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二三。

最近,网络上很热闹。

除了那个大家都知道的大瓜之外,还有一件事也被广泛传播。

这便是“不存在的同学(潘博文事件)”。

本来这是知乎上的一个帖子,为网友们讲述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

简单来说,作者和一位L姓的同学以及潘博文,一同进入废弃的宿舍大楼捡羽毛球,但潘博文从此再也没有出来。

更离奇的是,除了作者和同行的那位L姓同学,所有人都完全不记得潘博文,连学生名单上也没有了他的名字。

但作者却清清楚楚记得关于潘博文的一切,而他的L姓同学也知道潘博文,可除了他们两个,其他所有人都不知道潘博文的存在。

OK,结束了。

故事很简单,但却细思恐极。

有人说,这就是作者胡说八道,虚构了一个假故事而已。

有人说,潘博文是存在的,只是去了平行时空,大楼的负一层,就是平行时空的奇点。

也有人说,其实是作者自己和L姓同学,通过那个奇点来到了我们的这个平行时空。

为什么会有人冒出“平行时空”这个说法呢?

科幻电影看多了?

不。

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觉得这个世界其实存在着很多BUG

来来来,这里就先跟大家说说这些BUG。

首先,网络盛传关于一些“感觉已经死去,但却活着的人”。

比如午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位,先想一想,你们是否听说过关于午马“多次死亡”的事情呢?

午马事件是指午马在2014年2月4日凌晨因肺癌病逝,享年71岁,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所以称为午马事件。

但是在2013年的4月份,网上就有人曝光了午马去世的消息,成龙还为其抬棺,甚至还有照片,而且其死后发生的事情与2014年的如出一辙!

有人认为第一次是谣言,还有人认为自己清楚的记得午马已经死过一次了,这是时间线重置了。

因此人们将午马的两次死亡称为午马事件。

这个矛盾事件被爆出后,网友就炸开了。

广大吃瓜群众纷纷表示,一定是时间重置了!

午马的死亡时间确实是2014年2月4日,之前出现的帖子是穿越了!

只不过,第二年午马真的去世了,抬棺的还真有成龙!这就比较有意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继续往前挖,早在2006的时候,就有午马先生死亡的新闻流传于网络!

当时网络传言倩女幽魂中演燕赤霞的叫午马的演员去世了。

很多人表示可惜,演出倩女幽魂这般经典的人又走了一个,而且确实有不少人对于这个新闻是有印象的。

说完午马,再说一个,哎这个厉害了,被传多次死亡,可人家活着呢!

这个人就是郑则仕

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是否有听说过肥猫去世的呢?

而郑则仕真的因为被传去世太多次,自己都出来辟谣了。

网上甚至还爆出郑则仕死于心脏病……

竟然有这么准确吗?

正因为出现了一些关于记忆偏差的事情,有些人相信这是所谓的 “时间重置”,意味着两种可能:

a. 我们回到了过去,但有些事情已经改变 —— 科学家为拯救地球回拨了时间,引发蝴蝶效应;

b. 我们穿梭于平行宇宙中。

不仅仅我国出现过类似的事件,其他国家也是存在的,网友们看到某一个明星的时候,总会时不时冒出一个念头:

哎,他不是死了吗?怎么又出来了?”

在世界范围内,这种讨论被归纳为 “曼德拉效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曼德拉效应是一个心理学效应,指大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与史实不符,支持这一论点的人认为人们的生活已经从原本的平行宇宙透过时空跳跃进入现在的平行宇宙,而反对者则认为这并不存在。

目前,主流科学界没有科学研究证明这一“效应”的真实性。

许多人表示,在自己的记忆中,南非总统曼德拉“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在监狱中死亡”,但现实是曼德拉没有在20世纪80年代死去,后来还被释放,还当上南非总统,直至2010年时仍然在世(曼德拉在2013年才逝世)。

但是,原来早于2010年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自己清楚记得,曼德拉在8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在监狱中离世。

