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滁州高新区把“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主动承接创新资源,加快抢占更高质量发展“智”高点”作为提升开放层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加强科创平台建设,重抓科技成果引进转化,全力打造长三角知名的“科技创新主阵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

位于滁州高新区的天彩集团是一家传统的铝合金桥架产品生产企业,近年来由于缺乏创新活力,企业发展停滞不前。2020年得益于长三角的引智平台,企业与上海多家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一举攻破了困扰企业多年的技术壁垒,实现了铝合金桥架产品“一模双出”,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一模双出简单的讲就是通过不同组合,一种模具就能生产加工多种型号的产品。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的产能增长了36%,2020年实现1.5个亿的产值,节约能耗1000万左右”天彩集团 技术总工 瞿庆广如是说。

因企施策、对症下药是滁州高新区推动科技创新的着力点。近年来,滁州高新区积极引导企业深化与高校院所的全面合作,吸引高科技人才团队来园区设立研发机构或在长三角大城市设立“科创飞地”,依托科创载体,引进人工智能、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5G商用等新兴业态,全力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日达科技天长有限公司,是由苏州转移过来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在天长打造计算机显示适配器、计算机主板、光驱等计算机核心零部件制造基地。2020年3月份考察洽谈,4月份签约落地,6月份设备进场,前后仅仅3月的时间这家企业就成功在滁州高新区实现落地投产,项目落地6个月内就实现5000多万元的产值,成就了招商引资“新速度”。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实现,就不会再分安徽或者江苏。当初我们选择来天长,正是看中这里的产业门类比较齐全,配套能力强,对我们企业发展有利,根据现在发展情况,2021年,我们产值有望达到5亿美元左右”日达科技天长有限公司行政主管吴晓林告诉记者。

得益于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和引智平台。像日达科技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滁州高新区越来越多。隆冬时节,在总投资55亿元的英发德盛7.5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钢结构厂房的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计划2021年3月正式投产,投产以后我们将形成年产值30多亿元人民币,创税超1亿元人民币。”英发德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杰如是说。

发展产业不能靠“等”,必须自身积极作为。十三五以来,滁州高新区深入对接长三角,在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产业规划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在智能终端、高端装备、电子信息、集成电路等领域搭建平台载体,进行产学研合作,每年吸引一批科技型、创业型企业成功入驻,推动一批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据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滁州高新区就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6个、总投资249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6个、总投资151.9亿元,全年全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8%,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0.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2%。

“2021年,滁州高新区将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以保持全省开发区前列为目标,以打造“亭满意”服务品牌为抓手,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谋深谋实思路,创新工作举措,为加快推进现代化新天长建设贡献高新区力量。”天长市委常委、滁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吕传华如是说。(通讯员 王舒鹏 梁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