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洪 (赤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车到赵李桥,一股砖茶特有的香气就扑面而来,浓郁,好闻。闻香识茶乡,这是这个茶叶名镇的气味名片与索引。

透过朝东的落地式玻璃墙,我看见一行绿竹,枝叶婆娑,竹影斑驳,传达盎然生机。随后参观生产车间。四柱砖茶冲压机旁,工人并不多,他们正一刻不停地操作。深褐色陈年老叶在布袋里蒸热,再被倒进模具,铺上一层,压上一块模板,再铺上一层,又压上模板,如此者再。开机冲压,成型。冷却后,工人们用力摔打模板,终于,巧克力状的砖茶从模板上脱落,被堆放在生产线旁。车间侧一间小屋,光线昏暗,热如蒸房——那同样是砖茶制作流程的一部分。

午后的阳光下,我们到达羊楼洞。这始终是茶镇赵李桥最令人瞩目的一隅。我们看了羊楼洞新街的万国茶市,工人们仍在紧张抢建,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茶事盛会:“一带一路一茶”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大会。这应该是至少百年间羊楼洞最大规模的兴造,堪称山乡巨变。从中,可以瞥见赤壁人的宏大气魄与急切心情:再造赤壁茶叶辉煌。

在羊楼洞青砖茶博物馆前,我们停留了很久。我想,赤壁茶乡当年盛极一时的风华,正从壁画上走下来。

很多年前,我长时间注视着赤壁西北,一个江流边的古战场:三世纪初年,一次意义深远的大规模战事,就发生在这里。后来,我的视线转向赤壁西南,那里的莽莽群山。赵李桥以及更古老的羊楼洞,就坐落在这里。它一直以茶,尤其是紧压的砖茶名于世。可以说,赤壁进入中国历史,第一次因为战争,第二次因为茶。

更后的后来,我知道了,近代羊楼洞,其实是可以纳入全球史视野的不多的中国村镇之一。在长达几个世纪里,“闭关”“海禁”之下,中外“互市”、交流与贸易其实不绝如缕,二者构成复杂的对峙与缠绕。茶叶就是重要的例证。

还在几个世纪前,中国茶叶就经过漫漫长旅,终到欧洲及亚洲极北等地区,成为可居的奇货,成为世界“食货志”的一部分。我在“世界文学”中,勾稽出不少涉茶场景、茶事,证实中国的茶叶构成别处的生活日常,与那些“远方的家”亲密与共。当然,它们不一定都产自羊楼洞茶区,但也肯定有一部分和羊楼洞有关。羊楼洞是与全球这样一些场景联系在一起的:英伦三岛、西伯利亚平原、伏尔加河、高加索山脉……茶园、帝国、“全球化”,这里面该有多少故事?并且,它在自身被兵的情况下,艰难承接了欧亚万里茶道源头的迁移,它是怎样做到的?由此我相信,今天,有必要重新修订近代史。那应当是经过仔细分辨的差异化叙述,前“全球化”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将藉此得以审慎展开。

再一次的赤壁西南之行,如同打开一份“秘卷”,我们增补了许多赵李桥/羊楼洞知识。它也又一次提示我,可以且应该在全球性视野中观察、思考赤壁及其茶史。它曾经见证“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如今,“转向”正在发生,新的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到来。复兴是这里的关键词。茶香缭绕的赤壁,将见证这一切。

责编:丁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