提出的人能够陈述当年自己看过的报导、葬礼的电视片段,甚至是曼德拉遗孀赚人热泪的演讲。当这个说法提出后,得到大量网民回应,表示有相同记忆。

此后,相类似的事件在全球各地不断发生,在2015年和2018年成为爆发的高峰,之后余波还在持续。

2013年,曼德拉去世的新闻自发布之后,世界各地的人发现自己对曼德拉的记忆出现了混乱,从死亡时间到死亡原因都出现了不同的记忆。

这种现象之前因为“对事情持有错误的印象”而知名,曼德拉效应其实只是一个新名字而已。但也有很多情况,是现实与人的集体记忆一出现不符,就会被人为标签为“曼德拉效应”,而不知道它是否真的属实、是否真的可以被归类于曼德拉效应的范畴之内。

许多人认为曼德拉效应是 “既视感” (又名海马效应) 作祟,对没有经历的事情或场景有似曾相识之感。

根据一份2004年的 调研,约三分之二的人产生过这种幻觉。既视感产生的原因是,人类把记忆分门别类储存,而当前场景的某些东西刺激到了某个记忆,于是又浮现在脑海。

好了,晦涩的讲解结束了,下面进入“大家猜猜猜”环节,看看下面有没有你们的“曼德拉效应”呢?

北极:

北极在世界地图上从未有过白色的、像南极大陆一样“冰帽”,但很多人在世界地图上看过北极有明显的白色。

嗯?没有白色的部分吗???

澳大利亚:

同样是世界地图,你会发现世界地图的澳洲距离印尼非常近,反而距离新西兰比较远,并且在澳洲下方留出了很大一块海洋;但是在人们的记忆中,澳洲距离印尼较远、靠近南极、新西兰也距离澳洲很近。

什么?澳大利亚不是紧挨着新西兰吗?

美国:

美国国家形象的拟人化山姆大叔,很多人记得他的帽子上除了蓝底白星,应该还有红色条纹、犹如美国国旗,但实际上他的帽子却是纯白色的、只有蓝底白星而已。

啊?没有红色条纹?

米老鼠:

美国米老鼠穿什么衣服,很多人回忆是背带裤,但其实是上半裸的短裤,根本没有背带。

不是吧,我记得有背带裤啊!越想越有啊!

西游记:

《斗法降三怪》,师徒几人来到车迟国,与三个妖怪国师斗法;老大虎力大仙失败被砍头,孙悟空变出狼狗将它的头叼走,在大家的记忆中,羊力大仙分明下了油锅,鹿力大仙剜心而死。甚至还有人说出羊力大仙在油锅中因为有冰龙而毫发无损,孙悟空请来龙王将冰龙收走,才比试成功。可这些镜头去哪儿了?

怎么样?

看到上面这些,你们是否跟我一样也感觉哪哪都不对了呢?

莫慌莫慌,听我慢慢道来。

先说一下平行宇宙啊,有人说遇到这样的情况:

当他们看到一件事或者一个人的时候,竟然有一种曾经见过的感觉

对,可以说是“预知梦”或者“预知感应”。

原来就见过这个场景,后来还真的碰上了!这期间遇到的人,看到的东西和说的话竟然都一样!

好神奇哦!

这不可以说明是“平行时空”了吗?自己在另一个时空见到了,然后这个时空后来发生了!

你们遇到过吗?

有时候梦里出现过的事情,现实世界也会上演一遍,特别是某个场景就明确的知道自己以前梦到过,并且有些很强烈的熟悉感。

但很多人说这种事情总是初中高中阶段比较强烈,之后就越来越少出现了。

对于平行时空这个东西,我不敢妄言。

毕竟我没有真的见过。

说不定真的存在呢?

试想一下,如果真的有平行时空,你们想看看那个我,在干什么吗?

给你们一个机会!

一!

哦,原来我在冲凉啊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见笑了!

