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读最美的诗词,品最燃的历史。欢迎关注加转发【来看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无法绕开的一个历史人物,他的一生毁誉全都达到了巅峰。他死后,当年《新民报》发表评论说“青年时代的陈独秀,向宗教宣战,向偶像宣战,一种凌厉之气,不失为一个先驱者,晚年是一个较有操守者。”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将陈独秀视为“思想界的明星”,1936年他曾经对斯诺说道:“陈独秀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任何其他人”。虽然后来在文化大革命时被诬陷“汉奸匪帮”“投机革命”“窃取党的总书记”,但历史的一切烟云消散之后,他终归还是一个集毁誉一身的政治人物。

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在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组合,建立曹魏的三曹、驰骋文坛的三苏都是如此。而在民国时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老子不行了,儿子跟着来,而且,一个比一个厉害!”

说的就是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他们革命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绚烂异常。

在父亲的影响下走向革命

1913年,陈独秀在北京是反袁斗士,声名鹊起,但也给家人带来了诸多的危险。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为了躲避北洋军阀的迫害,离开省会安庆返回老家安徽怀宁避难。

直到1915年,两兄弟被陈独秀接到上海读书,此后一生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怀宁。两年间,陈延年在法语学校补习,而陈乔年由于年岁较小由父亲亲自辅导。

这段时间,陈独秀在上海发动了震动全国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各种各样的新思潮纷涌而入,让那些有追求的年轻人眼前一亮。

陈延年、陈乔年跟随在父亲陈独秀的身边,无疑与这些新思想接触颇深,他们如同无数的进步青年一样,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各种新书刊,吸收着新思潮。

那个时候,他们眼里的父亲就是最大的偶像,他的一言一行都是那样伟岸。父亲不只是他们身体的赋予者,更成为了他们思想的引领者。

留法同学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9年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全国兴起,1919~1920年间先后有20批约1600多人到达法国勤工俭学,来自全国18个省,以湖南、四川、河北青年为多。其中一些人,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周恩来、蔡和森、邓小平、陈毅、王若飞、李富春、李维汉、徐特立等是杰出代表。

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俩也为之心动,毅然决定加入这滚滚浪潮。2020年2月,他们抵达了法国巴黎,一边读书一边做工。在此期间他们结识了赵世炎、周恩来等共产主义者,并受到他们的欢迎和帮助。

1922年间,他们热情参与了“中国少年共产党”的筹建,成为“少共”的第一批成员,同一年兄弟俩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随后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至今我们都在传唱的《国际歌》的中文歌词,正是陈乔年与他人合作翻译的。

1923年,陈延年、陈乔年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同王若飞、赵世炎等同学共计12人由法国进入俄罗斯,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这也为兄弟俩日后归国参加革命工作打下了坚固的思想基础。

分别与文豪鲁迅发生交集

1924年,兄弟俩分别回国,哥哥陈延年奔赴广州,陈乔年去往北平。

先说弟弟陈乔年与鲁迅的交集。

他回到北京后,担任中共北方区委组织部长,在父亲的老朋友李大钊的直接领导下工作。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平病逝,他跟随李大钊共同发动30000多群众参加追悼会,宣传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这年6月,他们又组织了规模巨大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示威游行,声援上海工人的英勇,参加的人有学生、工人市民甚至是郊区的农民。

北方的民众运动如火如荼,这与身为组织部长的陈乔年密不可分。虽然成绩可喜,但他却不盲目乐观。这年11月,掌握北平的奉系军阀内部发生纷争,北方区委很多同志提出来要积极联络国民军,组织工人群众发动“首都革命”。陈乔年就在会议上指出,当时北平的革命武装没有真正建立,国民军虽然倾向革命但态度不够坚决。最后区委没有听从陈乔年的建议,毅然发动“首都革命”遭到惨败。

1926年3月18日,陈乔年与李大钊、赵世炎一起领导200多了群众团体5000余人在天安门集会,抗议八国最后通牒。当政的段祺瑞命令军警开枪镇压,当场打死学生刘和珍等47人,打伤李大钊等200余人。这就是“三一八惨案”。其实当时陈乔年就在请愿团的最前面,他不顾安危组织大家撤退,胸前被军警的刺刀刺中一刀。

