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爱情观念和婚姻想法,都与现今大不一样,包办婚姻屡见不鲜,知识分子接受新思想后崇尚自由恋爱。但由于父母之言,年少被迫娶了包办婚姻的妻子,后来却又遇上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难以割舍,那么从中该如何抉择?这便是鲁迅曾遇上的一大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迅的原配妻子名叫朱安,是个接受旧式家庭教育、旧式思想的小脚女子。那时候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不知害了多少女子,在朱安的思想观念,那就是听从父母之命嫁人,婚后孝敬公婆,相夫教子,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鲁迅的母亲鲁瑞差不多也是这样,但她对知识是渴望,以前偷偷站在塾师门外听老师讲课,被发现后,鲁瑞也就没这个机会了,但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学,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问别人,所以也有些学识。

但旧式思想还是影响到了鲁瑞与儿子鲁迅的关系,问题就出在包办婚姻问题,这事在鲁瑞看来是平常,还没跟鲁迅商量,就定下了鲁迅和朱安的婚事,这婚事一定下,说退就挺难的,其一:会让女方受到极大影响,再找个好人家就不是件容易事了,跟毁掉女方的一生差不多了;其二,男方家庭的声誉会受到损害。

因此鲁迅再不满包办婚姻,结果还是被鲁瑞骗回来结婚了。婚礼上虽然没有闹出什么事情,可鲁迅心里面对此事极为不满和反感,把朱安娶回家就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瑞清楚大儿子鲁迅勉为其难,因此鲁瑞在另外两个儿子的婚事上很少掺和,而让朱安念书又未能成功,所以朱安只得了一个名分,其他什么都没有得到,相夫教子的事情也落不到她头上。

朱安对此也非常不理解,为什么丈夫要如此待她呢?是她哪里做得还不够好?

许广平就不一样,她读过书,并且学识还不低,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还曾投身于五四运动,两个志气相投的人就走到了一起,但鲁迅并没有解除与朱安的婚姻,因此许广平一生也未能成为鲁迅名义上的妻子,对此,许广平是无怨无悔,鲁迅去到哪,她也就跟到哪。

鲁迅无法做到完全对朱安坐视不理,买了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21号的住宅,鲁瑞、朱安、鲁迅以及许广平几人在这个屋檐下生活过一段时间,而鲁迅每次买点心回来,先是让母亲鲁瑞挑选,然后送到朱安那,最后留下的便是自己与许广平享用,他能做到的,也就如此了。

1936年,鲁迅与世长辞后,许广平则承担了鲁瑞和朱安的生活费用,不过她与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在此时还只有7岁,乱世之中,许广平有时候并不能顾及到鲁瑞和朱安,希望周作人能够承担些,鲁瑞在世时,朱安并没有拒绝这笔费用。

鲁瑞离世后,朱安并拒绝了周作人提供的生活费,因为她清楚她的丈夫在生前和周作人闹翻了。但朱安这个旧式女子又有多大能力在乱世中生存下去,于是决定出售鲁迅的藏书,也可能是孤独半生的她,希望有人能够记得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消息流传出去后却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广平等人立马写信阻止,唐弢和刘哲民两人在鲁迅好友宋紫佩的陪同下,于1944年10月15日见到了朱安,朱安看到来人,就听到对方劝说自己不要卖掉鲁迅的遗物,情绪顿时激动起来,说出了一句心里话:

“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