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部评论员:Ansel

校对:LIT.CAVE 编辑部

配图:Onlin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评论书目:《衰世与西法》

出版社:一頁folio | 广西师大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作者: 杨国强

阅读厚重的历史著作往往会有一种穿越感,特别是这本描摹近代中国史的著作《衰世与西法》,这本书其实很早就有初版,但是如今2020年的10月的新版说是增补了30万字,其实就等于是作者在研学的过程中将曾经的资料再加以填充扩张,史学做加法既是便利也是必然。

它值得被谁阅读?

作为一本近800页的中国近代史巨著,这本书并非是每个人都乐意读的,如果是没有阅读习惯和耐心的人,恐怕会对这样的煌煌巨著敬而远之。但是其实它应该是每个人的必读之书。

其实中国现代的小中高教育中,近代史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在考场上也是重中之重。比如说诸多辱国条约的签订,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的史事可以说都是学生们张口即来的考点。

但是作为考点,很多时候繁复的动荡因素,往往被裁切成一句话而失去了本身的厚重感。《衰世与西法》则用了诸多案例和文献记载将这些因素诠释,从而让历史变得更加丰富,也由此与延承过往历史的现代人更能与古人故事产生共鸣。

比如在咸丰初年主持夷务的两广总督——叶名琛,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不过是一个极端保守且固执、最后因轻视英国军事力量而被英兵俘虏的官员人名。

但是在杨国强笔下,他成了清朝的一批由「雪大耻,尊国体」之心而演化成「用驭外骄倨之态来者如西人的轻侮」的士人代表。这种有些故意为之的傲慢,本质上也嫁接在他们对于清朝实力的盲目迷信上,因为当时平息了战争的《江宁条约》被清人意为「万年和约」,仿佛自诩「天朝」的中国用了一些小小的代价安抚了外夷,并继而巩固了自己的政治统治。

作为主管洋务的叶名琛,天真地以为这种和局会持续下去,西人不再会为自己的傲慢态度以及阻隔行为而再兴干戈。由此,到了英人联合法国炮轰广州并意图占据全城之时,叶名琛依旧能正襟危坐,虽然能面对生命危险而面不改色,气节无失但终成败局,也体现出了当时中国士人对西人的敌视和轻蔑。

杨国强由此写道,当广州沦陷消息传到北京,举国悲痛,「咸丰帝痛恨西人称兵犯顺,痛恨叶名琛辱国殃民,然在一片痛恨里最不缺乏的是情感和臆想,最缺乏的确是对比和反思。」

由此这才引发了后来李鸿章等士人的反思和考量,洋务派才由此滥觞。

洋务派之所以最终能够确立自身的地位,其实还跟中央集权弱化以及封疆大吏权势变强密切相关。在乱局之中,清朝中央机制脱榫从而使得一批士大夫在道统的「征召」下奋力救国、寻求「驭夷之方」最终获取了对应的权力,他们成为了清朝后期主导的政治势力,这可以说也是晚清变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上例举的历史其实很难在教材上看到,汲汲于市井之利的读者也难有耐心去关切。但是这本书对于历史的关怀着实呈现了一个史学家对于自身领域的关切,对历史脉络以及人文情感的琢磨。由此,它不失为一部值得对当世之现状来源与近代史感兴趣的读者参阅的史学著作。

它应该怎么读?

对于历史书的读法,私以为各自有各自的章法,我也只是表达个人愚见。

厚重的经典读物倘若有人愿意以剧情小说的模式畅快读下来,也不是不可以,只是500页以上的书恐怕没有一天一夜的时间实在是难以啃下来,更何况里面充斥着作者意欲呈现的人文细节和历史文献,也值得读者玩味品读。若是要把握其中滋味,实在不能一目十行,对于有定时阅读习惯的人来说,设置1~2月的阅读期限也不为过。

再者,这本书对于许多读者来说定然是不忍卒读的。那么分章节选段去读也无妨。整部书的大部分篇章是在上编,大约占了600页的篇幅,统共7个章节,分别描绘了晚清自身内在困境以及与外国各维度接触时的困境。每个大题之下又分为3-6个小题供读者随时切入,可以说在脉络相连的情况下又自成一体,也不至于一旦跳跃便失了线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想要了解晚清士人故事的可以直接看(「智勇俱困之秋」),对近代士人思想转变好奇的时候,只看「庚申之变:创钜痛深重的审视和省思」和「经世之学的延伸与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起点」两小节亦无不可。

再比如,对中日战争更感兴趣的读者,便可以直接跳跃到531页切入这一主题(中日战争:“大野招魂哭国殇”),可以让书真正为自己所用,做一个具有自主性的读者其实也未尝不可。

当然这样跳跃式的阅读难免也会遭遇一些非议,着实不是每本书都可以用如此方法。只是「对付」这些大部头的作品,作者毕半世之力呈现的文本给到长期碎片化阅读的现代读者,难免会有「海宴济久饿之民」的窘迫。循自我章法渐进不失为一种方法。

史书的窘境和遗憾

虽说青年读者妄议学术经典作品有些尴尬。但是在阅读中还是希望读者可以保持自己的思辨能力。书写的历史毕竟有人的因素,史料如何组合,「角度又是如何」往往影响文本所呈现的效果。

《衰世与西法》本身呈现出来的「士大夫味」既是它的特色,也是它的局限之处。许多读者评议说,作者对中国士人的思想资料熟练于心,但是对于西文资料和他国的史料观点参照较少。

其次就是其浓郁的个人情感,史书撰写者和研究者诚然有自己的起点和文化包袱,这本书可以作为一本大众读物的亮点,但是势必也会让读者警惕其中的私人情感倾向。不过,从司马迁撰《史记》以来,这种个人情感色彩都是难以避免的,这也是读史需广博的缘故。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近代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著作,它既充满了人味(不知道过于冷峻严肃)又秉承了史学研究中对史料分析的严谨性,不失为一部可以珍藏的经典。