行了,你们都看到那个平行时空的我了,但我知道,你们还是更喜欢现在的我,对吧?

有些人因为“预知梦”,而将“曼德拉效应”以及午马、郑则仕等人的去世消息等等,都归结于世界的BUG或者是时间重启。

我个人觉得,其实是不一样的。

“大家坚信羊力大仙下了油锅,是因为台词 ‘滚油锅里如同洗澡’,让人听到后产生看过下油锅片段的错觉”,看来是大家把自己欺骗了。

同理,动画版 《西游记》 里有冰龙在油锅里被老鹰叼走的画面,正好和观众脑补的段落十分相似。

午马先生在 《落叶归根》 中饰演一位诈死的老人,给大家留下了与死亡有关的印象。

其次,香港演员董骠于06年病逝,他与午马都是万年绿叶老戏骨,难免让人记混。当然,最重要的,董骠的葬礼也由成龙抬棺。

而肥猫郑则仕极有可能与08年逝世的演员肥肥沈殿霞记混。

这两位共同点挺多,都来自香港,体态富饶,名字里都有一个“肥”,肥肥和肥猫。

可为什么每个人的记忆都一模一样呢?或者说为什么被去世的只有这几个明星、被删减的西游记只有这几个段落?

答案也很简单,因为内心暗示会让人倾向于去相信,就像你最开始根本回忆不起来上面提到的明星已经过世,可读到现在已经完全赞同这个结论,并且迫切想知道答案一样。

我们被错误的记忆细节影响,互相暗示,继而深信不疑。当我们形成了集体虚假记忆时,开始反推事件的真实性,自然只能得到平行宇宙或者时间重置的结论。

估计还有人嘴硬,觉得自己的记性很好,不可能有问题!

得得得,最后再举一个例子,看看你们的记忆如何:

你看过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吗?

其实没有这部电影,它叫做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我们回到潘博文的事件上面。

我虽然相信有平行时空,但这件事里面我觉得没有涉及到,之后,作者也出来辟谣了。

答主后发文解释潘博文是自己为了缓解孤独而创造出来的“幻想中的伙伴”,也称Tulpa。

Tulpa发源于藏传佛教,是一种使用精神力量显化物体的神秘学概念,近年来成为互联网上的小众亚文化。

Tulpa爱好者们还建立了一套主动创造“幻想中的伙伴”的教程,试图听到甚至看到这个想象出来的虚拟人物。虽然听起来很玄乎,但想象朋友这个现象,在现代心理学中并不是新鲜事。

这里说一说我的观点,虽然我并不认同潘博文事件中的“平行时空”,但对于“幻想中的伙伴”,我是相信的。

因为我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伙伴”。

虽然他现在已经离我而去,但他的样子,我依然可以给大家描述一下。

他的名字好像叫轩轩,短发、白净、没有戴眼镜,爱笑,声音小小的。

我特别羡慕他,因为,他不用上学。

当我快乐、激动的时候,他就出来跟我分享我的快乐,听我讲我的趣闻。

当我孤独、悲伤甚至被欺负的时候,当我不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说给父母的时候,他就会来找我,安慰我,甚至愿意帮我出气。

本来我的伙伴只有我知道,但有一次,被我妈妈发现了。

当时我跟他在房间里看书,我看了一会觉得没意思跟他聊起来,可能聊了十几分钟了,我一回头,看到我妈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后面了。

我到现在还记得她的眼神。

她以为我中邪了。

我妈当时尖叫地逃出去了,我听到她跟我爸说我对着空气不停地说话!