但在第二天段祺瑞政府的公布令中却没有陈乔年的名字,因为他一直是以地下党员的身份在活动,隐蔽工作做得很好。更为诡异的是在这份48人的通缉名单中,没有参与其中的社会名流鲁迅赫然在列,名列第21位。后来鲁迅曾多次谈起被段祺瑞政府通缉的事情,在自传中曾写道:“北京大学教授陈源说周树人就是鲁迅,由此弄得段祺瑞着呢孤独将我撤职,并且还要逮捕我。

鲁迅为“三一八”惨案深情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死地》《无花的蔷薇》的好作品,这些是后话。

再来说哥哥陈延年与鲁迅的交集。

也正是“三一八”惨案被通缉之后,鲁迅愤然离开北平,先是抵达厦门短暂停留,再经过香港来到广州。而此时陈延年正在广州担任中共区委书记。

1927年2月7日,中共广东区委领导下的学生运动会创办周刊《做什么》,并请陈延年题写创刊词,他写道:那些成千成万的,最受侮辱咒骂的奴隶们已经纷纷站起来……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

第二天,傅斯年、徐文雅去看望鲁迅并带上了新出版了《做什么》三本。鲁迅看了陈延年的创刊词,想起10年前在北平听过陈独秀的长子也叫陈延年,就询问是否是同一个人。当确定之后,他表露了想和陈延年建年的愿望。

陈延年得知这一情况后,托毕磊向鲁迅表达了敬意,并表示将找机会上门拜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过多久,3月25日这天车研究只身来中山大学拜访了鲁迅。两个人交谈了众多话题,特别是去昂过的形式和国共两党的关系。这一天鲁迅在日记里记下了“午后陈安仁来”6个字,这是陈延年与鲁迅的第一次见面。

接到调令,陈延年将于4月1日将赴武汉任职。在头一天3月31日他专程来与鲁迅告别,那是一个多云的日子,短暂的见面让两个不同辈分的人有了相知的感觉。鲁迅再一次记下“陈安仁来”,这是他们第二次见面,却也是最后一次。

鲁迅先生记日记总是会把重要人物的往来记录下来,而两次与陈延年相见却记录的是“陈安仁”这个名字。首先因为当时陈延年是国民党右派痛恨的危险人物,不宜直接记在日记里以免带来麻烦。其次陈延年是安徽安庆人,所以用“安”字,而其父亲陈独秀是自己的老友,自己将陈延年视为“老仁侄”也是极妥当的,因此才化名“陈安仁”。

公开批判父亲犯下的错误

1927年,陈延年从广州赶到武汉,为的就是带团参加党的“五大”,这次会议也是陈独秀父子3人难得相聚的时光,但也正是此时两个优秀的儿子全都走上了批判父亲陈独秀的立场。

这一年的4月,蒋介石已经举起了砍向共产党人的屠刀,但作为党的领导人陈独秀却依旧对其抱有幻想。5日,蒋介石与汪精卫商讨“反共”方法。6日陈独秀与汪精卫发布《共同宣言》,还在为蒋介石作辩护,要求全体党员与蒋介石精诚合作。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强行收缴工人武装,共计杀害共产党员300余人、逮捕1000余人,还有5000多人失踪。同步,在北平在广州也发生了反革命政变,整个政局一片阴霾。

4月27日-5月11日,党的“五大”在武汉召开。会议的主题是确定紧急时期的任务,也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陈独秀依然当选为党的总书记。而就在开幕的第二天,陈乔年的领导也是精神导师李大钊在北平被送上了断头台,他“神色未变,从容就义”。

在会上,陈延年、陈乔年两兄弟都对父亲陈独秀采取的右倾政策进行了抨击,表达了坚决反对。陈延年表态说“我虽然是陈独秀的儿子,但我是共产党员,我坚决反对妥协退让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陈乔年被选为五届中央委员,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但其在会议上同样对父亲提出了批评。

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儿子反对老子,还可以大张旗鼓地说出来,就像此后的蒋经国在俄罗斯也曾经在报纸上大骂蒋介石,还声称要脱离父子关系。

那是一个公私分明的时代,陈延年、陈乔年不是不尊重自己的父亲,只是在共产主义信仰面前,更尊重的是事实和真理。

比如陈延年从来不端知识分子的架子,经常穿着工人服装,同黄包车工人一起拉车,慢慢建立起与工人的感情来。

相隔一年在上海被捕牺牲

兄弟俩在参加完“五大”之后又各自去到不同的岗位,只是命运无常,仅仅不到2年时间,兄弟俩都在上海被捕并都被杀害了。

先说哥哥陈延年的牺牲。

“五大”之后,陈延年被党派到上海任中共浙江区委书记。6月26日,在恒丰里104号(现在山阴路68弄90号)正在召开江苏省委城里大会,王若飞传大中央的人名,陈延年被委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

