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0》显示,2020年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前20的城市依次为北京、深圳、上海、南京、杭州、广州、苏州、武汉、西安、天津、珠海、无锡、合肥、成都、长沙、厦门、宁波、青岛、济南、常州。北京继续领跑,深沪加速赶超,与北京的差距缩小。

同日发布的“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20”提出,北京近几年在科技创新效率方面不断提升,从全球视野来看,北京在强化基础研究布局、引进吸引顶尖人才集聚方面仍然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一线城市中深沪加速赶超

报告显示,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之间科技创新发展指数差距最小,二线城市之间的差异次之,一、二线城市内部科技创新发展指数较为接近,内部竞争激烈。

具体来看,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的2020年科技创新发展指数分别为0.874、0.780、0.744与0.694,与2019年相比,北京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有所下降,与深圳、上海、广州的差距分别缩小0.024、0.003、0.002,深圳科技创新能力进步显著。

据悉,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共4个,包括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服务、创新绩效;二级指标共10个,包括创新人才、研发经费、政策环境、信息环境、创业服务、金融服务、科技产出、经济发展、绿色发展、辐射引领;三级指标共21个,包括创新资源三级指标4个,创新环境三级指标4个,创新服务三级指标4个,创新绩效三级指标9个。

北京基础研究及顶尖人才服务仍待进步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同日发布的“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20”提出,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亮点纷呈,具体表现为创新绩效增长显著,知识创造能力居全球前列。创新生态持续优化,新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营商环境名列前茅,创新创业氛围活跃辐射引领能力强化,科研强度表现出色。

指数发现,近年来北京在创新绩效方面累计增幅最大,创新服务和创新环境逐步成为北京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05年到2018年,北京在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服务和创新绩效四个一级指标整体上均围绕总指数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中,创新绩效增幅最大,增幅达172.29%,创新服务、创新环境和创新资源增幅分别为128.29%、97.92%、45.59%。可见创新服务和创新环境逐步成为北京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北京的科技创新效率不断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视野下自我审视,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尚有不足。例如,北京作为国内科研机构、科研人才最为密集的城市,在国际科技领域内知名大奖的获取上与美国、日本等地差距尚远,基础研究布局仍需进一步强化。此外,北京在顶尖人才集聚服务上仍需下大功夫。

报告建议,北京应进一步提升开放创新水平,强化基础研究布局;聚焦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抢占科技创新领域战略制高点;聚焦本市各项人才政策,引进培养一批顶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