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科技大神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担忧人类在不久的将来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致力于建造一个巨型星舰飞船Starship,该飞船将能够同时将100人送往外星定居,而其理想的目的地是火星。按照马斯克的设想,在未来50年内,通过星舰飞船,将会有100万人在火星上实现定居,从而帮助人类成为一个跨行星物种,延续人类文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火星真的是人类星际移民的理想目的地吗?除此之外,在太阳系内,还有没有哪个天体值得科学家考虑?

答案是:有!

根据发表在预印本网站arXiv上的一篇研究论文,赫尔辛基芬兰气象研究所的天体物理学家Pekka Janhunen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建造成千上万个圆柱形的巨型人造卫星,它们被连接在一个围绕谷神星运转的大型盘状结构中,每个圆柱可以容纳超过5000人居住,这些圆柱形卫星通过自转来模拟重力环境。

按照Pekka Janhunen的设想,每个圆柱形建筑的长度约为10公里,宽约1公里,每66秒完成一次自转,这足以模仿地球环境下的重力。同时,在圆柱体的周围,还将建造两个大型的镜面反射器,其与圆柱体成45度夹角,用来为圆柱体反射阳光,供圆柱体内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而人类所需要的阳光则主要通过人造灯光来实现,这些人造灯光可以模拟地球环境中的昼夜交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ekka Janhunen的这个设想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被提出了,它的提出者是美国物理学家杰拉德·奥尼尔。杰拉德·奥尼尔当初设想了一个类似圆柱体的大型人造结构,其直径超过5公里,长度为32公里,通过每小时自转28次来模拟地球重力。人类可以在这样的一个结构中实现星际生存,以延续文明的发展。这个结构就被称为“奥尼尔圆柱体”(有时候也被译作“奥尼尔缸”)。

那么,Pekka Janhunen为何认为人类进行星际移民的理想目的地不是火星,而是谷神星呢?

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火星的重力太小,而且表面积也太小。Pekka Janhunen担心人类在低重力环境下无法很好地抚育后代,并且火星也比地球要小得多,无法容纳足够多的人定居,而围绕谷神星的这个巨大结构可以无限扩展,理论上可以容纳非常多的人定居;其二,地球大气中79%的物质是氮,而谷神星已知是富含氮的,未来,人类可以通过一个类似于太空电梯这样的装置,将谷神星表面丰富的氮输送到圆柱体内,供人类使用。

Pekka Janhunen的设想听起来似乎是蛮有道理的,但是也有科学家对此提出质疑。佛罗里达理工学院的天体生物学助理教授马纳斯维·林甘(Manasvi Lingam)就认为,Pekka Janhunen的设想至少存在三个致命缺陷。

一是谷神星缺乏磷,而磷是地球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元素,Pekka Janhunen的设想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二是技术限制。马纳斯维·林甘认为,以人类现时的技术,尚无法实现外星球物质的大规模开采,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是,美国宇航局的洞察号火星探测器,甚至无法将一个仪器埋入火星地表以下3米深,迫使任务最终放弃了;三是时间因素。尽管Pekka Janhunen认为人类可以在15年内开始移居谷神星轨道,但是马纳斯维·林甘认为这个时间太过匆忙,在短短15年内,人类尚无法准备好物质和技术来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在谷神星周围建造一个圆柱形的乌托邦社会,听起来似乎有些奇怪,但是这个想法也有众多的拥趸,其一就是鼎鼎大名的世界首富、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贝佐斯曾经公开谈论过类似这样的想法,但是他认为在未来50年内,人类都无法实现这一目标,更遑论在15年或者20年内实现了。

当然,尽管Pekka Janhunen的设想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但是人类不正是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逐渐积累文明的成果吗?如果没有那些先行者为我们指明前进的道路(哪怕是错误的道路),人类恐怕还在刀耕火种的年代,挤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山洞里,与野兽争抢食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