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就死去了,过了这个年纪,世间剩下的,仅仅是他们自己的影子。”这句话,无论何时,无论何地,皆可适用。

在民国时期大变革的背景中,有人思想先进,无时无刻不想着改变,像鲁迅,便是这样的人。

但同时,也有人在离开家门,嫁作他人后,就开始沉迷于自己日复一日的生活,甚至30年间,从未有过变更。

这人的名字,唤做朱安。

同时,她还有着举国皆知的身份,鲁迅妻子。

鲁迅与朱安结缘于1901年,彼时,鲁迅母亲鲁瑞在没有征得儿子同意的情况下,贸然之间,便为鲁迅定了一门婚事。

当时,鲁迅年纪已有20,而朱安,则更是到达了23岁之龄。

在当时的环境中,朱安23还未嫁作他人,早已成为了“高龄剩女”般的存在。

但朱安本身,或者说朱安家中,却是对此事毫不在意。

朱安出生于一户普通的经商家族,虽说祖上曾经做过知府之类的官员,但行至朱安父辈这一代,全家早已放弃了仕途,转而开始经商。

于是,自从朱安出生后,她几乎是体会了家族之中所给予的所有条条框框,亦是成为了家中惹人注目的掌上明珠。

从小,朱安便被教育成一位封建女子的典型:小脚、不读书、脾气平和与不思进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朱家在为朱安寻找夫君的时候,也想着要为其找一位适合她的男子。

可在朱安父母的心中,他们所认为的适合,并不是思想文化与朱安契合,而是应该与朱家门当户对。

毕竟自己家族祖上曾出过官员,现在又是凭借着多年的发展,在绍兴城中也算是有一些地位。

倘若自己家族与别人强强联合,则是再好不过。

可即便如此,朱家众人却是高估了自己于绍兴城的影响力。

这也是为什么朱安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出嫁的原因:对方家世低微,朱家看不上;对方家世显赫,则是看不上朱家。

直至鲁迅母亲的出现,才有了可以让朱安走出深闺的机会。

朱家祖上曾做过官员,鲁迅祖父也做过知县;朱家现在小有资产,周家亦是富足之家。

所以当有着合适条件的鲁迅母亲出现在朱家门前之时,朱家当即选择将女儿的生辰八字告知鲁瑞,求她前去占卜是否合适,并就此开始准备大婚的步骤。

随着新思想与旧文化的并存,虽说互测生辰八字是为习俗,但亦早已成了摆设。

可是就在此时,即使新婚双方家族对此事皆很认可,但鲁迅本人,却是因为拿到了外出留学的奖学金,选择前往日本继续求学。

于是,在1901年的冬季,绍兴城中本来准备婚礼的两大家族,皆因鲁迅一人,而暂停了婚礼现场的布置。

本来朱家眼见自己女儿马上就要成家,却是因为夫家的一些琐事,而不得不耽搁了下来,遂心生不悦。

但随即,他们再次想到,倘若自己家中的女婿外出留学归来,不是又给自己身份镀了一层金?

而且眼见周家经济日渐拮据,甚至有时自己还得出资援助他们。

现在,女婿出国留学,回来之后,如果能在朝廷谋个一官半职,这将是自己女儿,也将是自己家族,就此转变的机缘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来他们还以为,生个女儿只有往外出,没有往里进的份,但是现在,朱安确实可以给他们家带来极大的发展。

于是,朱家在经过简单的考虑后,便欣然同意鲁迅赴日留学,至于婚礼的事,则是可以延期。

可虽说朱家同意了鲁迅的留学,但于鲁迅的世界中,这件事他并不知情,甚至连朱安本人,他也是从未见过。

鲁迅于1902年3月离开中国,虽说中间他曾经有几次回到了家乡,但却是因为事务繁忙,依旧是未见朱安一面。

至于自己与朱安的关系,亦是由母亲所告知的。

通过母亲,鲁迅更是向朱家吐露了一些对朱安的要求:他想让朱安放足,并与自己一般,前往学堂学习。

鲁迅的这种想法,虽说于周家很是先进,但当同样的话到达了朱家人的耳朵中,却是别有一番意味在其中。

当时清朝皇室虽然已经没落,但总归还是他们在统治,而像放足、女子读书这种事,则是从未听闻。

即使在许多大城市中,开设了许多只招收女子的学堂。

于是,对于鲁迅的建议,朱安听从家人的安排,将放足以年龄已大为由拒绝。

至于女子上学堂,朱安亦是直接拒绝,甚至连理由,都没有想出来一个。

朱安感觉自己是女性之身,所以上学堂、放足这些事都没什么大用。

现在唯一能做的,是在家中多学习一些手艺,为自己在外操劳的丈夫做好家务事,便是这一生最大的追求。

甚至朱安还在想,在与鲁迅结婚后,当即向其表示家中琐事皆由自己负责,他只需专门应付门外之事便好。

自己亦会追随鲁迅一辈子,一直跟在他的身后。

但朱安却是不知道,她用来拒绝鲁迅的理由,在周家却是显得多么微不足道,其想对鲁迅表达的想法,亦是再没机会说出口。

鲁迅母亲鲁瑞从年少之时,便私自偷偷于家中私塾门口学习。

至于朱安虽说年龄已大,无法放足。

鲁瑞40岁时放足都没说自己大,朱安却是在20岁左右的年纪,便放弃了自己一生的追求。

所幸,鲁迅对此事虽有要求,但却是并不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更多在意的,是朱安不去求学,甚至连不去求学的理由都没有告知自己。

