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二秦关终属楚》曾经描写到:"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如今看来,此话用来形容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关系再合适不过。从备受侵略到扬眉吐气,从远远落后、拼命追赶到一骑绝尘,现在的中国一雪前耻,成就了一个大国崛起的传奇。

历史上的中国曾经在日本的侵略与压迫之下变得满目疮痍,而这些年,目睹中国在百年抗争中崛起腾飞后,日本心态经历了哪种大起大落呢?

历史上的日本与中国

自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通过改革的方式扫除了国内的封建残余,整个国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跃成为了亚洲的强国。

那时候的日本秉持的是一种贸易立国的手段,政府直接控制国家的经济,所有的物资都由政府出面统一购买,而后再分发到各个企业。日本全面吸收了西方的国家治理政策,让其在短时间之内产生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彼时的中国究竟处于怎样的状态之中呢?清政府腐败无能,为了维护其统治对内镇压,对外卖国,曾经的东方巨龙在风雨飘摇的封建制度之中不堪一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4年,日本与清政府进行了海上的激烈交锋,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完败,彻底击碎了中国人民天朝上国的梦想滤镜。

从那个时候开始,日本面对中国便产生了极大的优越感,在日本人的眼中,中国原本就脆弱不堪,至于中国人更是愚昧无知的代表。

此后的百年间,日本一直对中国进行着政治、经济上的各种侵犯与掠夺。几次对外战争让日本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依靠这些掠夺来资源和资金。

日本大力发展国内基础设施的建设,其经济也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日本还趁此机会大力发展自己的军工企业,这为日本日后的侵略埋下了伏笔。

1931年到1945年,日本政府对中国进行了长达14年的战争。在这场双方实力差距悬殊的战争之中,中国人依靠不灭的斗志最终赢得了胜利。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永远铭记那一年,因为那是所有的日本人都不愿意回忆的伤痛与耻辱时刻。近百年来,中国一直苦苦追赶着日本,那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第一次战胜了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承受了重大的打击,国内经济全面崩溃,整个国家残破不堪,基础设施建设也遭到了破坏。然而日本在美国的帮助之下重获新生,其经济也再一次进入了快车道。越南战争、朝鲜战争,日本再次大发战争横财,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共同造就了日本新的辉煌。

从破败不堪的国家到成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日本也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那时候的中国也面临着战争之后满目疮痍的局面,而中国并没有美国那样所谓的伙伴可以依靠。

在探索正确的发展道路的过程之中,中国也曾经走过众多的弯路,日本经济腾飞的同时,中国或许忍受着自然灾害的威胁,人民痛苦不堪,或者经历了浩劫,整个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总而言之,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中国的总体实力根本无法与日本相提并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的腾飞

1978年,中国推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自此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78年到2006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到了210871亿元,增长了将近60倍。

改革开放的近30年来,中国在政治上保持稳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而在国防建设方面,中国取得的成就也相当可观。从最初的初级工业经济到之后的高级工业经济,中国已经建立起了全面的物质生产结构,彼时中国的众多工业产品的生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的宝座。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各种国际活动之中拥有了一席之地。

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1978年中国的人均GDP为149美元,而30年后,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2640美元,相较于改革开放之前已经增长了17倍。

国民人均寿命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显示着,如今的中国正在蓬勃发展,一改往日的贫穷与落后

在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的同时,日本国内却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状况。1985年,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以及英国在纽约签订了《广场协议》,几个国家达成一致意见,共同帮助美国解决巨额的贸易财政赤字问题。

彼时的美国在与其他各国进行贸易的过程之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制定了美元贬值的计划,与此同时,包括日本在内的五个政府也联合起来,共同影响外汇市场。

而《广场协议》签订之后,日本的经济发展却遭到了灭顶之灾。日元开始了大幅度的升值,国内经济泡沫迅速增长,其中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日本国内的房价迅速飙升,拥有自己的住房,对大多数的日本人来说都是极为艰难的事情。

此后日本的经济进入了长达十年的衰退期,面对国内的经济发展已经捉襟见肘,而中国内部的发展欣欣向荣,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经济差距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缩减。

在此期间,日本政府主动寻求与中国关系的缓和,双方建立了紧密的经济联系。日本虽然对中国的经济崛起颇为忌惮,但是因自身发展的需要,依旧与中国保持着双赢的局面。

在2002年之后的十年时间之内,日本对华出口的贸易总额比重从从前的8%增长到了20%,显然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地位正在悄然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过程之中,日本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虽然其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却根本无法与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成就相提并论。

