落户深圳。就在前不久,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建设启动会在深圳光明科学城举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国际设计学院获得教育部正式发文同意。

此外,深圳还在继续筹建本土高校。

2010年12月,教育部同意筹建以香港科技大学为参照目标的南方科技大学。短短十年时间,南科大就在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冲进了前50,位居第46名,甚至还超过部分一流大学。

深圳技术大学从2016年筹备到2018年正式成立,仅用了三年时间。学校第一年独立招生,广东省内高于本科理科优先投档线26分,一次性满额投档。

还有深圳海洋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深圳师范大学、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等等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中…

深圳大学城(百度地图)

不过,深圳的目标似乎并不满足“国内高教第三城”,它有着更磅礴的野心。

粤港澳大湾区对标的是世界三大湾区——日本东京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坐落于东京湾区;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旧金山等坐落于旧金山湾区;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坐落于纽约湾区。

因此,深圳还引进了众多海外名校,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及加州大学-伯克利等等。能汇聚如此多的海内外顶级高教资源于一身,放眼全国,鲜有几个城市能做到。

引进海内外顶尖名校来深圳合作办学,是深圳最大的“杀手锏”。依托于粤港澳大湾区,深圳高教的定位,并不仅满足于“高教第三城”,而是高水平、开放性、国际化高等教育资源集聚高地。从这一点上,是对南京、武汉、西安、成都、合肥等城市绝对的“降维打击”。

打败你的不一定是同行,有可能是跨界。

高校,是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文化第一软实力,这“四个第一”的重要结合点,是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的重镇,对城市发展起到重要的智力、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

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在《我的简史》中提到,德国人和英国人在“二战”期间有一个不成文的约定,即战争状态下不轰炸对方的著名大学城,这足以说明了大学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

如今随着“高等教育资源战”愈打愈烈,成为高教第三城,意味着拥有继京沪之后最顶级的高等教育资源,这是一座城市最好的“背书”和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强大引擎,不仅是吸引人才的利器,也是为自己导流的最好杠杆。

[1]高教改革与城市发展

http://www.jyb.cn/rmtzgjyb/201812/t20181228_127157.html

[2]2019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结果发布

http://www.most.gov.cn/kjbgz/202011/t20201126_159778.htm

[3]举全省之力,合肥加快建特大城市!http://news.hf.berui.com/html/236335.html

来源: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