鲁迅早在1903年的时候,便于日本将留了十数年的辫子剪掉。

回家之时,他更是褪去了原有的长衫大褂,转而穿上家人从未见过的西装。

于是,他建议朱安前去求学,更多的意思是想自己从外回来后,能与其有着更多的话题。

毕竟,鲁迅心中,一直是向着新思想文化的,而这,与朱安所接受的封建思想有着必然的冲突。

但鲁迅没想到,朱安却是拒绝了他的建议,还拒绝得十分干脆。

最终,鲁迅在经过多次劝导无效后,想要通过母亲将这一婚事给取消掉,他不喜欢一直被封建思想支配的人。

鲁迅先生喜欢民主,喜欢科学。虽说在外学习,但他一直在宣传着民主思想,他讨厌违背民主地去欺骗别人,也讨厌人们来欺骗自己。

但在鲁迅的爱情中,他却是遭到了几次接连不断的欺骗,而这些骗局的主角,便是朱安。

1906年,鲁迅正安心于日本求学。

突然之间,他收到了来自家中的信件,信中鲁瑞仅仅向鲁迅表明了一件事:病危,速回。

鲁迅15岁丧父,他现在能往外求学的所有支出,皆是母亲变卖首饰所得。

所以,倘若母亲再次出现意外,那么对于鲁迅而言,他仅剩的亲人,只剩自己的两个弟弟了。

于是,鲁迅想都没想,当即购买了前往中国的船票,返回家乡去探望母亲。

但待他抵达绍兴老宅的时候,家中没有他预想中的静谧,反而处处张灯结彩,仿佛在迎接一场喜事。

而母亲亦是与家人一起,于家中各处忙活,丝毫没有一丝生病的样子。

这时,鲁迅恍惚间才明白,原来母亲生病是个幌子,是骗他回家结婚的幌子。

虽说鲁迅不愿与朱安结婚,但现在事已至此,只能将错就错,“盛装出席”地参加了自己的婚礼。

鲁迅戴上了早已剪掉许久的假辫子,同时又穿上了家人精心准备的中式礼服,于家中,等候着新娘朱安的到达。

后来,随着外面呼喊声越来越大,鲁迅知道,朱安马上将要抵达周家了。

又过了没多久,一架轿子,自朱家的方向,缓缓朝着鲁迅走来。

待到轿子停稳后,鲁迅并没有选择上前将轿子的门帘掀开,反而朱安却是忙不迭地率先下了轿子。

首先映入众人眼帘的,不是盖着盖头的朱安,反而是一双中规中矩的绣花鞋。

与众多封建女子不同,这双绣花鞋出人意料的是一双普通的绣花鞋,并非小脚所穿的鞋子。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双大脚的主人,将会是鲁迅的新娘子朱安。

在众人的记忆中,虽说朱家有着些许资产,但他们并不记得朱安已经放了足,甚至还将脚恢复至之前的样子。

正当众人对此疑惑时,皆因轿子太高,而朱安亦是下轿过于慌忙,她脚上的绣花鞋,竟然掉了下来。

人们定睛一看,才明白为什么朱安突然之间就变成了“大脚”。

她将自己原有的小脚裹了起来,并在这个大了许多的绣花鞋中,塞了许多的棉花,得以填充绣花鞋的其余空间。

一时之间,朱安失了神。她当即连头上的盖头也不顾,赶忙将绣花鞋穿上。

但虽说她动作很迅速,但这件事,却是被围观的众人所知晓。

鲁迅于家园之中,也知道了此事。

朱安本以为鲁迅会生气,或与婚礼上大发雷霆,但事实却是,鲁迅很“听话”地完成了婚礼的整个流程。

婚礼的热闹程度,亦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待到夜间,朱安于新房之中,等待着鲁迅来掀起盖头之时,却是等了一夜,没有听到门栓之上传来的任何动静。

第二天,鲁迅将自己锁入书房中,一步未曾踏出房门。

第三天,鲁迅离开了书房,只身前往日本。

临别前,他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目的地,甚至包括最为亲密的母亲与新婚燕尔的朱安。

待朱安再次与鲁迅长居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1912年,彼时绍兴城的周家祖宅已经被卖给了绍兴城的一名大地主,而鲁迅,则是于北平城买了一套院子供家人居住。

虽说如此,但鲁迅却还是每日与朱安交流甚少,甚至有时,他们一天可以一句话不说。

其实倘若朱安舍得放弃自身的执念,听从鲁迅的建议,前往学堂学习,他们二人的关系也不至于此,但其却是没有选择这样做。

直至后来,鲁迅因故离开北平,南下寻找许广平之际,朱安心中所想,依旧是平静地度过自己的生活。

她不允许她的世界中出现一丝改动。

鲁迅固然可以给朱安一个孩子,也给她一个心理依靠。

但他却没有选择这样做,鲁迅明白,自己一人受苦早已足够,就没有必要再让孩子与自己一样,变成婚姻的牺牲品。

曾经,鲁迅建议过朱安,让她以周家义女的身份改嫁,而周家会给予她应有的援助。

可是,鲁迅得到的答复,却是明确地拒绝。

朱安认为,虽说鲁迅不在身边,但她却是不想改变现在的生活。

每日与鲁瑞一起虽说清闲,但却是作为女人应该做的事。

反而,四处抛头露面,总归会为自己惹来非议,而这,又不是自己所愿看到的。

最终,鲁迅只能以丈夫的身份,赡养朱安一辈子。

即使,他从未喜欢过朱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