日本政府为了尽快恢复经济采取了激进的财政政策,这导致了日本债务高台拔地而起。10年之前,日本的债务比重甚至达到了230%。随着经济陷入迟缓时期,日本的国际地位也缓慢下降。

与此同时,中国在亚洲地区赢得了众多国家的称赞,逐渐走向了国际舞台的中心。中国与日本的力量发生变化的同时,日本一直尝试着减弱中国在亚洲地区的领导地位。

日本企图通过推行共同的价值观等政策,瓦解中国在亚洲事务之中的优势地位,然而其自身综合实力的下降决定了他所有的努力终究不过是黄粱一梦。

为了摆脱对中国经济的依赖性,日本开始寻找新的战略伙伴。日本加入了国际经济组织TPP,企图利用它制约中国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然而TPP规定对所有的行业都推行零关税的政策,这让日本的农业承受着巨大的损失。

专家估计,加入TPP 会让日本损失312亿美元,然而TPP也能为日本创造333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如此看来,加入TPP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日本的收益。

尽管日本政府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已经绞尽脑汁,却依旧无法阻挡中国进步的步伐。2010年,中国超越了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也意味着,在百年的抗争之中,中国终于超越了日本,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大国。

反观如今的日本,其发展不尽如人意。曾经的日本一直想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却始终被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拒之门外,而中国一直发挥着在联合国的稳定作用。

如今的日本经济发展也陷入了困境,有专家曾经分析,现如今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仅仅只有1%,他在9年之前甚至还出现了0.7%的负增长态势,而那时候的中国,正在以8%的经济增长高速度一骑绝尘。

日本的大起大落

看着中国崛起,日本内心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大起大落?

首先,最初的日本人是十分傲慢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在美国的帮助之下迅速崛起,那时候的日本延续了历史上的傲慢态度,对中国的发展不屑一顾,也从没有产生与中国平起平坐的想法。

无可置疑的是,傲慢阶段的日本在经济实力上足以碾压中国,事实上,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承认自己的落后,也一直将发达的日本作为中国的学习榜样。在日本面前,中国只是一个初学者,也是处于弱势地位的。

随后,在改革开放之后的30年,日本对中国是十分恐惧的。在改革开放的前几年,日本政府看着中国经济增长的高速度虽然产生了恐惧,却依旧对自己国内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然而当日本的经济面临着众多的困境,而中国的发展速度丝毫没有降低的时候,日本政府内心的恐惧已经逐渐加深,这种恐惧在中国能够与日本平起平坐的时候到达了巅峰。

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不同,日本与中国有着血海深仇,抗日战争时候,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中国未曾有过一刻的遗忘。

也正因如此,日本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感,他害怕中国的报复。那时候的日本已经自顾不暇,一旦中国对他进行多方面的制裁,其后果也不堪设想。

显而易见,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已经与日本产生了明显的实力差距,中国不论是人口还是面积上都足够碾压日本,其经济发展潜力不言而喻。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的发展势头至少还可以保持若干年,日本已经连续20年经济只有微弱的增长。

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日本曾经为了自身利益的发展寻求与中国关系的缓和,然而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日本的外交关系也陷入了停滞甚至是后退的困境之中。

2001年,日本首相在领土问题上与中国进行百般纠缠,参拜靖国神社,甚至大力鼓吹进行军事斗争。

此后短短六年的时间之内,日本频繁更换首相,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之中。8年之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称钓鱼岛是日本的领土,这也让中国与日本的关系再次进入了冰封期。

与此同时,日本在中国的边境百般挑衅,台湾问题、南海问题,全部都有日本的身影。显然中国的崛起对日本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他拼尽全力阻击中国,遗憾的是,它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最后,近几年来,日本对中国的崛起似乎已经进入了适应阶段。在疫情席卷全球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是日本的3倍。面对中国与日本之间日益增大的差距,日本政府虽然绝望,却始终有心无力。

从最初的傲慢到之后的不可置信,从发自内心的恐惧到想方设法地阻碍,从无法接受到无可奈何再到如今的缓慢适应,日本如同一只温水之中的青蛙,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力逐渐减弱。未来的日本究竟会呈现怎样的模样?

选择一个所谓的大国依靠,在缓慢的经济增长之中成为一个逐渐后退的国家,曾经的大起大落已经暗示日本:如今的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竞争,日本甚至失去了进入决赛圈的资格。

如今的中国已经今非昔比,却并不应该为此而沾沾自喜。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综合国力才是衡量国家力量的基础。每个国家都在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之中崛起。

尽管如此,我们依旧需要将目光转移到自身发展上,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际力量才能拥有话语权。中国未来将要走向何方,永远由自身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