会议进行中收到情报,一个交通员被捕了,陈延年立马叫停了会议。但下午的时候,陈延年等人冒险回到会场销毁重要文件,不幸被捕入狱。

交通员叛变但其根本不认识陈延年,被捕后他就自称是受雇来这里做工的,化名叫陈友生,起初抓获他们的敌26军将其当作一般共产党关押在龙华监狱。

赵世炎、王若飞在外积极营救,甚至都谈好了给办案人员800大洋就放人的条件。但狱中陈延年写信给汪孟邹求救,这封求救信最终却害死了他。

信中写道“我某日在某处被捕,现拘押在市警察局拘留所。我是工人,不会有多大嫌疑,现在我的衣裤都烂了,请先生给我买一套送来。”署名是“陈友生”。

汪孟邹收到这封求救信后确定了陈独秀的儿子陈延年,于是他立马去找胡适帮忙,而正是胡适的一番好心办了坏事。胡适想起蒋介石身边的红人吴稚晖,数年前这个人曾经帮助陈延年赴法留学,于是将这封信转给了吴稚晖。

不料这是个典型的小人,此时已经是个不折不扣的反革命,拿到信件事大喜:“好了!好了!老陈没有用了,小陈可怕,胜过其父10倍。捉到小陈,天下从此太平。”

吴稚晖将陈延年的真实身份告知了上海国民党警备司令杨虎。杨虎是“四一二”大屠杀的刽子手,其杀害的共产党员和群众不计其数。在将抓获共党上海负责人陈延年的消息上报蒋介石。

这年7月4日,陈延年被押赴龙华刑场。敌人喝令他跪下,他至死不屈,几个人强行将其按下,但敌人一松劲他就一跃而起,敌人恼羞成怒乱刀将其砍死在刑场。此后,蒋介石还严令不准收尸,次日在《申报》刊登《铲除共党巨憨》一文。

再说弟弟陈乔年的牺牲。

在武汉任中央委员的陈乔年,听闻哥哥牺牲的消息,悲痛的很多天都水米不进。同年冬天,他主动请缨调任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长,决心要在哥哥战斗过的地方继续战斗下去。

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下,他不断变化斗争方式,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冒着生命的危险,经常深入工厂、机关和学校,进行思想宣传,发展同志,很快就将被破坏殆尽的党组织恢复了起来。他正是用这个方式告慰哥哥的在天之灵。

上海、江苏的革命力量逐步地重新聚集起来,陈乔年也就成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眼中钉、肉中刺。蒋介石曾经咬牙切齿道:“小陈(陈乔年)胜过老陈(陈独秀)大陈(陈延年)10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国民党反动派开始了疯狂的反扑,1928年春天一个巨大的灾难不可避免地来临。2月16日,在叛徒唐瑞林的告密下,国民党特务突袭了英租界北成都路的一处会所,正在此处主持会议的陈乔年不幸被捕。

国民党反动派根本没有给陈乔年留下任何被营救的可能和时间,这年6月初的一天夜里,陈乔年被秘密押往枫林桥畔,一阵密集的枪声就将其秘密杀害了。

仅仅相隔还不到一年时间,陈乔年、陈延年两兄弟同在上海相隔不远的地方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其惨烈之情难于言表。有人曾为之写诗:皖水龙山出俊豪,陈门两代出天骄。长兄慷慨油汤赴,大弟从容烈火蹈昆仲成仁先论定,乃翁评价待推敲。松年一曲艰辛史,闻着谁人不泪抛。

写在最后的渔人物语

有一句古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陈延年、陈乔年年纪轻轻就为革命牺牲,这是那个时代造成的悲剧,也正是那个时代的风采。

就像鲁迅先生早早就写下了“陈安仁来”而不是“陈延年来”,除了现实规避风险的理由,更可能是期待社会和时代要“安”、要“仁”。

只是当时的天下本就不是宁静的天下,于是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为了心中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惟愿今日盛世,正如陈延年、陈乔年兄弟心中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