我爸反应到没那么激烈,只是后来跟我的次数多了,主动跟我说话。

开始我以为他懂我,知道我有个伙伴,但后来才知道,他只是觉得因为他陪伴我的次数少,我的脑袋出问题了……

估计大人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对着空气说话,也许跟我妈的反应应该差不多。

说真的,我们没有中邪,这也不是什么灵异事件,我们只是跟我们的“假想伙伴”玩耍罢了。

但当我越来越大,他来找我的次数变少了。

第一次当我意识到他消失的时候,是我喜欢一个女孩的时候。

我告诉轩轩,自己很喜欢那个马尾辫,笑起来有酒窝的女孩。

轩轩为我高兴,但是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有了她,我就放心了。”

当时我还不明白轩轩为什么这么说,这样说好像我的父母一样的口气哎!

我的心里装进了那个女孩,脑子里也全是她的影子。

不知不觉的,轩轩在我生活中出现的越来越少了。

最后一次见到轩轩,是在体育课上。

我正跟我喜欢的女孩说话,轩轩抱着一个篮球远远地出现了。

他从来不打球,为什么那天会拿着一个篮球呢?

我不懂。

轩轩冲我摆摆手,露出了一个暖暖的笑容,嘴巴动了动就转身走了。

我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但后来我发现,再也见不到他。

也许就在那一天,他,已经离开这座城市。

轩轩,就是是我的假想伙伴,我相信,你或者你身边的人,说不定也有这样的伙伴。

在心理学上,“假想伙伴”是被个体命名、在日常对话中会被提及或者可以直接交流互动的角色。

事实上,“假想伙伴”在生活中屡见不鲜。

美国大学教授在此领域有近30年的研究经验,她表示,西方大部分对此研究中的抽样统计都表明,有一半左右的儿童有过“假想伙伴”。

研究显示,中国5至6岁的儿童有40%左右拥有“假想伙伴”。

那么“假想伙伴”是一种心理疾病吗?

“假想伙伴”作为一种脱离现实的“幻觉”,曾经被认为是一种人格缺陷或者心理障碍。

但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它就开始被视为一种无害甚至积极的儿童心理发展象征。另外,即便孩子成年后,想象中的伙伴依然存在,也很少有人表示受到困扰,影响到正常的社会生活。因此,“假想伙伴”已经被普遍认为是孩子在正常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

这种假想伙伴,有的时候纯粹就是虚化的,没有具体形象的,但也有时候会被具象化,比如女孩的洋娃娃、男孩的小动物玩偶之类的客观物件被孩子赋予人格。

在潘博文的故事中,作者称自己在初中时期经历了人际排挤,内心十分孤独,因此潘博文这个形象,出现在了作者的精神世界里。

有人可能觉得“假想伙伴”等于“第二人格”或者“多重人格”,其实它们是不同的。

“假想伙伴”出现后,不会影响你的主人格,只是你多出一个“朋友”,你们之间会沟通会互动。

“多重人格”不一样,一旦出现第二或者多重人格,主人格就会暂时被替代,甚至出现记忆遗忘。

关于“假想伙伴”,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

《爱情公寓》里的关谷神奇。

他一直以为自己有个朋友叫马里奥,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在关谷的心中,马里奥一直都在他的生命中陪伴着自己。

这个马里奥不就是关谷神奇的“潘博文”吗?

也许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潘博文”,也许每个人的“潘博文”最终都会离去,希望你们能够和自己的“假想伙伴”度过快乐的每一天吧。

后记

最后再叨叨一下。

“平行时空”也好,“时间重启”也罢,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

希望各位在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少看点那个什么穿越啊、科幻啊之类的东西。

本来就是看了乐呵,你们还当了真!让我说啥好!

哎,算了算了,我继续看我的《旺达与她死去两次的爷们幻视》吧……

可怜的幻世,足足死了两次啊!

还有旺达,呜呜呜,尽管你的魔法高强,但终有醒来的那一刻。

哎,对了,这里面的幻世,就是旺达的“潘博文”啊。

希望旺达幸福……

PS:

哎,我又回来了!

各位可以留言给我说说关于“潘博文事件”的看法哈。

当然如果你们相信“平行时空”,也没有问题,大家一起聊聊嘛。

如果你们也有你们自己的“假想伙伴”,欢迎给我说说!

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